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緩肌少症的營養策略

營養師文章

文/營養科 蕭鈺瑾 營養師

 2010年歐洲肌少症工作小組(EWGSOP)指出肌少症為漸進式的肌肉質量減少與肌肉功能(肌力及生理活動)的降低,可能造成提高疾病發生率、生活品質降低、甚至死亡的症候群。2019 年亞洲肌少症共識會(AWGS),泛指老化造成的骨骼肌流失(low muscle mass)、加上肌肉力量減少 (low muscle strength) 、及(或)體能表現下降(low physical performance),皆可稱為肌少症。

肌少症評估標準表:

 
體能表現 五次起立坐下<12秒
六公尺步行速度≧1公尺/秒
肌肉質量 ≧7.0kg/m2 ≧(DXA)5.4kg/m2 或 ≧(BIA)5.7kg/m2   [註]
肌肉力量
(握力)
≧28kg ≧18kg

[註]DXA(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雙能量吸收 / BIA(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生物電阻抗分析

 當老年人肌肉量減少、肌力減少時,容易身體沒力、軟腳等導致跌倒、撞傷、瘀青、甚至骨折、腦震盪等問題,那到底要怎麼選擇、吃多少才可以攝取到足夠的量呢?

 根據衛福部建議國人的飲食指南,分為六大類,包含全榖雜糧類、蔬菜類、水果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油脂與堅果類。延緩肌少症很重要的是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如下:

  1. 豆魚蛋肉類:豆類指黃豆、黑豆製品,常見的有豆腐、豆乾、豆包;魚類指魚,當然也包含蛤蠣、蚵仔等海鮮類;蛋指雞/鴨/鳥蛋;肉類包含家禽/家畜的肉,如雞、鴨、豬、牛。豆魚蛋肉類一份是三個指頭大小,女性一個手掌大概是3份、男性大概是4份喔!假如一個50公斤的健康女性,一天就要吃到2個手掌的大小(6份)。
  2. 乳品類:一般的牛/羊奶、保久乳、奶粉、優酪乳、優格等。若喝鮮乳會容易脹氣與腹瀉的人可以改選擇奶粉、保久乳,但優酪乳與優格含糖料較高,糖尿病患者則不建議優酪乳、優格,避免血糖控制不佳。

         除了以上蛋白質食物外,其他類的食物也是很重要的,

  1. 全穀雜糧類:常吃的飯、麵、麵包、粿、餅乾、根莖類(如南瓜、地瓜、馬鈴薯等),平常可以多選擇糙米、紫米、五穀飯等全穀類,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
  2. 蔬菜:除了綠色蔬菜外,瓜類(黃瓜、絲瓜、冬瓜等)、菇類(金針菇、杏鮑菇等)、筍類(玉米筍、麻竹筍等)、紅蘿蔔、甜椒等都算喔!蔬菜一份約是半碗,每天要吃到至少1.5碗才夠!蔬菜除了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來幫助排便與控制血脂外,同時也含有鈣、鉀、鎂等,可以幫助控制血壓!
  3. 水果:水果一份是一個拳頭,或是切塊約8分滿的家庭食用碗。衛福部建議健康銀髮族一天吃到兩份水果。但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應少吃如荔枝、西瓜、芒果等甜度高的水果,份量也要控制唷。
  4. 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慢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等)常伴隨著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的問題,如果攝取太多飽和脂肪酸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富含飽和脂肪的食物,包括奶油、豬油、牛油、雞油、鴨油等動物油,因此建議外食時,炸雞腿或控肉可以把皮或肥肉去掉,避開油花較多的五花肉、三層肉,選擇油花少的部位。衛福部更建議每天要再加上一份的堅果種子類,堅果(如腰果/杏仁/核桃等)約為0.5-1匙的免洗塑膠湯匙,種子(如芝麻、亞麻籽等)約為2匙的免洗塑膠湯匙。

 水份的攝取與身體運動也是很重要唷;水分基本上是以每公斤體重30cc,50kg就要1500cc水,相當於2-2.5瓶寶特瓶飲用水量。運動可以增加或維持肌力強度與肌肉量,延緩肌少症發生,避免因肌少症造成跌倒、骨折的風險與危害,看電視的時候離開椅子,站起來拉拉筋、抬腿踏步(圖1),或以快走取代散步,都是不錯的選擇。

圖1、平時可多做拉筋運動或已快走取代散步。

民眾可依循衛福部「我的餐盤」(圖2)的建議,配合六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豆魚蛋肉一掌心、菜比水果多一點、飯和蔬菜一樣多、每餐水果拳頭大、堅果種子一茶匙,不僅可做為定量個人每餐攝取的進食量依據外,更可以均衡攝取到六大類食物。

圖2、衛福部「我的餐盤」
CSH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