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蔡宗翰醫師
您是否曾深感困惑:明明嚴格控制飲食、努力運動,體重計上的數字卻依然紋風不動,甚至不降反升?當減重之路變得異常艱辛,問題可能不僅僅是「熱量赤字」這麼簡單,而更深層的原因,或許指向我們體內複雜的指揮系統——內分泌系統失衡的警訊。
世界衛生組織( WHO )早已將肥胖(Obesity)定義為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它不僅影響外觀,更是一場體內的風暴,其核心便是過度堆積的脂肪組織與荷爾蒙之間形成的惡性循環。
脂肪組織:一個活躍的內分泌器官
過去,我們普遍認為脂肪是儲存多餘熱量的「倉庫」。然而,現代醫學已證實,脂肪組織是一個極其活躍的內分泌器官,它能分泌數十種被稱為「脂肪激素」(Adipokines)的荷爾蒙,深度參與調節食慾、能量代謝、胰島素敏感性以及發炎反應。
當身體處於健康體重時,這些荷爾蒙各司其職,維持著精密的平衡。然而,當脂肪過度積累,這個內分泌工廠便會開始失控,導致荷爾蒙分泌紊亂,進而讓減重變得事倍功半。
失衡的荷爾蒙三重奏:肥胖的惡性循環
在眾多與肥胖相關的荷爾蒙中,以下三者的失衡尤為關鍵:
●瘦體素(Leptin)與「瘦體素阻抗」:由脂肪細胞分泌的瘦體素,主要功能是向大腦發出「飽足」訊號,以抑制食慾。理論上,肥胖者體內脂肪多,瘦體素濃度也高。但問題在於,長期過高的瘦體素會讓大腦的接收器變得麻木,產生「瘦體素阻抗」(Leptin Resistance)。這好比大腦自動忽略持續不斷的噪音一樣。結果,大腦誤認為身體處於飢餓狀態,反而發出更強烈的進食指令,同時降低新陳代謝以節省能量,形成「越胖越想吃、越吃越難瘦」的困境。
●胰島素(Insulin)與「胰島素阻抗」:胰島素負責將血液中的葡萄糖運送至細胞內利用。當我們長期攝取過多精緻澱粉、含糖飲料時,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久而久之,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形成「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為了維持血糖穩定,胰臟必須更費力地分泌更多胰島素。而高濃度的胰島素不僅是降血糖的荷爾蒙,更是一種強效的「合成荷爾蒙」,它會強力促進脂肪合成與堆積,並抑制脂肪分解,使體重增加,最終可能演變為第二型糖尿病。
●皮質醇(Cortisol)與壓力:被稱為「壓力荷爾蒙」的皮質醇,在面對壓力時會升高。然而,在現代社會,慢性壓力、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皮質醇持續處於高水平。過量的皮質醇會促使脂肪重新分佈,特別容易堆積在腹部,形成對健康危害極大的「內臟脂肪」。同時,它還會刺激食慾,尤其增加對高糖、高油、高鹽等「療癒性食物」的渴望,進一步加劇肥胖。
減重的深遠效益:不只是體重計上的數字
對於已因肥胖而合併多重慢性病的患者而言,減重不僅是為了體態,更是一種強而有力的「治療」手段。研究證實,即使只是減去原始體重的5-10%,就能為健康帶來極其顯著的改善:
●改善血糖控制:減重能顯著提高胰島素敏感度,有效降低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HbA1c )。許多第二型糖尿病初期患者,可單純透過體重管理,達到血糖穩定,甚至減少藥物劑量。
●降低心血管負擔:體重下降能直接幫助降低血壓、改善血脂異常(降低三酸甘油酯和壞膽固醇LDL,提升好膽固醇HDL),從而大幅減少高血壓、心臟病與中風的風險。
●緩解非酒精性脂肪肝:體重管理是目前治療脂肪肝最核心且有效的方式,能減少肝臟的脂肪堆積,逆轉肝臟發炎。
●改善其他共病:減重對於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退化性關節炎的疼痛,以及女性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相關的內分泌紊亂,皆有明確的正面效益。
總而言之,肥胖與內分泌系統的關係錯綜複雜、互為因果。它絕非單純意志力不足的問題。若您長期受體重問題困擾,不妨尋求醫師的專業協助。透過詳細的問診與檢查,找出潛在的荷爾蒙失衡問題,並制定個人化的治療與生活型態調整方案,才能真正從根本打破惡性循環,不僅是找回理想的體重,更是為自己贏回一個更健康、更有品質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