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許小姐
母親節即將到來,對我來說是個充滿感動與感恩的月份,是我迎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成為一位母親。而這段在醫院生產的過程,除了新生命的誕生讓我無比動容,刻骨銘心,也因為遇見了一位親切溫柔的護理師,使得整個生產與產後的經歷備感溫馨。
果然每個人的生產都出乎預料,在懷孕的第39周的2天是最後一次的產檢,我在沒有產兆下被醫師告知可以到產房待產時,我非常的錯愕與焦慮,怎麼跟書還有網路資訊完全不一樣的情節,不知所措的我只能含淚住進待產房。第一次面臨生產的我內心既期待又緊張,渴望快點見到寶寶的模樣,又擔心生產時的痛楚與未知。
在老公的陪同下辦理入院手續後,我被安排進了待產室,當時心中忐忑不安,雖然醫生與家人都在身邊,但真正讓我感到安心的,是一位溫柔的護理師。她細心地為我檢查胎心音與宮縮頻率,語氣柔和地告訴我:「妳現在的狀況還不錯,但生產的過程可能會比較長,先慢慢調整呼吸,保持體力。」她的聲音就像一股暖流,舒緩我緊繃的情緒。
但寶寶在催生過程並不順利,經過漫長的一夜,胎頭一直找不到,為了安全起見,最終選擇剖腹產,那時正值COVID-19 大爆發,先生無法陪同進入手術房,我挺著大肚子躺上手術台,無助的落淚,陪同護理師見狀幫我擦拭眼淚,在我打麻醉的時候還跟我開玩笑的說如果腳舉得起來就請我吃牛排大餐,讓我破涕而笑!
可以感覺到醫師拉扯著我的肚皮,屏氣凝神的等待,有感覺寶寶正被拉出子宮,宏亮的哭聲劃破空氣,那一刻,我的淚水如決堤般湧出。護理師將寶寶放到我懷裡,我望著這個小小的生命,心中湧起無法言喻的感動與幸福。

然而,生產並不代表結束而是開啟母親育兒的歷程,產後的照護同樣重要。在住院的這幾天,護理師依然悉心照顧我,不僅每天檢查我的恢復狀況,還溫柔地指導我如何照顧新生兒。初為人母的我對哺乳、換尿布等照護寶寶的細節一知半解,護理師耐心地示範,並鼓勵我:「不用擔心,慢慢來,妳會越來越熟練。」
有一次母嬰同室的半夜,寶寶突然大哭,我慌張地不知道該怎麼辦,按了救護鈴後,護理師馬上趕來房間,溫柔地幫我檢查寶寶的狀況,發現寶寶只是因為肚子餓了。她一邊指導我如何正確哺乳,一邊安慰我:「新手媽媽都會有這樣的過程,妳已經做得很好了。」這番話讓我放下自責與焦慮,逐漸對自己的母職角色建立信心。
這段住院期間,我深深感受到護理人員的辛勞與專業。他們不僅要面對產婦的各種需求,還要隨時關注新生兒的狀況,甚至在深夜仍要精神飽滿地安撫哭鬧的寶寶,給予媽媽們最大的支持。護理師的工作或許不如醫生那般受矚目,但對於產婦而言,他們的每一份關懷、每一句鼓勵,都是支撐我們走過產後不適與新手媽媽焦慮的重要力量。
在這個母親節與護師節並存的五月份,我除了慶祝自己成為母親,也對這些辛勤的護理師們充滿感激。因為她們的陪伴與支持,我得以在生產的挑戰中感受到溫暖,也更有信心面對未來的育兒之路。
在此,我想對所有辛勤工作的護理師們說聲:「謝謝你們!」是你們的溫暖與專業,讓許多的產婦在脆弱時刻得到安慰,讓新生命的誕生充滿愛與安心。願這份溫暖能被更多人看見,也願每一位護理師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與感謝。未來,我會將這份溫暖分享出去,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幸福,育兒之路有你,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