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振造影(MRI)-無輻射高解析健康偵測工具

科室衛教文章

文/醫學影像部

一、什麼是MRI?

  磁振造影 ( M R I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是一種運用磁場與無線電波來掃描人體器官與組織的醫學影像技術。MRI 不使用X光沒有輻射風險,因此被廣泛應用於需要長期追蹤、精密診斷的情況,例如腦部、脊髓、肌肉與關節疾病等。

二、MRI的成像原理

  MRI 是利用強力磁場讓身體內氫原子(H) 產生共振,然後透過無線電波給予能量(射頻脈衝) 接收訊號,再由電腦建構出高解析影像。MRI在觀察軟組織方面特別清楚,例如腦神經、脊椎、關節、內臟與腫瘤,能提供豐富的細節,協助醫師做出準確判斷。

三、哪些情況下會建議做MRI?

  MRI應用廣泛,尤其適合以下狀況:

  • 神經系統疾病:腦瘤、中風、多發性硬化症、脊髓壓迫損傷
  • 運動傷害與關節問題:韌帶撕裂、半月軟骨損傷、椎間盤突出
  • 腫瘤與癌症評估:乳癌、肝膽胰、攝護腺、婦科腫瘤等
  • 其他:聽神經瘤、腦下垂體、心臟、胎兒MRI

四、檢查流程與注意事項

MRI通常需提前預約,檢查流程如下:(如圖)

  1. 檢查前須填寫安全評估問卷。
  2. 更換無金屬衣物,取下飾品、眼鏡、手機、手錶、磁卡等物品。
  3. 請靜躺在檢查床上保持不動,過程需約30~60分鐘。
  4. 機器會發出隆隆聲,可配戴耳塞或耳機減噪。

五、誰不適合做MRI?

  由於MRI使用高磁場,高無線電波,以下狀況需特別注意或避免進行:

類別狀況MRI安全性備註
絕對禁忌傳統心律調節器禁止現有MRI相容型
植入式去顫器或神經刺激器禁止非MRI相容裝置
磁性動脈瘤夾(舊型)禁止可致顱內出血
體內磁性異物(如金屬碎片)禁止易受磁力牽引
相對禁忌懷孕(尤其前三月)建議避免非必要應延後
腎功能不全需注射對比劑有風險須評估適應症
人工耳蝸、義眼、內耳植入物視裝置而定須查詢相容性
骨釘、人工關節大多可接受須確認材質
幽閉恐懼症、無法平躺者可考慮鎮靜
其他注意牙套、假牙、矯正器會干擾影像成像須評估部位影響
刺青、磁性眼線/化妝皮膚灼熱灼傷特別是老式染料
金屬飾品、手錶、信用卡須完全移除進入磁場前

六、是否需要注射對比劑?

  部分MRI檢查會使用Gadolinium(釓)對比劑,特別是觀察腫瘤、血管或發炎情況。這類對比劑安全性高,但腎功能不佳者Creatinine值≧2.0需謹慎評估。注射部位在注射時,可能感到涼感或短暫不適,無需擔心。

七、貼心小提醒

  MRI是一項高磁場、高無線電波與無輻射的高階診斷工具。只要配合專業人員指示,即可順利安全完成檢查,獲得清晰可靠的診斷資訊。如有任何疑問,請提前與醫護人員討論,他們會協助您順利完成檢查。

CSH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