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篩檢服務:守護孩子成長的重要關鍵

醫師文章

文/兒童部 楊閔皓醫師

  自2024年7月起,臺灣正式推動兒童發展篩檢服務,針對6個月大至7歲的幼兒,健保提供共6次免費篩檢,協助家長及早發現孩子的發展狀況,確保每位兒童都能健康成長。

  依美國疾病管制署建議,兒童發展篩檢和評估需要經過監測、篩檢與評估這3道關卡。家長們應當運用兒童健康手冊的家長紀錄事項,觀察且紀錄兒童發展情形,完成「監測」任務;由接受過標準化篩檢工具訓練的兒科、家醫科專科醫師或幼兒專責醫師執行「篩檢」,找出疑似發展遲緩的兒童,轉介相關醫療專業人員進行「評估」與診斷,以利開始早期療育。

兒童發展篩檢的重要性

  嬰幼兒發展的「黃金關鍵期」落在0~6歲,此時大腦神經連結活躍,若能及早發現問題並介入,將大幅提升改善的可能性。研究顯示,透過早期療育介入,許多發展遲緩的兒童能夠趕上同齡孩子的發展進度,甚至完全恢復正常發展。

  此外,許多發展問題在幼兒時期並不容易察覺,例如輕微的語言遲緩或社交互動困難,家長可能誤以為「孩子只是比較慢熱」,尤其3歲前是關鍵黃金療育期,若是錯過,可能影響孩子未來的學習與人際關係。因此,定期參加發展篩檢,對於每位孩子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兒童發展篩檢的目的

  兒童發展篩檢是針對嬰幼兒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認知語言、社會發展等多方面進行評估。其主要目的是:

  1. 早期發現發展遲緩或異常:透過篩檢可及早察覺語言、動作、認知或社交等發嬰幼兒發展展問題。
  2. 及時提供早期療育或介入:若篩檢後發現異常,可進一步轉介專業醫療機構進行詳細評估與療育,提升孩子的發展機會。
  3. 支持家庭照顧: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發展需求,提供適當的教養建議,減少家庭壓力。

未通過篩檢時的轉介與後續處置

  如果兒童的發展篩檢結果顯示疑似發展遲緩或異常,醫療單位將會進行進一步的評估與轉介:

  1. 安排進一步的專業評估:由兒童發展專科醫師、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專業團隊進行更詳細的測試與診斷。
  2. 提供早期療育資源:依據評估結果,可能會推薦語言治療、物理治療、職能治療或心理治療等適合的療育服務。
  3. 社政單位與教育資源連結:必要時,社會福利與教育機構也會提供支持,例如發展遲緩兒童的特殊教育服務或社會資源補助。

如何參加兒童發展篩檢?

  家長可於孩子6個月至7歲期間,依據年齡階段,前往各大醫療院所或合約醫療機構接受免費篩檢。建議可與現行之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同步進行,減少奔波的負擔。

免費篩檢時程建議:

  6至10個月、10個月至1歲6個月、1歲6個月至2歲、2至3歲、3至5歲、5至未滿7歲(共6次)。

結語

  孩子的發展關乎未來,透過定期兒童發展篩檢,家長能更安心掌握孩子的成長狀況,並在需要時獲得專業協助。政府提供的這項免費服務,為孩子建立更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請務必善加利用,讓我們一起守護孩子的未來!

  如有疑問或需進一步諮詢,請洽詢本院兒童部門診、小兒衛教室、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CSH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