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四月

幹細胞簡介 從造血幹細胞到間質幹細胞

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醫事部 巫康熙 副院長
兒童血液腫瘤科 主治醫師

何謂細胞治療

用細胞來治療疾病或受傷的組織,例如常用的紅血球治療貧血,就是所謂的細胞治療,細胞治療有幾個重點需要注意,如:哪種細胞適合治療哪種疾病、直接打入受傷組織或由血管中注入、治療的機轉…等問題,這些都是細胞治療需要注意的問題。而細胞治療和其他醫療相同,也常需要注意真假,如:韓國黃禹錫、日本小保方晴子、美國哈佛大學…等研究造假事件。目前因為認為幹細胞可分泌許多的物質(paracrine)來修復受傷的組織,所以幹細胞是細胞治療很好的來源之一。

幹細胞的定義和分類

幹細胞一般的定義為一群具有「自我增生(self-renew)」和「往下分化或其他細胞」的未分化細胞,以分化的能力可分為:(1)全能幹細胞(Totipotent),如受精卵;(2)萬能幹細胞(Pluripotent),如胚胎幹細胞(ESC)和人工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3)多能幹細胞(Multipotent),如造血幹細胞(HSC)和間質幹細胞(MSC);(4)單能幹細胞。在幹細胞中,目前使用最多年和最成熟的幹細胞是造血幹細胞,而近年來最熱門被研究和討論的是間質幹細胞,因此以下主要討論造血幹細胞和間質幹細胞。

造血幹細胞

Thomas因骨髓移植於1957年獲諾貝爾獎,以前的骨髓移植,被稱為造血幹細胞移植,所以骨髓移植和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相同的治療,因早期造血幹細胞主要來自骨髓,所以稱骨髓移植。

因抽骨髓對捐者比較侵入性(invasive),所以現在大多用周邊造血幹細胞來取代骨髓,捐周邊造血幹細胞前病患需施打白血球生成激素(G-CSF),將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驅趕到周邊血液。之後如捐血一般由機器來收集,而後將收集到的周邊造血幹細胞,像輸血一般由血管輸入病患體內。周邊造血幹細胞的收集對捐者而言,除打針和G-CSF短暫的疼痛外,並無長期副作用,所以如有被通知合適的骨髓(造血幹細胞)捐贈者,請多鼓勵,救人一命,功德無量。

造血幹細胞移植主要用於治療骨髓和血液相關的疾病,如血癌和再生不良性貧血…等,用別人的造血幹細胞取代已病變的骨髓,稱「異體骨髓移植」;用很強的化療或放射線殲滅癌細胞(如淋巴癌),再將自己以前收集的造血幹細胞回輸給自己,稱「自體骨髓移植」。

造血幹細胞移植最困難的是移植後的照顧,特別是異體骨髓移植,因病患移植前,經很強的化療(或放射線治療)引起的副作用、血球低下及抵抗力低下常造成嚴重感染、植入捐贈者的淋巴球攻擊病人造成「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等,這些併發症常需要很有經驗團隊,將問題一一克服。

臍帶血因含有比例較高的造血幹細胞,所以在1988年起被當成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來源之一,但因臍帶血量內含的造血幹細胞有限,因此大多應用在兒童病患。由父母或子女當捐贈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稱為半吻合移植,以前很難成功,隨著移植技術的突破和進步,成功率已大幅提升。

中山醫療團隊移植多例的半吻合移植,雖有其困難度,但成功率相當不錯,在沒有適當的捐贈者時,半吻合移植是個可行的選擇。近年來靠基因改造病患的造血幹細胞,再植入病患身上,成功治療重度海洋性貧血,用造血幹細胞治療腦部、心臟…等疾病也有不少的研究和報導,但其真正的效果,需大家再一同努力。

間質幹細胞

間質幹細胞是近年來被廣泛研究的幹細胞之一,因本身的低抗原性,不用像造血幹細胞要捐贈者和病患的相當吻合度(HLA match),可被廣泛使用。間質幹細胞可自骨髓、脂肪、牙齒、臍帶、臍帶血、羊膜、胎盤…等組織中分離出來,具有抗發炎、修復受傷組織等特性,所以應用到許多的疾病,如免疫異常、退化性關節炎、腦部損傷、心臟…等疾病。

2021年美國發表臍帶間質幹細胞對嚴重新冠肺炎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可明顯改善存活率。我們團隊的動物實驗,也證實間質幹細胞對急性肺損傷,確實有修復的效果,間質幹細胞雖已有許多的發表,但仍存在著太多的未知,值得大家深入研究和討論。

結論

我們團隊從事造血幹細胞20多年,包括臍帶血移植和較高難度的半吻合造血幹細胞移植,希望將來可將造血幹細胞應用到更多的疾病。我們的團隊研究間質幹細胞也已10多年,發表20多篇SCI的期刊,從基礎、動物到人體,已證實間質幹細胞有很好的免疫調節功能(immunomodulation),也希望將來能將間質幹細胞應用到更多的疾病,特別是免疫相關的疾病,以幫助更多的病人。

