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教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策略

醫事人員文章

是「保護」還是「控制」?別扼殺孩子的獨立與成長

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精神科   林佩怡 臨床心理師

故事一:

23歲大學觀光科畢業的女孩,畢業後找到飲料店的工作,母親告訴她:「飲料店進出的人複雜,這個工作不好!」;接著女孩再到服飾店工作,母親說:「站一天也才幾百塊錢,還不夠你買痠痛貼布,換一個時薪高一點的。」;女孩換到便利商店收銀工作,母親又說:「你是大學畢業生,在便利商店工作太浪費,再找更好的!」;女孩後來在朋友介紹之下到義大利餐廳工作,母親說:「你有同事是輟學生,怕會被帶壞,幫你打聽其他餐廳,你換一家做。」

故事二:

19歲高職餐飲科畢業的男孩選擇夜市拉麵攤的工作,父親說:「年輕人要去闖一闖,但記得要趁機休息,這工作比較累。」;男孩做了一段時間後應徵上有店面的拉麵店外場工作,回到家父親說:「應該是剛開始做,老闆讓你先端盤子,測試你的耐力,你注意安全不要燙到。」;再做了一陣子,恰巧缺一個內場廚師,老闆將男孩調到內場當培訓拉麵師傅,父親告訴他:「哇!很不錯,要開始朝大廚師之路邁進了嗎?我改天有榮幸吃你煮的拉麵嗎?」

兩則故事有何異同?

 故事一的母親和故事二的父親都愛孩子,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勇敢獨立,但一方面擔心孩子吃苦受傷,所以耳提面命地叮嚀,給了孩子很多我們覺得「最好的建議」,如同故事一的母親,有些孩子會覺得父母親碎碎念、甚而感覺不被認同或被批評,親子關係容易緊繃,另有些孩子一旦習慣根據父母親的建議來決定生涯方向,從未自己做決定,也未嘗試自己解決問題,當有一天無法再依據父母親的建議時,這些孩子能夠立刻獨立、相信自己的決定而不迷惘嗎?

 故事二的父親談話之間透露著對孩子的擔心、提醒孩子需要留意危險性,但也反應對孩子選擇的認同與正向支持,除了能以身作則示範樂觀態度以外,無形中也鼓勵孩子要相信自己的決定,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堅定地往目標邁進。

 孩子成長與學習獨立自主的歷程是需要足夠的養分,沒有人能一蹴可幾或是無師自通,而當父母親的又能怎麼做,才可以給予適當的養分,而不致於「過度保護」與「過度控制」呢?

 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羅拉.馬克罕博士(Dr. Laura Markham)在「與孩子的情緒對焦─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一書中(心靈工坊出版)提出三個教養的核心概念: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增加自律、奠定未來獨立的基礎。

  1. 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自我調整
    孩子情緒與行為模式的第一個模仿對象往往是父母,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是否能明辨自己的憤怒是來自於孩子的不順從行為,還是自身無法消化的遷怒?父母給孩子的建議是適合孩子的目標,還是源自於自己的期待或未竟事務?
    因此,教養的第一要件,父母親要有適當的舒壓方式、培養自己的興趣、有其他的生活重心或社交連結,唯有當父母親本身也受到滋養、鼓勵與支持,才能有更多能量當孩子們背後那位穩定提供包容與愛的支持者,孩子也能藉此模仿到穩定情緒與理性處理問題的行為模式,將有助於未來的人際互動適應。
  2. 培育連結
    當孩子能感受到有人是和自己同一國、有人支持與認同,在面對困難時,更能去面對並嘗試解決。與孩子連結的最佳方式就是陪孩子遊戲,試著跟隨他的遊戲步調,不批評與過度指導,請肯定他的努力、支持他所呈現的特殊遊戲力;再者,多花時間和大一點的孩子聊天,創立多元的聊天議題而不要只侷限於功課,多傾聽同理,少批評建議,當孩子和父母能建立穩固的連結時,孩子會更願意與您分享生活、正向看待世界,未來也比較能夠與他人建立穩定的親密關係。
  3. 教導而非控制
    以引導鼓勵的方式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若孩子找不到方法,可利用提問或製造選擇題的方式讓孩子選擇;說教的方式容易減少孩子學習自己解決的機會,無論孩子想的周不周全,仍要肯定他努力的動機,幫助他們更願意嘗試自己去想方法、覺得自己是有能力可處理,而非總是依賴他人協助。
    教養不易,也別過度焦急過去做錯什麼而擔憂無法彌補,只要開始修復、重新與孩子建立連結,給予足夠的支持同理,孩子們還是能被補足能量而勇於面對生活困境、變得更獨立自主!

參考書籍:
徐曉珮(譯)(2020)。與孩子的情緒對焦─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Markham, L., 2012)

CSH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