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6/05/03 15:20
張姓農婦治療靜脈曲張前雙腿紅腫情況。翻攝
64歲種梨張姓農婦平時忙於農務,每天站著施肥、套袋、採果,站立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去年底突然雙腿大腿紅腫、小腿變硬還反紫黑色,走路還會悶痛,就醫後發現是靜脈曲張導致硬化性脂層炎,經注射硬化劑治療,並穿著二周彈性襪,今張婦出席記者會時走路平穩,開心說:「現在走再多路都不痛了」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林子鈞說,靜脈曲張的形成是因為雙下肢靜脈的瓣膜缺損,導致應該往上回流的靜脈血往下逆流造成,張婦除了靜脈曲張問題,也因其體重過重,本身血液循環不佳,導致病況更嚴重,幸好及時就醫並治療,否則恐因長期下肢浮腫導致潰瘍性傷口,併發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敗血症。
林子均說,臨床上除了家族性的遺傳體質,經常久站或久坐的櫃姐、老師、護士等都是靜脈曲張常見的職業類別,「過去靜脈曲張只能藉由手術切除問題靜脈,現在則可藉由注射硬化劑或雷射等非手術性治療解決。」。
林子均表示,靜脈曲張經治療的患者再復發率只有一成,「只要久站或久坐一段時間就運動雙腳,並穿壓力襪或晚上睡覺時雙腳抬高保養,就可遇防再復發。」(曾雪蒨/台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