14
七月

藥注意!腎移植後勿亂補!

文/藥劑科 莊芸涵 藥師

腎臟移植為末期腎臟病的一種治療方式,為了避免身體排斥這顆新腎臟,移植腎友須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如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抗代謝製劑、類固醇、以及增殖訊息抑制劑等。然而病友可能因移植前的慢性腎病導致本身營養狀況不佳,術後身體修復速度較慢,再加上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可能會有體力虛弱與一些代謝性問題,例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而想尋求一些中草藥及保健食品的補充來恢復體力跟調整體質,那麼能不能服用呢?

院內常用腎移植口服免疫抑制劑分類

華人社會大多都有「藥食同源」的文化,常常會將中草藥加入藥膳、食品原料或各種食品產品當中來保健身體。然而中藥材有鉀離子含量問題,而免疫抑制劑也有高血鉀的藥物副作用,對於病友來說血鉀控制更加不易。有些來源不名的中草藥甚至與免疫抑制劑有藥物交互作用,進而會影響免疫抑制劑療效及副作用。此外尚有藥材來源是否含重金屬、農藥或假貨等安全的疑慮,對於移植腎友大多還是建議避免自行服用中草藥。以下列出一些與免疫抑制劑相關的中西藥物交互作用:

  • 影響環孢靈的血中濃度

若服用含洋甘菊食品或含有黃連素(Berberine)的黃連,因為會抑制肝臟代謝酵素CYP3A4,而減少環孢靈的代謝,使得環孢靈血中濃度增加,可能會提高環孢靈副作用的發生機率,應謹慎使用。若服用含黃芩、黃柏、葛根或枳實等中藥會降低環孢靈的藥物血中濃度,可能使免疫抑制效果打折,應避免與環孢靈併服。

  • 降低環孢靈或FK506的血中濃度

貫葉連翹,又名貫葉金絲桃、聖約翰草(St John’s wort),為歐美常用草藥,主要用於婦女調經,亦有寧神、平衡情緒的作用。如果將它與環孢靈或FK506併用,會誘導肝臟代謝酵素CYP3A4與CYP2B6,增加環孢靈或FK506的代謝,導致藥物血中濃度下降,可能會影響免疫抑制劑的療效,增加發生腎臟急性排斥的風險,故服用環孢靈或FK506的移植腎友勿用貫葉連翹。

  • 減少類固醇的代謝

傳統中草藥中,甘草用途廣泛,不只能入中藥方劑,還能添加於食品中當作調味,但甘草中的甘草素(Glycyrrhizin)會抑制5α,βreductase,11βdehydrogenase,減少類固醇代謝。如果併服甘草與類固醇,會加強類固醇藥效,也可能強化類固醇的副作用,例如水腫、免疫力降低、食慾增加、血壓升高、睡眠困難等,甚至可能導致骨質疏鬆症。因此若原本血壓控制不佳的移植腎友,建議避免併用。

  • 減少免疫抑制劑的作用

服用免疫抑制劑就是為了避免腎移植被自身免疫系統排斥,若此時再使用一些增強免疫力的中藥或保健食品,兩兩功效相抵觸之下,則會大大增加發生急性排斥的機會。例如中藥材中的補氣藥(人參類)、壯陽類藥材(鹿茸)、補血藥(阿膠、紅棗、當歸等)、保健食品中的紫錐花、蜂王漿、靈芝等強調增進免疫的產品都需要避免食用。

  • 可能增加西藥的副作用的機率

紅麴是近年來用於降血脂的熱門保健食品,其降血脂的功效為紅麴醱酵過程中所產生的紅麴菌素(Monacolin K)與statin類降血脂藥的結構類似,作用機轉相同,可減少膽固醇合成。但若是病友本身即有血脂異常或是因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所致的高血脂,已經正在服用statin類降血脂藥,則不宜再使用含有紅麴的保健食品,如併用易增加發生肌病變等不良反應的風險,如出現深茶色尿、肌肉酸痛與無力,嚴重時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症等危險。

