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讓他戒掉了菸

民眾投稿文章

文/方方

  我父親今年六十多歲,是一位幽默風趣、樂觀開朗的人。然而,他多年的吸菸習慣一直是我們家人心中的隱憂。父親從年輕時就開始抽菸,三十多年來菸不離手,無論是在工作壓力大時、飯後休息時,或是朋友聚會中,香菸始終伴隨著他。從小就很擔心父親抽菸有害身體健康,總是在睡前道晚安時提醒他少抽菸,他總笑著說:「我有節制啦,抽得比以前少了。」但實際上,長年累積下來的菸癮早已根深蒂固。

  直到去年,家中迎來了第一位新成員──我的女兒,也是父親的第一個孫子。新生命的到來,讓我們全家沉浸在無比的喜悅中。就在那段期間,我們也悄悄見證了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深刻影響。

  當阿公第一次抱起孫子的那天,我看到父親眼中充滿柔情,動作格外小心謹慎。他開始有意識地不在家中抽菸,也盡量遠離嬰兒的生活空間。某天我無意間聽到他自言自語地說:「我抽菸一定對他不好……他那麼小,我不該讓他吸到二手菸。」這句話,成為父親下定決心戒菸的動力來源,一個來自阿公對孫子的承諾,也是一份默默無聲的愛。

  隔天,父親主動告訴我們:「我想戒菸,這次是真的。」我們聽到後非常的感動且欣慰,為了成為父親戒菸路上的後盾,我們陪他前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戒菸門診尋求專業的協助。

  初次前往戒菸門診時,父親難免感到些許羞赧,擔心年紀大了,戒菸恐怕為時已晚。然而,中山附醫的戒菸門診醫療團隊給予了他極大的支持與信心。醫師詳細了解父親的吸菸史、尼古丁依賴程度及過去戒菸經驗,並安排肺功能檢測等初步評估,讓父親對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有更清楚的認識。

  經評估後,醫療團隊為父親量身訂做了一套戒菸計畫,包括戒菸輔助藥物(如尼古丁貼片與戒菸藥物)以及定期門診追蹤與衛教指導。護理師也非常耐心,除了協助監測戒菸進程外,更教導他如何面對菸癮的情緒,運用深呼吸、喝水、散步等方法來取代吸菸習慣。

  戒菸初期,父親經歷了常見的戒斷症狀:情緒起伏、易怒、失眠等,我們全家齊心協力陪伴他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我們給他設定小目標,例如「戒滿一個月就一起吃頓大餐」、「三個月後拍全家福」,也時常提醒他:「你不是一個人,還有孫子在等著你健康地陪他長大。」

  真正讓他堅持下去的,是阿公對孫子的愛。有一次,他在快撐不住時,看著熟睡中的小孫子,靜靜地說:「阿公要讓你呼吸到乾淨的空氣。」這份情感,成為他戰勝菸癮最堅強的力量。

  三個月後回診時,醫師告訴他:「恭喜你,戒菸成功!」尼古丁依賴指數顯著下降,呼吸功能也有所改善。如今,父親已經成功戒菸一年,不僅氣色變好、精神更充沛,連過去容易喘的情況也明顯改善。他現在不僅戒菸成功,還常主動向朋友宣導菸害防制的重要,成為我們親友間的「健康大使」。   戒菸對父親而言,是自我挑戰,也是人生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一份給予下一代愛的禮物。我們衷心感謝中山附醫戒菸門診的專業團隊,因為有他們的專業、耐心地對病人衛教、並且鼓勵陪伴病人,才讓父親能夠堅強的走過戒菸之路,邁向健康人生,讓我們家有這段珍貴的轉變歷程,也感謝小小生命的到來,讓一位年過半百的男人重新找回健康與希望。這條戒菸之路並不容易,但只要有愛、有支持、有信念,就沒有做不到的事。

CSH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