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胖腰圍說88

文 / 陳吟瑄 營養師

過重與肥胖定義

  1.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BMI公式為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依據臺灣衛生福利部的相關研究,2002年4月公佈臺灣成人肥胖標準:BMI<18.5 為過輕,18.5≦BMI<24 為正常體重,24≦BMI<27 為過重,BMI≧27 即為肥胖。
  2. 體脂率:肥胖是由於脂肪過度堆積導致,體脂率為體脂肪重量佔體重的百分比,男性體脂肪率正常值約為15~25%,女生約為20~30%,即使體重(BMI)正常,體脂肪若超過標準也屬於肥胖。
  3. 腰圍:腹部肥胖是評估各項風險因子的重要指標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男生腰圍超過102公分,女生過88公分為肥胖。而臺灣衛生福利部於2006年建議以男性腰圍為超過90公分、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作為判定腹部肥胖的以及代謝症候群診斷標準之一。
    1. 測量方法:呼氣終期量取前上腸骨脊與肋骨下緣的水平中線周距的腰圍。

肥胖形成的原因

  肥胖通常是因為長期攝取的熱量大於消耗而導致的脂肪堆積。現代精緻化、西式化飲食及便利的外食,使人們更容易攝取份量大、熱量密度高但營養不足的食物。若欲健康且減重成功,自行烹飪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

  健康飲食,如地中海飲食或傳統飲食,主要以全穀類、新鮮蔬菜水果、堅果及當地特色食材為主,對於肥胖、腹部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有顯著的預防效果。臺灣研究顯示,重度肥胖族群的飲食型態傾向多攝取紅肉、加工肉類,含糖飲料;並少攝取水果、堅果、非精製澱粉類和奶類。最近臺灣的長期追蹤研究顯示多糖、高鹽、高油飲食特性的成人有較高的過重與肥胖盛行率且死亡風險較高。

減重飲食的小技巧

1.降低熱量攝取

  每週以減輕0.5公斤為目標,現有每日需要熱量減少500 大卡。一般而言女性應攝取1,200~1,500大卡/ 天、男性則應攝取1,500~1,800 大卡/ 天。可利用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成人每日熱量攝取計算機,輸入身高、體重、年齡、性別、活動量來計算維持健康體重所需熱量。

  然而,過度嚴苛的節食可能導致虛弱、掉髮、情緒不穩及營養不良問題,不利於長期減重與維持健康,甚至可能會出現暴食現象,若恢復正常飲食,則可能造成體重回升與反彈,形成溜溜球效應,落入肥胖的惡性循環。

2.選擇原型食物

  原型食物是指食物的最原始狀態,如選擇豬肉而不是香腸或漢堡排,選擇馬鈴薯而不是洋芋片。避免攝取過多的精緻食品,如麵包或蛋糕。原型食物保留了更多的營養價值,避免了添加物的攝取,且有助於增加飽足感,因此食用原型食物可以避免額外吃點心、零食的情形。

3.選用中低脂優良蛋白質

  選用中低脂蛋白質可降低油脂量,減少熱量及脂肪攝取,中低脂蛋白質如:豆漿、豆腐、豆干、雞蛋、鮪魚、鮭魚、里肌肉、雞胸肉、雞腿肉,高脂蛋白質類食物如:秋刀魚、白頁豆腐、梅花肉、五花肉、牛腩等,並且選用植物油烹煮,去除肉類的皮脂,可減少降低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4.多攝取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預防便秘問題,並提供足夠的抗氧化物質、維生素、植化素與礦物質,也能增加飽足感,減少熱量攝取,而水果可於餐間做為點心使用,取代餅乾、蛋糕等高熱量高油脂的點心,但要注意的是,五蔬果是指三份的蔬菜與兩份的水果,水果是不能取代蔬菜喔!

5.適量飲水

  每日建議成人飲用6-8杯水(240ml/杯)。足夠的水分不僅有助於身體代謝脂肪,還有助於排除體內廢物,調節體溫並維持身體功能

6.增加活動量

  運動不僅對健康有益,還能增加熱量消耗,提升心情,節食容易導致虛弱和身體功能下降,增加運動量有助於預防這些問題的發生,因此減重時除了飲食控制,搭配運動能使減重效果更佳。若是沒時間運動,也可增加生活的活動量,例如走樓梯取代搭電梯,或是乘坐大眾運輸工具提前一站下車,都有助於提升熱量的消耗。

  總結來說,減重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宜盲目追求快速減重的方法,網路上許多標榜快速減重的產品,或使用單一食材減重等極低熱量飲食,可能會造成身體的負擔,並無法長期維持,減重是一種習慣養成,才不會總是在瘦與胖之間搖擺,建議在減重過程中遇到問題或是停滯期時,可尋求營養師的專業建議,以確保減重過程健康和有效,祝爸爸們都能減重成功喔。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