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孩
文/彭芷瑜 說是「歷歷在目」太過矯情,只是我還記得。那天是星期四,我已經在病床上躺平,看了一週的天花板,黃醫師結束上午門診之後來查房。 我:我快不行了! 黃醫師:那…今天來生? 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梳妝打扮之後的帥氣模樣 於是,這個男孩在中山醫大附醫核Read More…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文/彭芷瑜 說是「歷歷在目」太過矯情,只是我還記得。那天是星期四,我已經在病床上躺平,看了一週的天花板,黃醫師結束上午門診之後來查房。 我:我快不行了! 黃醫師:那…今天來生? 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梳妝打扮之後的帥氣模樣 於是,這個男孩在中山醫大附醫核Read More…
文/林家揚醫師 我是一個醫師,一個在中山附醫工作的醫師。我也是一個父親,一個有一男一女的雙寶爸。兩個小孩從小就在我與老婆的對話中建立了對中山的認識。是的,我老婆也是在中山附醫工作的醫師。 每次開車經過建國北路,孩子們就對著窗外中山附醫斗大的綠色招牌呼喊著:「Read More…
文/微笑的黃金 我們家哥哥是Waardenburg syndrome type2罕病的小孩,現在1歲7個月大,他金髮越來越明顯,當中還混有幾根挑染的黑髮,因為太獨特了,我覺得路上的人實在很難不注意到他。 去年7月接受人工耳蝸(電子耳)手術後,認識了聽力室的夥伴們,幫助哥哥調整電子耳的模式,盡可能讓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