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中西整合醫療科 陳婉鈺醫師
在台灣有著「坐月子」的重要習俗,生產過程會消耗許多的精神和體力,產後往往多虛多瘀,非常需要好好休息,讓身體能夠迅速回復到孕前狀態。飲食與生活上要特別注意,若能配合適當的藥膳食療、穴位按摩放鬆,更有助於體力恢復與體質調理!
可能會出現什麼症狀?
- 頭暈疲憊
- 怕熱、口乾舌燥
- 排便困難
- 腰酸背痛
- 產後落髮
- 心情低落
- 失眠
- 水腫
可以如何緩解呢?
頭暈疲憊
不論自然產或剖腹產,過程中或多或少會流失血液,容易造成產後頭暈疲憊的發生。除了要多食用含鐵量高的食物,如牛肉、豬肝、葡萄等,亦能透過中醫補氣以生血的方式,迅速的提高身體機能並緩解頭暈的不適感。
怕熱、口乾舌燥
產後頭幾天常會大量流汗,以排出懷孕過程增加的體液,因尿量增加、毛細孔擴張、出汗較多,容易覺得口乾舌燥,除了要注意適時多補充水分外,若水分過度損耗,而產生虛火的症狀,可以透過補養氣血,再加上滋陰、清虛熱,來幫助減少不適感。
排便困難
因為會陰或腹部的傷口,許多人會因怕痛不敢用力解便,如果坐月子時過度進補,大魚大肉或是麻油料理,蔬菜水果等纖維攝取不足,就更容易導致便秘的情形,也要小心是否會有痔瘡問題。可以透過按摩合谷穴、公孫穴等穴位,增加腸胃蠕動。
好好坐月子不僅能讓子宮和身體回復,更可以調養體質、使氣血運行變好,甚至比孕前更美麗!本院中醫能提供什麼協助?
藥物
- 補益氣血:提供足夠修復能量,加速傷口與體力恢復,並預防落髮。
- 健脾胃、養肝腎:減緩腸胃道脹氣、便秘困擾,預防產後腰痠背痛。
- 養心安神:舒緩焦慮不安等情緒,提升產婦睡眠品質。
- 利水消腫:加速代謝水腫,協助體態雕塑及產後修復。
- 提升乳量:恢復全身氣血營養,有助乳汁順利生成,亦可搭配局部穴位按摩,暢通乳汁分泌、減少乳腺發炎。
本院提供水煎藥代煎服務,中醫師個人化把脈問診後,會依照產後狀況,調配每位媽媽的專屬補養配方,煮好的藥湯會送達床邊,毋須自行熬煮,方便又安心!
產後骨盆整復
懷孕過程,鬆弛素作用造成韌帶肌肉鬆弛,使骨盆變寬,隨著孕期子宮逐漸變大,身體重心略往前傾,整體骨架結構會變得較不穩定,常見症狀包括:骨盆痠痛、腰薦關節痠痛、恥骨痠痛、尾椎痠痛等。產後半年內是喬骨盆的黃金時期,由於鬆弛素的關係,建議可以好好把握這段時間,雕塑身形、恢復體態。自然產在產後2至3週即可進行治療;剖腹產則建議在滿月後,手術傷口疼痛減少時,再進行整復。每位產婦骨盆結構及產後狀況不同,需先諮詢中醫師並經專業評估後,再安排後續的治療規劃。
中醫孕產共同照護,為新手媽媽提供全方位的貼心照顧,陪妳愛護寶寶的同時,更好好呵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