最後提醒移植腎友,每個人體質病況並不同,「別人的蜜糖可能是你的毒藥」,切勿貿然亂補,最好先由攝取天然食材來補充營養,如您真有保健食品的需求,建議先與醫師及藥師諮詢,衡量個人體質,為您分析是否有補充保健食品的必要性。腎移植得來不易,為了讓它能正常運作,需要您與醫療團隊一起合作,共創「腎利人生」。

10
六月

糖尿病藥物治療的迷思

文/藥劑科 張益通 藥師

糖尿病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之ㄧ,每年有近萬人因糖尿病併發症而死亡,根據國健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糖尿病病人,且每年以2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糖尿病及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影響國人健康,醫療負擔相當龐大,是國內也是全球醫療保健上重要的議題。

 糖尿病基本上可分為第1型糖尿病(胰島細胞遭破壞,造成胰島素缺乏)、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及合併相對胰島素缺乏)、其他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等。其診斷標準包括以下4項,非懷孕狀況下只要符合其中1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前三項需重複驗證2次以上):

 (一)  糖化血色素(HbA1c)≧6.5%。
(二)  空腹血漿血糖≧126 mg/dL。
 (三)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 mg/dL。
 (四)  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 mg/dL。

 雖然國人中糖尿病人口比例接近十分之一,患病人口眾多,但大部分的民眾對於糖尿病藥物該怎麼吃,胰島素要不要打,仍然不是很清楚,以下為一些常見問題舉例:

一定要吃藥嗎?

 一般民眾都知道生病時應該要吃藥,但實際上卻都不想吃藥,這也是人之常情,那真的非吃不可嗎?目前糖尿病強調預防重於治療,如果血糖稍高,屬於糖尿病前期的話,可以先以飲食和運動來改善血糖,是有機會不需用藥的。但是一但血糖過高,並診斷為糖尿病,通常都需要藥物的介入才能達到控制血糖。

近代的研究結果更傾向糖尿病治療應早期發現,積極控制,才能有較好的預後和減少疾病併發症的產生。另外血糖目標採個別化,漸進式,會依個人年齡、身體狀況、生活型態等不同納入考量制定,鼓勵病人控制血糖,而不是一體適用的血糖目標。

­打胰島素會洗腎嗎?

 老一輩的人一定都聽過這個說法,但其實注射胰島素並不會導致洗腎,有這種誤傳是因為糖尿病一旦病程長,血糖控制不好,進展到末期,就會產生微小血管病變導致蛋白尿等腎功能影響,這大都在疾病晚期發生。早年因為使用胰島素降血糖需要注射,國內病人以往接受度較低,不喜歡打針,等拖到用藥仍無法有效控制時,才考慮使用胰島素,此時腎臟已經因長期高血糖存在而有不可逆的損傷了。所以打胰島素不會導致洗腎,真正原因是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波動幅度大,才是導致腎臟受損最終洗腎的主要原因。

吃藥會不會傷身,有副作用?

 國人不吃藥、怕吃藥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認為藥品會傷肝敗腎,反而會追求偏方、電視廣告保健食品等,這是錯誤的觀念。所以說藥品絕對不會傷身囉!當然也不是,不管何種藥物,都可能存在ㄧ些副作用的,重點是在合理的評估藥物使用劑量,使其產生的副作用機會降低,且大部分症狀都是輕微的;如果真的懷疑藥物引發不良反應也可以諮詢醫師或藥師。

 真正導致傷身敗腎的原因反而是自行吃來路不明的藥物、保健品或未遵照醫囑使用量服用等,就像自己做人體試驗一樣,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所以正確用藥之下也要避免副作用產生,糖尿病藥物中常見的副作用可能會有低血糖症狀,要避免它除了按時吃藥,血糖監測和飲食控制也是重要的一環。

 糖尿病是一個慢性病,根據國內研究,國人藥物服用的順從性大約只有4-5成左右,影響因子包括年齡及教育程度等,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民眾會自行停藥或增減藥物劑量,如此現象更令人擔憂會造成糖尿病控制不佳,也造成了龐大的醫療資源浪費。所以我們除了要學習和糖尿病共處,還要了解它並積極控制它,如此可以減少社會醫療支出,對病人本身而言,更能有ㄧ個健康自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