9
四月

醫起來~守護咱們的重症寶貝

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兒童血液腫瘤科病房 吳淑鈞 副護理長

「沒有人想在醫院過兒童節!」但當孩子生病時,就不得不在醫院渡過兒童節,這對兒童血液腫瘤科的孩子們來說,總充滿著許多期盼與無奈。

生病期間,因疾病的不同,療程從六個月到二年半的時間不等,而且要固定到醫院做治療,醫院是一個陌生又熟悉的地方,跟醫療人員情感的連結也像家人。現在醫學的進步,兒童癌症治癒率可達八成,當孩子罹癌時,兒童血液腫瘤團隊會有專科醫師、專科護理師、護理師、個管師、社工師、志工…等,一起守護孩子。

小華(化名),是一位罹患白血病的孩子,住院治療期間擔心課業進度跟不上或考慮著要不要休學,醫院跟教育局有床邊教育計畫,讓孩子就學不間斷,小華很開心可以繼續上課學習。另外醫院搭配愛心關懷有兒癌基金會、喜願協會、企業機構等社會各界愛心,關懷支持兒癌家庭需求。定期舉辦活動(手做作品、各節日活動:兒童節、母親節、聖誕節…等)。另外孩子最期待創作及繪畫作品的張貼發表,這些都會緩解孩子的焦慮及無聊。

背著小石頭的慢飛兒童,皮皮一出生就有嚴重的心臟疾患又有血液疾病,皮爸皮媽一直細心照顧,關關難過關關過,皮皮今年6歲了,但造血系統今年來到了最低點,醫師說皮皮的生命可能不到3個月的時間了,孩子極可能死於敗血症,建議要做骨髓移植,皮爸皮媽陷於兩難,團隊和爸媽召開了全人會議進行討論,皮爸皮媽最後決定跟皮皮一起努力地與生命拚一次;但這次的戰役皮皮打敗了,卸下了身上的小石頭,沒有病痛的去當了快樂的小天使,皮爸皮媽雖然不捨皮皮的離開,卻把悲傷轉換為愛的祝福皮皮,大家都努力了。

記憶和愛會以第二種方式存在和延續的。皮皮從出生起教會我們很多事,他天生愛笑,常逗的周遭的人每天笑呵呵,一個慢飛孩子的成長過程,往往需要周遭的人用愛包容給予力量灌溉。我們有愛的能力,也有轉換悲傷痛苦的原生力,雖然皮皮的戰役失敗了,這過程家人是感到溫暖的,充滿愛與回憶。

兒童癌症不是絕症,若能即早發現孩子身體異常警訊,提早就醫接受治療,許多兒童癌症是可以治癒的。

兒童癌症九大警徵:

  1. 不明原因的發燒。
  2. 不明原因的疼痛。
  3. 不明原因的腫塊、肝脾腫大。
  4. 不明原因淋巴結腫大。
  5. 生長發育改變:不明原因生長停止、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等。
  6. 貧血、出血症狀:可能臉色蒼白、瘀斑或紫紅色出血小點,或有黏膜出血(流鼻血、牙齦出血等)。
  7. 神經系統症狀:頭痛、嘔吐、複視、走路不穩、肢體無力、運動不協調等。
  8. 神經母細胞瘤特徵:早期症狀不明,不易發現、若癌細胞轉移至骨髓時,可能導致臉色蒼白、若轉移至眼窩時,可能導致眼窩周圍瘀青(熊貓眼)。發生在腹部,有腹部腫大或腫脹等情形。
  9. 視網膜母細胞瘤症狀:由眼底鏡檢查可即早發現,若腫瘤已大,瞳孔會出現白色反光且拍照後雙眼瞳孔反光不同。

以上為兒童癌症九大警徵,提供主要照顧者於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孩子的活動力及身體狀況。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治癒率高於成人的癌症。

看見孩子天真的笑容,為孩子打造一個開心的生活,讓愛延續、幸福無限,孩子的開心無價。德蕾莎修女:「愛,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藉由兒童節即將來臨,做到呼籲、翻轉及守護孩子的未來,邀請大家一起來小小的關懷呵護、大大的支持抗癌小勇士們,不管是給予一個小小的微笑、擁抱或是在經濟上幫忙…等,都是治療過程中最溫暖的關心和支持。

吳淑鈞護理長(前排右四)與兒童血液腫瘤科醫療團隊合影
9
四月

小兒睡眠呼吸中止症

孩童長不高、學不好的隱形殺手

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耳鼻喉頭頸外科 溫惟昇 主治醫師

剛上小學的豪豪被家人帶來醫院檢查,父母注意到他總是鼻塞,經常張著嘴巴在呼吸,晚上睡覺會發出鼾聲,個子比其他同學矮了一個頭之外,老師也發現他特別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比其他孩子來的差。

以上症狀都是「小兒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典型表現,許多父母原以為是鼻過敏,往往嘗試中西醫藥物治療,甚至為了減少環境中的過敏原,特地搬家、買空氣清淨機,換了全套的防塵蟎寢具,然而效果不見好轉。

何謂睡眠呼吸中止症?

