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居家醫療

中醫師文章

文/中西整合醫療科 陳柏谷醫師

  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在2018年已佔總人口數的14.56%,平均每3.3戶就有1戶內有65歲以上老年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已進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 」。依照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super aged society )」,屆時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20%。研究指出台灣近10年內,平均5年新增約11萬失能人口,預估至2031年增加的失能人數高達31萬;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在2011年至2021年間,失能人口新增約21萬人。

  國發會以戶口普查資料結果進行推估,指出我國長期照顧需要人數將由2017年的65萬9千餘人, 2026年增加至92萬人以上。針對台灣中區民眾的中醫利用率研究指出:45~54歲及65歲以上人口的各項中醫門診次數皆高於其他年齡層,而平均中醫利用次數在65~69歲達最高峰。2019年全民健保資料顯示,每年約有97萬人次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至中醫門診就診,佔老年族群就醫人口的25.2%。針對長照機構、社福團體及個案主要照顧者的調查亦指出,有中醫需求的比例高達7成。

台灣居家醫療的目的:

  • 一、提升因失能或疾病特性致外出就醫不便病人之醫療照護可近性,減少病人因行動不便委請他人向醫師陳述病情領藥之情形。
  • 二、鼓勵醫事服務機構連結社區照護網絡,提供住院替代服務,降低住院日數或減少不必要之社會性住院。
  • 三、改善現行不同類型居家醫療照護片段式的服務模式,以提供病人整合性之全人照護。

  2016年起推行居家整合照護計畫,依疾病發展階段整合成「居家醫療」、「重度居家醫療」及「安寧療護」之連續性照護:

  • 居家醫療:適用因失能或疾病特性致有外出就醫障礙的患者。
  • 重度居家醫療:包含超過一半活動限制在床上或椅子上、罹患慢性病需長期護理、出院後需繼續照護的患者和呼吸器相關服務的照護。
  • 安寧療護:提供給符合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可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照護的重症末期患者。

  2019/6/1起「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將中醫師納入居家團隊,執業2年以上(含)之中醫師,取得中醫師居家醫療照護資格證書,得開始進行中醫居家醫療業務。

收案條件:

  • 一、居家醫療中限於住家(不含照護機構)
  • 二、經照護團隊醫事人員評估有明確醫療需求
  • 三、因失能或疾病特性致外出就醫不便者。

失能與就醫不便之定義:

  1. 失能:病人之巴氏量表小於60分
  2. 因疾病特性導致外出就醫不便:所患疾病雖不影響運動功能,但外出就醫有困難。如失智症、腦血管意外相關疾病、重大手術後、遺傳性表皮分離性水皰症(泡泡龍)病人等。

  中醫師進入患者家中,可幫患者診察(含傷科指導)、針灸、開立中藥,視患者情況另外提供雷射針灸、穴位貼敷灸療膏、外用藥膏(紫雲膏、金創膏)等自費項目。每周視患者情況在家中治療1~3次。

如有相關需求:請洽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居家醫療個管師。電話:04-24739595#34961施小姐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111.11.22公告)
  2.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問答輯
  3. 趙品諭, 黃奎祐, & 許中華. (2019). 中醫居家照護病患之病種, 體質及可行性之敘述. 中醫內科醫學雜誌, 17(1), 1-12.
  4. 何紹彰, 黃英傑, 陳冠仁, 張景堯, & 陳俊良. (2021). 建構台灣中醫特色居家醫療模式. 臺灣中醫醫學雜誌, 19(1), 15-23.
  5. 陳品璇, 曾育慧, & 許中華. (2022). 中醫居家醫療之現況與展望. 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41(1), 16-35
CSH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