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口腔癌死亡率40年激增四倍

醫療資訊

男性口腔癌死亡率40年激增四倍

更新日期:2010/07/27

中山醫大公衛系副教授廖勇柏,今天(27號)發表台灣近40年來「口腔癌死亡率發展趨勢」,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男性口腔癌死亡率,40年激增四倍。死亡率最高的前五名縣市,分別是台東縣,雲林縣,彰化縣,花蓮縣,高雄縣。八成患者有抽煙喝酒吃檳榔習慣,提醒民眾,如果口腔潰瘍超過兩週沒有痊癒,一定要就醫。

中山醫學大學公衛系副教授廖勇柏,首度公開近40年,台灣地區口腔癌的死亡趨勢研究,這項根據衛生署國建局每年口腔癌死亡者所屬地區,與人數統計數據發現,台灣男性口腔癌死亡率,從1971~1980年間,每十萬人只有3.08人死亡,到2001~2009年,男性口腔癌死亡率,增到每十萬人,有13.31人,死亡率暴增四倍,但女性死亡率則從每十萬人1.18人,緩步上揚到近十年的每十萬人3.08人,沒有明顯增加趨勢。至於口腔癌死亡率最高的縣市則分布在中南部與東部,死亡率最高的前五名縣市,分別是台東縣,雲林縣,彰化縣,花蓮縣,高雄縣。

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中心口腔外科醫師蔡樂霖,則以臨床十年經驗分析,口腔癌就醫民眾,從一般好發年齡50~60歲降到40~50歲,就醫者中,八成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習慣。蔡樂霖說,目前國內發表口腔癌致病原因中,檳榔中的檳榔鹼與黃樟素,實驗證明會致癌,提醒民眾如果口腔出現潰瘍超過兩週沒有痊癒、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硬塊或紅斑、白斑,都應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一到三期,存活率仍可達60%~85%,口腔癌四期,如果可以手術,存活率也達50%以上,把握治療先機,就有治癒機會。

寇世菁 採訪報導

男口腔癌死亡率 38年來激增4倍

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 2010.07.28

國內學者研究發現,從民國60年至98年,短短38年間,台灣男性口腔癌死亡率已激增為4倍,男性死亡率居高不下,但女性死亡率在這段時間卻無太大變化,顯示台灣男性仍缺乏防治口腔癌的觀念及警覺性!

中山醫學大學公衛系暨研究所副教授廖勇柏表示,以縣市分析來看,最近10年,前6名口腔癌死亡比率,依序是台東、雲林、彰化、花蓮、高雄縣、屏東,第一名的台東從10年前的每10萬人5.72人,在民國98年飆到24人;連全台口腔癌死亡率排名最後的台北市,死亡人數比率也從10年前的每10萬人1.89人,躍升為6.76人,一樣呈倍數成長。

廖勇柏指出,根據男性口腔癌死亡率的長期趨勢分析顯示,台灣男性口腔癌的死亡率不斷攀升,高死亡率分佈地區已從早期只零星分佈在雲、彰及東南沿海地區,擴及整個南台灣。

他分析,從民國80年開始,男性口腔癌高死亡率的鄉鎮不斷向外擴大增加,短短20年內,整個南台灣均淪陷為高危險地區,此趨勢仍持續往北擴散中。

中山牙科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蔡樂霖昨天表示,到該院就診的病患中,有高達8成的口腔癌患者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的習慣。

他提醒民眾,若口腔出現超過2週仍不癒合的潰瘍(嘴破)、硬塊、紅斑或疣狀增生物時,應立即就醫檢查。

近40年男性口腔癌死亡率 增四倍

2010/07/27 16:21  記者陳金旺台中報導

中山醫學大學公衛系暨研究所副教授廖勇柏,昨天公開近 40年來台灣地區口腔癌的死亡趨勢,指從民國 60年至 98年間,台灣男性口腔癌死亡率已激增為 4倍,但女性死亡率則無太大變化。另外,根據「口腔病理學及口腔內科學雜誌」的報告顯示,若患者有抽菸、喝酒、吃檳榔,其罹口腔癌機會是一般人的 123倍。醫師吳伯璋呼籲,當口腔出現難癒合之潰瘍、白紅斑或疣狀增生物時,應立即接受治療,以免拖過口腔癌治療黃金期。

廖勇柏副教授根據男性口腔癌死亡率分析指出,高死亡率地區已從早期只零星分布在雲彰及東南沿海地區擴及到整個南台灣,其中雲林、彰化、高雄、屏東及花東地區最為嚴重。尤其短短 20年內,整個南台灣已淪陷為高危險地區,而且這樣的趨勢持續往北擴散。

廖勇柏說,台灣口腔癌趨勢調查是依據死亡者的戶籍地做統計,資料由衛生署提供,為了讓統計數據搭配動態圖形,與研究團隊利用 IPTS統計指標搭配 GIS地理資訊系統繪製癌症時空地圖,讓人可輕易透過動態圖看出口腔癌死亡率的歷年變化,其中男性對於口腔癌的控制及預防仍未有足夠的知識及警覺性。

中山牙科蔡樂霖醫師表示,來院就診的病患中,高達 8成的口腔癌患者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的習慣。他呼籲民眾口腔出現超過兩週仍不癒合的潰瘍(嘴破)、硬塊、白紅斑或疣狀增生物時,應立即至醫院接受檢查,讓可能是口腔癌或早期口腔癌前病變的病灶即刻受到控制。

吳伯璋醫師則表示,該院患者多來自中彰雲嘉南投等縣市,年齡層有不斷下降的趨勢,部分病患來院時已為口腔癌 2或 3期,須以手術治療,嚴重者甚至要搭配術後放射性及化學性治療才能控制口腔癌細胞。口腔癌除了造成口腔、顏面部組織缺損,以

及飲食、言語等功能障礙外,外觀及牙齒咬合也會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