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顎面外科】淺談抗骨質吸收藥物

醫師文章
陳怡孜醫師

文/口腔顎面外科 陳怡孜 主治醫師

<案例>

86歲的女性,因為下排的牙齦腫且傷口無法癒合(圖一),經由家人陪同,在2019年7月至口腔顎面外科門診。據家人敘述,因為阿嬤常喊腰酸,5年前在台北就醫後,醫師就開立了福善美給阿嬤吃。2019年3月因為下排牙齒有點痛,帶阿嬤去台北的牙醫診所看,醫師評估可能是老舊假牙及殘留的蛀牙導致,分別拔除了下排幾顆牙齒後,也做了一副新的假牙。

 圖ㄧ、左下無牙區有齒槽骨暴露,且牙齦紅腫。

2019年5月回骨科門診時,醫師改以施打保骼麗。但這段時間裡,這些已拔除的牙齒,傷口持續有腫痛。經我們檢查,發現下排原本的拔牙區已有明顯齒槽骨暴露且牙齦有大量膿瘍,建議患者先暫緩使用骨質疏鬆的治療藥物,且在感染控制到較穩定後,安排全身麻醉下清除壞死的齒槽骨,後續傷口癒合良好(圖二),也改善了口內感染的問題。

圖二、術後癒合良好。

對於自己長期服用的藥物了解嗎?

 其實很多藥物會影響口腔健康,有些輕微,有些可能不會短時間內出現,比如說口腔乾燥症、牙齦腫大、牙齦出血等,而有些可能會造成較嚴重的表現,甚至需要手術治療來解決,像是顎骨壞死。雖然聽起來很可怕,但大多數這些情況是可以預防的。

而經診斷為骨質疏鬆的患者,醫師會視情況開出雙磷酸鹽類藥物或單株抗體藥物,有的口服藥,有的則是定期回診施打針劑。另外某些癌症會造成骨轉移而導致的病況,包括病理性骨折、骨骼疼痛、高血鈣及脊神經壓迫等,醫師也可能會依情況搭配給予這類的藥物,我們稱它為抗骨質吸收藥物

這類藥物的作用最終都是抑制了蝕骨細胞的活性,降低骨頭重塑作用,所以可減緩骨質流失,促進骨質生成,而對於癌症病人能緩解骨骼疼痛,避免相關併發症。但長時間抑制蝕骨細胞作用後,人體骨頭就無法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尤其是口腔區域,一旦骨頭受傷或感染,修復能力就大大降低,才會有局部性顎骨壞死的不良反應。

聽起來很恐怖,這樣還要用這種藥嗎?

這類藥物的效益仍然大於風險,如果經醫師謹慎評估後認為需要使用此類藥物,做好適當的預防,使用前先至牙科檢查,維護好口腔環境,就可遵照醫囑安心使用。用藥期間民眾若於牙科就診時,要主動告訴牙科醫師正在吃哪些藥,讓醫師可以作處方及治療的參考,避免侵入性的牙科治療。如果不知道藥品的名稱,可以攜帶藥袋或是請牙科醫師查詢雲端藥歷,並且定期牙科回診,讓牙科醫師可以視情況調整治療策略,以降低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可能性。

CSH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