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術台到餐桌:讓營養給你力量

營養師文章

文/營養科 施雅凡營養師

  不管做什麼治療,對我們的身體而言都像是一場戰役,有時能速戰速決,有時則是長期抗戰,不管是哪一種戰役,擁有健康的身體就像擁有十萬大軍,能讓我們游刃有餘的完成治療與手術,當然,術後的保養,讓身體回到原先的狀態也是非常重要的!那我們要如何利用營養來提升術前、術後的狀態為原本的手術加分呢?本篇分為手術前與手術後來做說明。

Part1 手術前

維持良好營養狀態-手術前營養不良的患者在術後常有較高術後併發症發生、住院時間延長等負面影響,這些負面影響也會隨著養不良的嚴重程度增加。

1.營養不良篩檢

  在手術前我們可以透過下面的營養篩檢表來判定是否為營養不良高風險者。

  符合上述條件中任一項為營養不良高風險者,建議至營養門診接受營養師進一步的營養衛教與介入,以改善術前營養狀況。

2.進食量減少、體重減輕

  在得知確診或需要手術後,有可能影響到心理、食慾,導致整體進食量相較以前減少、營養狀況變差,體重也有可能因此減輕,我們可以靠以下技巧來維持基本的進食量。

  • 少量多餐增加每日進食餐次:每天3~6餐或更多,彌補正餐未攝取到的量。
  • 挑選熱量密度高的食物:選擇市售濃縮營養品,它的熱量、蛋白質都比相同容量之乳品來的高;在豆漿或乳品中加入水果、根莖類 (地瓜、南瓜等) 、堅果攪打成飲品可提高整體熱量攝取。
  • 利用烹調方式提高熱量攝取:例如煮鹹粥前可將配料先爆香炒過再加入煮成鹹粥;水煮雞肉改成清炒的料理方式。

3.手術前飲食

  根據醫師指示選擇飲食,如:常見的清流質、低渣飲食,或單純術前禁食不需調整飲食選擇。

  • 清流質飲食:室溫下為透明的液體,可選用如:水、茶、咖啡、過濾後的果汁、清湯、運動飲料等。
  • 低渣飲食:為一種限制難以消化物質的飲食,以減少腸胃道中的殘留物,可選用如:蛋、海鮮、雞肉、精製白米等。

Part2 手術後

足夠熱量蛋白質攝取-盡早恢復往常進食量。

1.依醫囑開始進食

  遵從醫師指示可先由喝水開始,接著進階到流質如:營養品、補湯等,逐步恢復到平常的每日攝食量。

2.手術副作用

  在重金儀器中比較容易有副作用的屬放腫儀器,其常見的副作用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相關症狀,我們可以透過提高治療前的整體進食量來彌補因治療後的不適,所減少的攝食量。

  術後也可透過上述少量多餐、挑選高熱量密度食物、調整烹調方式的做法來提高熱量攝取,幫助維持營養狀況,順利繼續下一次的治療。

3.足夠熱量蛋白質

  術後選擇優質蛋白質,豆、魚、蛋、肉類,幫助術後恢復,並且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養成長期良好飲食習慣。

  病友或家屬若有相關營養問題可掛號營養門診、於住院期間也可照會營養師,提供進一步的諮詢與衛教。

  多數接受手術的病人以癌症病人為主而癌症病人相較於一般人需要更多的熱量與蛋白質。無論是手術前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還是手術後持續的營養補給,都是幫助病友順利度過手術、加速恢復的重要基石。細心的營養照護給病友力量,溫暖的支持病友走過整個治療路程。

Reference List

  1. Lobo, D.N., et al., Perioperative nutrition: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ESPEN expert group. Clin Nutr, 2020.39(11): p. 3211-3227.
  2. Wischmeyer, P.E., et al., American Society for Enhanced Recovery and Perioperative Quality Initiative Join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Nutrition Screening and Therapy Within a Surgical Enhanced Recovery Pathway. Anesth Analg, 2018. 126(6): p. 1883-1895.
  3. Oates, J.R. and S. Sharma, Clear Liquid Diet, in StatPearls. 2025: Treasure Island (FL).
  4. Sorathia, A.Z. and S.J. Sorathia, Low Residue Diet, in StatPearls. 2025: Treasure Island (FL).
CSH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