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西整合醫療科 王婷乙 醫師
減重一直是受大家關注的,不僅為了好看的身材,預防疾病更是主要的目的,但問題是要怎麼長久保持在標準的體態呢?有些人因有良好的運動習慣,所以就算大吃也能維持體態;有些人雖然運動量少,但因有好的飲食習慣,所以也能保持身材。飲食和運動的重要性眾所皆知,雖然網路不乏許多建議,但是許多減重的方法,不盡然適合每一種人,甚至有些過重的情形與疾病有關,因此如果有長期瘦身未果的人,可選擇就醫,由醫師診斷原因,並給予相對應的治療方式。
體重上升的原因多數還是與飲食習慣有關係,吃太多、吃太少都會是引起肥胖的關鍵。生活壓力也是造成過度進食的主因,有些人會透過吃的方式來緩解壓力,造成體重增加。此外,睡眠不足會也會造成肥胖,因體內荷爾蒙的變化,造成過度的進食。除了生活習慣,懷孕及更年期也是造成體重增加的常見原因。另外還有藥物的副作用,尤其是類固醇,過量時造成月亮臉、肥胖、水牛肩、骨質疏鬆、皮膚變薄、水腫等問題。某些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庫欣氏症等,因爲體內激素的失調而導致肥胖。
中醫診斷的肥胖類型
脾虛濕困型:『脾』在中醫泛指消化及水液代謝能力。脾虛就是消化機能及水液代謝的能力較差,臨床表現會有食慾不佳、易腹瀉、四肢容易水腫、疲倦等症狀,在舌頭的表現是舌質淡,舌頭多津,吃到生冷食物時,症狀會加重。整體來說,此類型的患者體力較差,吃一點食物就會很飽,醫師常會聽到患者說:「我的食量很少,但是也都沒有變瘦。」
胃熱痰阻型:『胃』對應到現代醫學,除了涵蓋器官胃,也有腸道的概念。這類患者的飲食習慣是多油、多糖、多辛辣,因此容易有胃食道逆流的情況,也因為腸道鬱熱的關係,而排便習慣不佳,可能多天才排便一次,或是大便較為乾硬難解。另外因為高糖、高油脂的飲食,則易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表現。其他還有舌質較紅、苔黃膩、失眠、脖子兩側痠緊、腳底發熱等問題。」
肝鬱氣滯型:『肝』在中醫方面來說就是能維持人體氣機循環,確保消化系統、免疫系統及神經系統等功能正常運作。『肝鬱』意思就是人體的氣機循環受阻,通常與壓力、情緒有關,可能是來自工作或是家庭方面的問題,因為壓抑情緒而產生許多症狀,如偏頭痛、胸悶、失眠等問題。有些這類型的人,會靠吃來緩和情緒,如果沒有克制,會養成以吃來解決壓力的習慣,而攝取過多的熱量。
中醫如何治療肥胖
肥胖容易引發慢性病,所以減重的目標是預防疾病。109年台灣十大死因中,有8項與肥胖有關,包括第二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此外肥胖也可能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孕症、憂鬱症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疾病。因此注意自己的體重、肌肉量、脂肪量也是預防疾病的好方法。
中醫治療肥胖的方式會建議服用藥物,並搭配埋線針灸或雷射針灸:
中藥調理: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給予相對應的藥物,改善身體內的環境。例如脾虛濕困的人,可以透過藥物促進水液代謝;胃熱痰阻的患者,則可藉由藥物促進排便,並清除血液中的代謝廢物;肝鬱氣滯的人,則可用藥物調暢氣機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