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八月

用壞了!該換嗎?肝臟移植的術前評估與術後照護

文/肝膽消化外科 黃亭諺專科護理師

  並不是所有只要肝臟疾病就可以換肝,如果肝臟已經受損的很嚴重,或是身體還有其他疾病導致無法負荷手術,或是換肝之後可能會無法控制原本的疾病,就不建議換肝。例如肝癌如果已經轉移到其他部位,即使換肝也沒辦法治癒肝癌,那就沒有必要再冒一個手術的風險來換肝。

那捐肝臟之前要做什麼準備嗎?男生或女生捐贈有差別嗎?

a.血型:雖然血型不合也可以捐贈,但急性肝衰竭的患者仍建議相同血型較好。

O型:可以捐給所有血型

A型:可以捐給A型及AB型

B型:可以捐給B型及AB型

AB型:只能捐給AB型。

b.肝臟健康評估

血液檢查、肝功能檢查:確認捐贈後不會 傷害捐贈者的肝功能。

病毒檢查:如B肝、C肝、愛滋病、梅毒等。肝臟大小、肝臟血管功能檢查

c.其他身體評估

  腎功能檢查,其他重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評估,精神狀態評估等。另外,如果確定要捐贈肝臟,因為是非常大的手術,所以必須要讓自己身體維持在最好的狀態,才能比較安全的進行手術。

  至於要男生、還是女生捐贈的差別不大,主要是看肝臟本身的大小。通常要捐贈到受贈者體重的0.8%以上才會夠用,例如等待移植的人是100公斤,就需要800公克的肝臟;但對於捐贈者來說,最高能夠承受的捐贈大小就是2/3,或是35%,如果不能符合這個大小,就不適合捐贈。而女性的肝臟通常比較小,所以捐贈給男性通常不太夠用,所以需要謹慎評估。

接受捐贈/捐贈手術之後,要多久才能出院?

捐贈的肝臟多久會長回來?

  肝細胞的再生力量很強,在捐贈之後,剩餘的肝細胞會變大,以捐贈2/3個肝臟的成人來說,大約在手術後1個月,剩餘的肝細胞就可以長回原本肝臟80%的體積,6個月後可以回復到原來90%的體積。

接受捐贈/捐贈完之後,該怎麼照顧?需要回診追蹤嗎?

換肝後的存活率?

  換肝手術過程中,患者接受全身麻醉,腹部被打開,整個或部分肝臟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供體肝臟中被需要的部分。手術恢復期長達4個月。患者家庭給予的照顧和健康護理至關重要。而換肝預後的存活率也是病人與家屬所擔心的問題。依目前的肝臟移植成熟技術,術後的1年存活率平均約80%,5年也仍有60~70%,相較於肝硬化及肝癌的的存活率,可說是大幅度提升。

2
八月

轉念

文/器官移植中心 陳儷心 器官移植協調師

  一下兩下三下, 母親的急救畫面成為無止境的夢靨久久無法釋懷,卻也因這可怕的夢靨,自己成為了一名護理人員,甚至一名器官移殖協調師,這轉念來自母親的最後一面,給自己的影響。

  二十幾年前DNR稱為放棄急救書,顧名思義就是放棄任何醫療行為,那場意外讓全家陷入困境,低迷的氛圍蔓延在爸爸與舅舅之間,更沒有想到原來做放棄急救的決定是如此艱辛;只記得父親和舅舅為了決定簽立放棄急救書一事,彼此都快打起來,舅舅希望將母親送到北部醫院搶救,而父親覺得母親的狀況不適合轉院,怕在北上的路程中,在救護車上離開,後來父親及舅舅將這個決定權交給懵懂無知的我,自己最後選擇了放棄急救,若可以重新做選擇,我依舊還是會選擇放棄。

  過去在臨床總是看到家屬甚至病人立場不同而互相產生矛盾或遺憾,當時就在想,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決定自己的醫療方向或者身後事,畢竟二十幾年後DNR已經和過去不同。

  作為一名器官移殖協調師,每個月初到月終皆是極度失眠的狀態,部分人眼裡是業績、是禿鷹搶食行為,卻是自己兩年來的生活,為了犧牲奉獻的一種使命感,協助不同樣貌的人及家庭,如果沒有踏上這職位從來不明白,身為醫療人與家屬是多麼難。

  器官移植是將個體某一器官整體或部分地轉移到另一個體的過程。國內器官捐贈有兩種。一是活體移植:指健康成人將身上的器官或器官的部分,捐贈移植給另一個人,依法律規定這人可以是有血緣關係的五等血親,或是有婚姻關係的配偶。二是大愛器官:依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規定,醫師自屍體摘取器官施行移植手術,必須在器官捐贈者經其診治醫師判定病人死亡後為之。

