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11歲林姓男童是學校短跑健將,但去年3月起進行暖身運動時就發現右腳膝蓋會疼痛,到住家附近診所檢查並治療,發現男童有長短腳的情況,右腳比左腳長2.5公分,醫師建議左腳訂製一個鞋墊舒緩長短腳造成走路與運動的不舒服,沒想到右膝疼痛越來越嚴重,去年7月轉診到中山附醫就醫,才發現男童是因為長期站姿不良導致「功能性長短腳」,經過矯正站姿與加強右腳的肌力,一個月後男童不再有長短腳狀況,男童不但重回田徑場,這個月回診還開心分享短跑成績更從原本跑百米16秒加快為14秒,感謝醫護人員的幫忙。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醫師楊哲魁說,男童到院時,外觀測量左右腳長度的確差了2.5公分,但是X光檢查卻發現男童骨盆兩側對稱,雙腳脛骨、股骨也都一樣長,反而是左腳穿上墊高鞋墊後讓身體傾斜更嚴重,推論男童是因為長時間習慣將身體重量集中在左腳造成長短腳,男童也因為右膝長時間被迫彎曲緊繃肌肉走路嚴重疼痛 , 被迫休兵無法上田徑場練跑與比賽。
楊哲魁醫師說,男童因長期習慣性用左腳站立,導致骨盆歪斜到左邊,右腳為了取得平衡,只好彎曲膝蓋讓左右腳等長平衡好走路,長期下來,右腳長期彎曲導致肌肉緊繃無法伸直,出現右腳看起來比左腳長的狀況,所以幫男童進行復健治療時,首先就是讓男童側躺,拉直右腳大腿到小腿肌肉,進行右大腿肌肉伸展並逐步讓膝蓋拉直,接著訓練雙腿平衡與肌肉力量,讓男童逐漸恢復正常身形,骨盆不再歪斜。
幸好經過復健師幫男童加強右腳的伸展動作與雙肌肉力量,一個月後男童的左右腳長度已經恢復正常,男童重回田徑場,不但可以天天正常練習最愛的短跑,成績還大大進步,這個月回診追蹤開心跟醫師分享「百米成績從16秒進步到14秒,謝謝醫師叔叔復健姐姐幫忙!」
楊哲魁醫師表示,青少年長短腳大多發生在青春期骨骼尚未發育之時,除了因為先天骨骼發育異常或外傷骨折造成「結構型長短腳」,大多數是因為長時間駝背、翹腳、站「三七步(身體重心集中在單隻腳上)」造成姿勢不良造成的「功能性長短腳」。
楊醫師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家中孩子突然出現肩膀或身體歪斜、走路長短腳、膝蓋疼痛等症狀超過2周以上,經過治療未改善就要就醫進一步檢查,「及早發現正確的病因並且接受治療很重要,否則長期長短腳恐會造成脊椎側彎,影響骨骼生長發育,增加治療困難度。」
因為姿勢不良導致長短腳是長期養成的習慣,為了怕復發,中山附醫物理治療師吳美潔也建議每天進行預防長短腳運動,建議雙腳站直站平,雙手向上拉高延伸維持20秒,每天早晚進行6~8次,加強身體姿勢正確預防姿勢不當造成長短腳或脊椎側彎復發。(曾雪蒨/台中報導)
相關新聞報導:自由時報、聯合新聞網、中國時報、蘋果日報、國立教育廣播電台、中國廣播公司、好醫師新聞網、焦點時報、更生日報、兩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