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八月

男人值得更好的生活—征服男性荷爾蒙低下症

文 / 泌尿科 宋文瑋 主治醫師/副教授

  三十歲的林先生因勃起功能困擾而就診,詢問後發現林先生同時伴隨體能變差與情緒低落,抽血檢查證實林先生沒有血糖、血脂肪等問題,卻測到睪固酮僅2.5ng/ml,由於林先生仍有生育計劃,不適合直接補充睪固酮,在藥物治療後,林先生睪固酮濃度維持在5~7ng/ml,症狀顯著改善並感覺更有衝勁。

  男性隨年齡增長,可能伴隨雄性素下降的困擾,特別是雄性素當中耳熟能詳的睪固酮可能顯著下降。體內賀爾蒙不平衡會衍生一系列症狀,可稱為男性更年期,對身心狀態造成的影響不容忽略。

幾歲會遇到男性更年期呢?

  男性更年期通常見於40至55歲開始,盛行率高達30%,但也可能提早到30歲就發生,不可輕忽!

男性更年期的常見症狀有?

  男性更年期常見症狀如右圖所示,其中只要”性慾降低”或”勃起硬度下降”兩項有一項,就要懷疑是否為男性更年期,其他項目如果有三項出現,也很可能有男性更年期議題需要克服喔。

有需要治療男性更年期嗎?治療有何好處?

  大部分的男性都能適應更年期的轉變,但如果對症狀感到無法適應或想改善生活品質,可考慮進一步接受賀爾蒙補充治療,可能獲得的改善有:改善性慾及勃起功能、改善身體的肌肉與脂肪比例、改善骨質密度、改善生活動力與情緒。

如何改善或治療男性更年期?

  並非所有人都適合直接補充睪固酮,例如:有生育計劃、攝護腺腫瘤患者或是高血溶比的男性就不能直接補充睪固酮,而其他人在補充時亦須定時監測相關數值以獲得安全的治療。

結論:

  男性更年期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且會影響生活動力與品質,當發生相關症狀時可與醫師討論並進一步檢查,以得到正確診斷與治療建議。

7
八月

排尿沒困擾,生活品質好

文 / 泌尿科 宋文瑋 主治醫師/副教授

  五十六歲的陳先生受到排尿不順困擾,在診所接受攝護腺肥大與促膀胱收縮等藥物皆無改善,甚至每天加到七顆藥物仍無解,身心俱疲下聽到廣播廣告而換院評估,該院醫師(非泌尿科)建議進行攝護腺動脈栓塞治療。陳先生基於對動脈栓塞治療等侵入性治療的疑慮,到我門診徵詢第二意見,詳細檢查後發現一顆約兩公分的膀胱結石,該結石卡在攝護腺造成排尿阻塞,陳先生的症狀在結石移除後完全解除,已不需服藥,也不需冒險栓篩動脈。

  男性排尿困擾總是悄悄地出現,即便影響生活品質卻未受重視。您睡眠中間要起來上廁所嗎?如廁時總是比旁人慢結束?因排尿問題無法專心做事?這些都屬於下尿路症狀帶來的不適,可透過改變生活習慣或正確治療獲得顯著改善!

常見下尿路症狀有那些呢?

下尿路症狀主要分為儲尿、排尿和排尿後症狀,會引起不適並影響生活品質。

  • 儲尿症狀:包括頻尿、急尿和夜尿。
  • 排尿症狀:包括尿流困難、尿流中斷和排尿時間延長。
  • 排尿後症狀:包括排尿後滴尿和膀胱未完全排空的感覺。

下尿路症狀的常見成因有?

  如下圖所示,下尿路症狀常見成因眾多,包含最常見的良性攝護腺阻塞、膀胱過動與夜間多尿等。泌尿科醫師可透過問診、排尿日誌、理學檢查、檢驗數據與尿流速分析等資訊,找出正確成因並建議生活改善方式或治療策略。

如何從行為和飲食改善下尿路症狀呢?

  優化行為和飲食是最重要的治療策略,即便已接受藥物治療,仍需搭配優質生活模式得到加成效果!

  • 減少在夜間或外出時飲水量來減少夜尿與頻尿困擾。
  • 減少攝取咖啡因或酒精 (具有利尿和刺激作用)。
  • 使用放鬆和兩段式解尿技巧 (解尿後按摩下腹及大腿內側,再解一次,協助膀胱完全排空)。
  • 排尿後擠壓尿道,減少排尿後滴尿。
  • 有尿意時稍微忍耐,適度訓練膀胱。
  • 優化服藥時間與更換對尿路影響較小的藥物。
  • 高纖飲食,避免便秘造成的排尿症狀。

下尿路症狀治療有那些呢?

