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中山醫學大學副校長兼肺癌診治研究中心張基晟主任醫師。
在此疫情衝擊下,網銀基金會除了推動社會弱勢濟助方案,啟動免費供餐計畫,也重視到罹癌病患的醫療與照顧,捐款壹佰萬元至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助肺癌診治研究中心推動「疫起相挺 偕力抗癌」肺癌基因檢測補助專案,幫助受疫情影響的經濟弱勢罹癌患者獲得更加優質、有效的醫療照護。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的發展及重要性
中山醫學大學副校長同時也是肺癌診治研究中心張基晟主任表示,次世代的基因定序隨著科技的發展,為癌症基因檢測的趨勢。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更是精準治療的經典範例,目前基因的檢測價格仍昂貴,健保資源補助仍有限,不是所有的檢測或治療都有給付。期盼藉由此補助專案,減輕病患治療負擔,接受基因定序檢測,為抗癌治療增添助力。
特殊標靶藥物問世 罕見基因病友可望受惠
根據基因變異情形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在治療過程中若出現抗藥性或病程有變化時也可再次進行分析,找出新發生的基因異常,再選擇適當的療法,若是有相符合的基因可以參加藥物臨床試驗或是申請恩慈療法,會讓治療更多選擇性、嘉惠更多患者。
病友陳小姐(化名)不菸不酒,因咳喘3周未見改善,就醫後確診肺腺癌末期並轉移到骨頭,已經歷過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在這次專案補助下檢驗出不同的罕見基因,得以用專案進口方式申請恩慈療法藥物使用,接受治療後狀況明顯改善,恢復日常生活及喜愛的休閒活動。
張基晟主任呼籲肺癌症狀不明顯,等到喘咳、咳血、骨頭痛、單側肢體無力,發現時多為晚期。肺癌危險因子包括抽菸、空汙、石棉、氡氣、有肺癌家族史等等,建議有高風險族群55歲、有家族史可以提早在50歲接受低劑量斷層掃描,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針對非小細胞肺癌,腫瘤的次世代基因定序及免疫PD-L1檢測在病患治療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其中的肺腺癌,或是沒有抽菸非小細胞肺癌,基因定序檢測應該是常常要想到的一個重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