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醫學影像部
一、什麼是CT?
電腦斷層(CT, 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種先進的影像檢查方式,結合X光與電腦科技,能夠以橫切面(斷層)方式觀察人體內部結構。它就像是把身體用「切片」方式來觀看,幫助醫師清楚看見骨頭、器官、血管和腫瘤等狀況。比起傳統X光,CT的解析度更高,診斷更精準,因此在現代醫學中應用非常廣泛。
二、CT的原理是什麼?
CT 機器外觀看起來像一個大型甜甜圈,中間有檢查床。當病人躺在床上時,X光會繞著身體進行360度旋轉,從不同角度發出X射線,穿過身體後被偵測器接收,再由電腦組成一張張橫切面影像。這些影像就像是「西瓜切片」,能清楚看見身體內部的狀況。某些檢查還會使用 3D重組技術,讓醫師更加容易掌握病灶的大小、型態與位置。
三、什麼情況下需要做CT?

CT 適用於許多疾病的診斷與追蹤,以下是常見的應用範圍:
- 頭部:出血性與缺血性腦中風、頭部外傷、腦血管異常、腦瘤。
- 胸部:肺炎、氣血胸、肺結節、肺癌篩檢(如低輻射劑量肺部CT)。
- 腹部:腹痛、盲腸炎、腎結石、腫瘤、內出血。
- 骨骼:骨折、脊椎問題、關節病變。
- 心血管:冠狀動脈鈣化指數與狹窄量測、先天性心臟病、主動脈剝離、血管瘤。
四、檢查前後需要注意什麼?
大多數 CT 檢查不需要特別準備,但若是腹部檢查或需使用對比劑,可能需要空腹4~6小時。以下是常見注意事項:
- 穿著輕便、避免金屬飾品與厚重衣物。
- 有懷孕、腎臟病、過敏病史者請事先告知醫師。
- 檢查時間快速,通常5~15分鐘即可完成。
- 檢查後可立即恢復日常生活。
五、CT會不會有輻射風險?
CT 屬於X光檢查,確實會有輻射暴露的風險,但醫療機構會根據病人體型與檢查目的調整最佳劑量,確保影像清晰符合診斷需求與安全。現今也常使用低輻射劑量 CT 技術,尤其在肺癌篩檢中特別重要。總體來說,正確適當的使用 CT ,其好處會遠大於風險,請不用過度擔心。
六、什麼是對比劑?會有副作用嗎?
有些 CT 檢查為了強調血管、腫瘤或炎症變化,會注射含碘對比劑。它經靜脈注射後會由腎臟排出,一般不會造成患者不適。少數人可能會出現暫時性噁心、潮紅,極罕見情況下可能出現過敏反應,如皮疹或呼吸困難。若曾對比劑過敏或有腎臟疾病,請務必提前告知醫師。
七、本院的設備
本部目前所使用的 CT 皆是全球最高階最寬排偵測器的全景 CT ,掃描一圈可涵蓋長達16公分寬體積,可以完全覆蓋心臟與頭部檢查。0.23mm 超高影像解析度讓所有病灶無所遁形。所有 CT 皆採人工智能 (AI) 組像技術,大幅降低輻射劑量,提高影像品質,提供更精準疾病診斷。
八、小叮嚀與常見問答
- 檢查會痛嗎?完全不會,只需靜靜躺著。
- 懷孕可以做CT檢查嗎?除非無其他可取代檢查工具,否則盡量避免。
- CT對小孩與老人安全嗎?是的,只要遵守輻射劑量管理規範即可安全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