  除上述行為和飲食控制外,針對不同成因可搭配適當治療,包含藥物治療、骨盆底肌肉與生物回饋訓練、體外震波與磁波治療、內視鏡診斷與治療、神經調控治療等成熟治療,甚至到對流水蒸氣能量消融與微創攝護腺拉開手術等新一代治療方案,任何治療決定都建議先由泌尿專科醫師為您詳細評估,再擬定治療策略並分析利弊,充分理解後才做治療決定。

下尿路症狀治療有何迷思呢?

  如下圖所示,許多疾患會造成下尿路症狀,雖然攝護腺肥大為下尿路症狀的常見病因,但男性排尿不順不等於攝護腺肥大,而在未詳細檢查下就做治療,可能無法得到滿意效果。各種治療都有其利弊,可以諮詢泌尿專科醫師已獲得詳細資訊,避免因資訊不對稱而做出錯誤決策。

結論:

  下尿路症狀成因眾多,不少患者長期接受錯誤治療,或是在廣告誘導下花錢受罪,建議您在接受泌尿專科醫師詳細評估確定病因後,才考慮任何侵入性治療!

參考文獻:EAU Guidelines. Edn. presented at the EAU Annual Congress Paris April 2024. ISBN978-94-92671-23-3.

3
七月

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深入探究及預防措施

文/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楊宜瑱部長

  感染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後,會潛伏於體內的背根神經節,當病人的細胞免疫減弱時就可能再活化,並沿著感覺神經所支配的皮膚區域形成疼痛性紅疹,稱為帶狀疱疹。 好發於年長和免疫力差的人,其臨床病程可分為:

  • 前驅期(多為紅疹發生前 1–5 天)
  • 急性期(紅疹發生後 30 天內)
  • 亞急性(紅疹發生後 30–90 天)
  • 慢性期(紅疹發生後 90 天以上)

  前驅期的症狀包含發燒、頭痛、身體不適。急性期症狀包括伴隨疼痛的水泡性紅疹,通常位於單側,會出現在1 個或相鄰的 2 個皮節,疼痛表現包括燒灼感或刺痛感約10~25%病人會產生眼部帶狀疱疹,嚴重時可能導致失明。慢性期可能出現心血管疾病、中風、次發性細菌感染、聽力受損顏面神經麻痺、皮膚結疤、神經細胞/纖維受損等併發症。紅疹緩解後但疼痛卻持續存在的狀況稱為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可能持續數週、數月甚至數年,發生風險約為 5~30%,曾得過 HZ 者並無法排除復發的可能性,復發率約 5~6%。

  帶狀疱疹的終身風險超過30%,發生率為一年當中每1,000人有3~5例。帶狀疱疹疼痛比生產痛及手術後疼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及睡眠,長期疼痛甚至可能引發精神症狀及憂鬱症。年齡越高,罹患帶狀疱疹的風險越大,50歲以上族群帶狀疱疹發生率一年當中每1,000人有5.23~10.9例住院風險和相關醫療支出也隨之增加。除了年長者,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族群也是帶狀疱疹的高危險群。

台灣每年約 12 萬人罹患帶狀疱疹發生率約一年當中每1,000人有5例,50歲以上族群則提高至約一年每1,000人約8例,終身風險為32.2%。在帶狀疱疹好發族群中,糖尿病病人尤其值得重視糖尿病高居台灣十大死因之一,全台糖尿病人數超過 2 百萬人,且罹病人數仍不斷攀升中,因此以疫苗預防帶狀疱疹及其相關併發症更顯重要。

  糖尿病病人即使血糖控制得當,免疫力仍相對較差,罹患任何疾病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皆較高,流行性感冒可能會使糖尿病病人血糖顯著上升,糖尿病病人死於肺炎、菌血症或腦膜炎風險也較高。針對疫苗可預防之疾病,疫苗接種為人們提供了最佳保護措施,且疫苗的副作用通常輕微,鮮少發生嚴重副作用。美國糖尿病醫學會也針對糖尿病病人的預防接種提出建議,建議的疫苗種類須個別評估,有建議的包含流感、肺炎鏈球菌、B 型肝炎、人類乳突病毒等,亦建議 50 歲以上成人接種帶狀疱疹疫苗。

  糖尿病族群的帶狀疱疹和帶狀疱疹的疼痛發生風險較一般族群高一旦發病將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亦加重醫療負擔。為此,強化帶狀疱疹的處置與預防刻不容緩,利用疫苗預防帶狀疱疹及其併發症是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