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婦產部 林瑜萱研究醫師、應宗和副院長/醫師
分娩可能是懷孕媽媽在一生中經歷過最痛苦的時刻之一,除非有醫療方面的禁忌症,我們都盡可能的希望提供疼痛緩解的措施。目前硬膜外止痛法(減痛分娩)是唯一可以在分娩過程中持續有效緩解疼痛,且讓懷孕媽媽保持清醒的一種方式。
減痛分娩是什麼?

減痛分娩是在孕產婦經歷產程到分娩過程中,透過將藥物注射到「硬脊膜外腔」,利用阻斷脊椎的感覺神經來減輕大約7~8成的疼痛。減痛分娩能幫助減少懷孕媽媽因疼痛產生的壓力與不適並放鬆,讓懷孕媽媽有更多體力配合子宮收縮時適當用力將寶寶娩出。減痛分娩的藥物注射方式通常由麻醉科醫師將針與導管置入由下背部置入硬脊膜外腔(圖一),待適合時機給予止痛藥物,並根據產程進展以及疼痛程度來調整藥物的劑量。一般醫療常規是等孕產婦進入產程,開始陣痛(有規律且有效強度的子宮收縮),並且子宮頸口有擴張(約3-4公分)時,開始給藥物。
什麼情況不能做減痛分娩?
孕產婦若有以下情況則不適合接受減痛分娩:
- 在腰部脊椎處(施打藥物的地方)有皮膚感染或發炎的情形
- 意識不清醒者
- 有顱內高壓者
- 孕產婦有出血狀況,或是有凝血功能異常者(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差者,或近期內有使用抗凝血劑者)
- 孕產婦拒絕時
- 其他狀況經醫師評估不適合者
另外每個人因為身體狀況的差異,止痛效果也不一樣,有些懷孕媽媽若有脊椎相關問題,例如:脊椎變形、脊椎側彎、椎間盤突出、僵直性脊椎炎或曾做過脊椎手術等等,使導管無法順利置放,將麻醉藥物打到正確位置,使麻醉的成功率降低。因此有意願接受減痛分娩的懷孕媽媽都會經過醫師的專業評估。
減痛分娩對寶寶或產程有什麼影響嗎?
以前的人會擔心減痛分娩會造成產程的延長,增加剖腹生產的機率。根據一些研究顯示,與不使用硬膜外止痛法相比,使用硬膜外止痛法會稍微延長第一產程的時間(大約延長半小時),對於第二產程的延長則影響更少,且大多研究顯示沒有顯著差異。許多研究也指出,使用硬膜外止痛法不會增加剖腹生產的風險。對於寶寶的影響方面,研究指出若孕產婦的血壓正常,基本上很少對寶寶有不良的影響。此外,減痛分娩也不會影響懷孕媽媽哺餵母乳,因為藥物是注射到「硬脊膜外腔」,不會進入血液循環,也不會進入乳汁中,因此不會對嬰兒造成影響。
減痛分娩的副作用
減痛分娩很少發生副作用,對於孕產婦的影響一般是輕微症狀如腳麻、噁心嘔吐、發抖等等。此外,減痛分娩也可能引起低血壓,因為止痛藥物會阻斷交感神經系統,導致血管擴張,進而引發所謂的「功能性」低血容量,因此生產過程中醫療人員會持續監控懷孕媽媽與寶寶的生命徵象。還有許多研究發現,使用減痛分娩可能引起孕產婦的發燒,但是這個症狀的詳細機轉還不是很清楚。比較嚴重的併發症包括對藥物過敏,硬脊膜或脊髓的感染或是血液腫塊造成脊神經的壓迫與傷害等等,但是發生機率並不高,大約十幾萬分之一,一般使用抗生素治療,但是嚴重狀況需考慮開刀治療。在執行硬脊膜外導管置放過程中,也可能有0.5%~2%的可能性意外穿刺硬膜,導致腦脊液滲漏至硬脊膜外,進而引起腦壓不平衡,從而引發劇烈頭痛,通常補充水分,配合止痛藥物並休息數日後便能緩解。有些懷孕媽媽可能會抱怨有腰痠背痛的症狀,雖然穿刺的過程可能造成短暫的不適,然而研究指出減痛分娩與下背痛沒有關連性。造成腰酸背痛的因素很多,通常是由於懷孕期間的姿勢不良,以及腰部肌肉過度用力造成,而懷孕本身也會因為腹部壓力增加,使腰部背部的肌肉為了維持平衡而長期維持張力,進而引起疼痛。
減痛分娩能幫助懷孕媽媽減少分娩過程中的劇烈疼痛,並減少懷孕媽媽的焦慮緊張,讓分娩變得更加舒適與順利。以前很多人可能對減痛分娩有些疑慮,然而經過一些研究證實,減痛分娩對於生產過程造成的影響不大。此外,麻醉技術也越來越進步,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止痛方式。若懷孕媽媽有意願接受減痛分娩,醫療人員也會提供專業的評估與照護,讓大家高興地迎接寶寶的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