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皮膚科 鄭人榕 醫師
雷射治療在皮膚科醫學美容相當常見,不管是除斑、除凹疤,還是回春,都扮演重要角色。然而,許多患者可能會遇到“雷射反黑”(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 PIH)的困擾。不過別擔心!只要了解它的成因、正確治療方式和預防重點,大部分的反黑都是暫時性的,隨時間都能改善。
什麼是反黑?為什麼會發生?
反黑指的是皮膚在雷射後,因發炎反應引發的色素沉著。特別是亞洲人或膚色較深的人,機率更高,因為這些皮膚類型含有較多的黑色素。當皮膚受到刺激(如雷射、紫外線或發炎)時,黑色素細胞會變得活躍,導致色素沉著。
- 研究顯示,東方人或有色人種接受雷射治療後,PIH的發生率約為25%~30%,部分文獻甚至提到更高。
- 高能量治療或雷射術後防曬照護不佳,風險也較高。
通常,反黑會在治療後2~4週出現,並在3~6個月內逐漸消退。但若防護或治療不當,色素可能加重甚至持續更久。
反黑發生了怎麼辦?
先別慌!反黑是可逆的。只要掌握以下幾個方法,就能讓皮膚有所改善:
- 防曬:紫外線會加重色素沉澱,防曬是首要任務!
- 每日使用 SPF 50+、PA++++ 的寬頻防曬產品,並配合帽子、墨鏡等物理防曬措施。
- 戶外活動時,每2-3小時補擦一次,防曬效果更佳。
- 外用藥物
- 抑制黑色素生成:對苯二酚(Hydroquinone)、三合一美白藥膏、杜鵑花酸(Azelaic Acid)、傳明酸(Tranexamic Acid)。
- 促進皮膚色素代謝:維A酸(Retinoids)或果酸(AHA)。
- 抗氧化劑:維他命C(Vitamin C)透過抗氧化作用,幫助加速色素淡化。
- 其他:衛福部核准使用的13種美白成分。
- 口服藥物
- 傳明酸(Tranexamic Acid):適合頑固性色素沉著,通常2-3個月能改善。
- 抗氧化劑:如維他命C、E或穀胱甘肽(Glutathione)等補充劑,可協助美白。
- 光電與雷射治療:針對頑固色素沉著問題,可考慮進一步治療,如:
- 脈衝光(IPL)
- ˙皮秒雷射(Pico Laser)
- Nd:YAG雷射
療程通常需3~6次,間隔4~6週,需由專業醫師評估是否適合,並根據個人情況調整。
如何預防反黑?
反黑是可以預防的!以下三大原則記好:
- 防曬是關鍵:
- 雷射後的皮膚對紫外線特別敏感,做好全方位防曬非常重要!
- 防曬乳搭配遮陽帽、墨鏡、防曬衣物。
- 溫和護理
- 避免使用含刺激性成分的保養品(如酒精、酸類)。
- 選擇溫和保濕的產品,傷口處貼上人工皮或使用外用抗生素藥膏,幫助皮膚屏障修復。
- 控制治療強度與間隔
- 醫師治療時,應根據患者膚色選擇適當能量,避免過度治療。
- 每次雷射間隔至少4~6週,讓皮膚有足夠時間修復。
只要顧得好,反黑不來找!
雷射治療能帶來改善效果,但反黑確實需要重視。對患者來說,了解反黑的成因與恢復過程很重要。只要配合防曬、適當護理與正確治療,大多數反黑問題都能順利解決。
記住,反黑不是治療的失敗,而是過程的一部分。醫生與患者攜手合作,依然能讓雷射治療成為通往美麗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