人在睡覺時,全身肌肉放鬆,上呼吸道(如軟顎、舌根)因而塌陷,空氣經過狹窄的通道引發震動,就形成了打鼾聲;如果完全阻塞了,則會有數十秒甚至更長的呼吸停止,也就是「睡眠呼吸中止」。呼吸停止後血液中的氧氣濃度會逐漸降低,大腦為了擺脫這種窒息的狀態,便會發出訊號迫使人脫離深度睡眠,導致睡眠中斷,從而引發一連串的症狀。

以成人為例,觀察到睡覺時呼吸變淺或暫停的現象,有時停頓太久,會突然猛吸一口氣甚至驚醒,患者自身的感覺是淺眠、多夢、睡不好,或半夜常跑廁所,睡不飽及口乾,工作或開車時常嗜睡、精神無法集中。家人的睡眠品質也因鼾聲而受影響。此外,長期缺氧的狀態會迫使心臟拼命打出更多的血液,提高心血管疾病(常人的7-8倍)、中風(常人的2-5倍)及猝死的機率。

兒童病因、表現大不同

不同於成人上呼吸道常阻塞於「軟顎」、「舌根」,兒童時期因容易反覆感冒或鼻過敏,導致鼻子裡的「下鼻甲」,或咽喉中的「腺樣體」或「扁桃腺」過度增生,是最常見阻塞呼吸道的三個位置。病童除了打鼾外,會不自覺的張著嘴呼吸,睡覺時翻來覆去不安穩,部分則以吃飯慢吞吞、易尿床來表現。

此外,扁桃腺與腺樣體都是由淋巴組織所構成,如反覆感染發炎變得腫大,表面許多的凹窩會成為細菌躲藏的溫床,引起鼻竇炎或中耳炎反覆發作,常常吃了數週的抗生素仍無法治癒。

把握黃金治療期,避免不可逆遺憾

長期處於缺氧狀態,會引發專注力與學習能力下降、反應遲鈍,影響學業表現;腦部無法維持深度睡眠則會導致生長激素分泌不足,發育遲緩,個頭較矮,相較同年齡學童各方面表現往往差了一截。

此外,長期張口呼吸會改變牙齒咬合與顏面骨生長,如遲未治療終造成門齒突出(暴牙)、臉型長而扁平(馬臉)等特殊外觀-腺樣體面容,俗稱「阿呆臉」。部分牙齒矯正無效或效果不彰的患者,到頭來檢查出罹患此疾病。由於骨骼發育定型後為不可逆的變化,故應把握黃金治療期以避免造成遺憾。

扁桃腺肥大(箭頭處)引發小兒睡眠呼吸中止症,影響面容發育

藥物改善有限 外科治療最有效

耳鼻喉科專科醫師透過鼻咽內視鏡或側顱呼吸道X光檢查,即可診斷並確認呼吸道阻塞位置。症狀非典型或不確定時,則以睡眠多項生理檢查(PSG)釐清,兒童之睡眠呼吸中止指數(AHI)超過每小時1次則可確診。

側顱呼吸道X光檢查顯示腺樣體肥大(虛線處)造成呼吸道完全阻塞

側顱呼吸道X光檢查顯示腺樣體肥大(虛線處)造成呼吸道完全阻塞

保守治療可嘗試類固醇鼻噴劑。根據「2002年兒童睡眠呼吸終止症臨床診斷及治療指引」,美國小兒科醫學會自20年前,即確立了該疾病第一線治療方式為手術切除腺樣體或扁桃腺,並有充足而可靠文獻證實,切除扁桃腺與腺樣體的兒童,其免疫力和未曾手術的同齡兒童沒有差別。

內視鏡微創手術 小兒病患福音

「微型切削器」(或稱動力旋轉刀)利用不到0.3公分的極細刀頭,搭配高解析度內視鏡,可精準地移除肥大、增生部分,並保留正常的黏膜與腺體,為外科治療之利器。以下鼻甲為例,相較傳統鼻甲切除具有出血少、恢復極快的優勢,並免除填塞、取出紗布的不適。

微創手術用於扁桃腺或腺樣體,可保留正常腺體,取代傳統手術的全腺體切除,除傷口小、疼痛與出血少之外,相較傳統電燒、電漿刀或冷觸氣化,可完全屏除灼燒熱傷害,大幅縮短復原時間,許多病童術後甚至可免住院直接返家休息。

「微型切削器」可精準移除阻塞部分,保留正常腺體,大幅縮短復原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