  現階段協調師的年齡及想法有極大的落差,平均兩到三年才能出現一個對這份工作充滿熱誠及犧牲奉獻的人選,協調師需要:與急重症醫師保持良好默契、24小時手機絕對暢通、聯絡院際器官移植分配、考驗體力的耗時捐贈手術,而「什麼時候是開口討論器官捐贈的時機?」這問題始終考驗著每位協調師,長期處於高壓下,始終無法留住人才,奉獻與熱誠會有消失殆盡的時候,而這小圈圈內的人,卻常被遺忘且不被認可。

  當在加護病房內病人血壓在掉、家屬聯絡不上、主責護理師忙著抽血、專科護理師協助與主治醫師聯繫確認開立醫囑、社工師協助提供病人家屬社會資源協助,掛上『器官捐贈』後臨床照護者、家屬、移植受贈者,瞬間考驗每個人的臨床應變,一個器官捐贈案能促成,背後的功臣不是單單一句謝謝,能表達自己內心的悸動。

11
七月

糖尿病足部潰傷的「照護」與「預防」

文/整型外科 吳琳雅傷口護理師

  糖尿病是全球殺手。依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2021年最新數據統計,全球79億人口中就有高達5.37億的人口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病人終其一生發生足部潰瘍的機率約為25%,不只影響個人的日常生活,也造成龐大經濟負擔,因此足部潰瘍傷口的照護問題,成為糖尿病病患不可忽視的一環。

  糖尿病病人血糖如果沒有控制好,將導致感覺神經敏感度下降,即便足部出現傷口也沒有痛覺,警覺性因此而降低。門診中時常遇到病患疏於照護傷口,而錯失黃金治療時間的案例,例如以為使用草藥包紮傷口就能自行癒合,卻沒想到越發嚴重,傷口嚴重感染、壞死,甚至需要截肢才能保命。然而截肢對於病患來說是身心靈的一大衝擊,即便裝了義肢,很可能因為身心像改變、活動受限,而整個人變得抑鬱寡歡。

  「傷口好可怕,我該怎麼辦?」、「我的傷口都好不了,會不會截肢?」,這些都是門診中,糖尿病足部潰瘍病人最常提出的問題。面對糖尿病足部潰瘍,最根本的其實就是從預防及衛教開始做起。糖尿病病人需維持良好的血糖狀態,且留意日常生活中引起足部潰瘍的危險因子,例如避免光腳走路、過度修剪指甲、穿著不適合的鞋具、接觸過燙的熱水等。每日應檢視雙腳是否有新增傷口、避免菸酒,且亦患有高血壓、高血脂與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的病患,都應定期追蹤,對於糖尿病足部潰瘍的預防,皆有正面效果。

【糖尿病足部潰瘍傷口照護案例分享】

  賴先生,54歲,診斷為第2型糖尿病多年,合併有高血壓及末期腎臟疾病規則洗腎治療,右足背因健走後出現小傷口,伴隨紅腫熱痛情形就醫。

  個案經診斷,其右足背因蜂窩性組織炎情形入院治療,經過整形外科陳主任控制感染及清創手術後,傷口乾淨進入生長階段。然而,個案在術後的癒合過程中仍需面臨許多挑戰,需克服害怕看到大面積傷口及肌腱暴露的情形,且因本身血糖控制不佳及長期洗腎因素,仍可能面臨需截肢的風險。

  身為傷口護理師,希望透過適當的照護策略及敷料幫助個案促進傷口癒合,也藉此宣導傷口及足部清潔的重要性。依照「TIME」的傷口照護準則 (表一) (註一) 評估個案傷口狀況,傷口組織可用紅、黃、黑三種顏色來代表其病理變化,紅色傷口代表乾淨且健康的肉芽組織;黃色傷口代表傷口有滲液出現,此時傷口會產生黃綠色膿液且帶有味道,可能是發炎或感染的現象;黑色傷口則代表傷口呈現壞死的情形。

  本案運用銀離子纖維抗菌敷料於傷口床上,不只能達到抗菌的效果,亦能吸收滲液,維持傷口濕潤平衡,促進肉芽組織生長,過度潮濕或過度乾燥皆會影響復原狀況,所以患有糖尿病的人都要特別留意才行。此外,營養也是照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手術復原期可多攝取高蛋白,例如:搭配個案喜歡的蒸蛋、牛肉、魚肉、高蛋白營養品,經由多管齊下的照護,最終傷口妥善癒合,個案也高興地表示:「如果沒有你們團隊的幫忙,我的腳早就保不住了!」。

  過程中我們應用了傷口床準備的照護原則「TIME」( 表一 )並擬定計畫( 表二 ),促進血液循環及確保清創術後的傷口穩定,運用現代傷口敷料並配合營養補充,成功改善病人生活品質,免於截肢風險,當然最重要的是後續的衛教指導,一旦發現足部傷口,應立即尋求專業的處置,以免錯過治療時機。

註一 : 「TIME」的傷口照護準則 :傷口床準備概念是由Dr.Schultz於 2002年提出,對於臨床上慢性且久未癒合的傷口,其病理變化的評估準則,分別由四個英文字母TIME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