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七月

COVID 19疫情下 ,肺癌病人的因應之道

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核醫15樓胸腔內科病房 鄭哲融 主任
肺癌診治研究中心主治醫師

胸腔內科 鄭哲融 醫師

罹患COVID-19之臨床表現,主要包含:發燒、倦怠、乾咳、呼吸困難,約三分之一患者有呼吸急促的症狀。其他症狀包括:食慾差、肌肉痛、喉嚨痛、頭痛、腹瀉等,臨床表現與肺癌惡化或藥物副作用容易會搞混,因此接觸史和高風險族群就要事先告知臨床醫師。

因應COVID-19疫情的關係,癌症病人若罹患COVID-19約50%轉重症,會增加約10~20%死亡率,且癌症診斷初期死亡風險較高,因此這些族群更要接受疫苗的保護。

目前市面上的疫苗:包含mRNA疫苗(輝瑞/BNT疫苗、莫德納/Moderna疫苗)、完全不含活病毒和腺病毒載體疫苗(AstraZeneca/AZ疫苗),保護力約在打完第一劑約2~3週後出現,等接受完整兩劑注射,則更具有完整的保護力。

疫苗作用在癌症患者效果較弱,但仍有相當程度的保護力。對免疫治療患者,藥物可以增加免疫力,就疫苗而言,不會造成更多疫苗的後遺症。而肺癌病人對於施打疫苗後引發的血栓、及疫苗誘導的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的疑慮,其實施打疫苗不會造成更多風險,反而本身既有的慢性疾病,或是癌症所造成的風險更高於接受COVID-19疫苗施打。

但在接種AZ疫苗後,如有出現以下症狀:呼吸急促、胸痛、下肢腫脹、持續腹痛、神經學症狀(如持續頭痛或複視)、注射部位以外的皮膚出現出血點,應該立即尋求醫療協助。

此外,預備施打疫苗的患者,而且之後要開刀,建議疫苗注射於開刀部位的對側。因為施打疫苗後會有「暫時性」局部淋巴腫大,因此建議電腦斷層或正子掃描等腫瘤評估時程也盡量安排在施打後4~6週再檢查,以免誤當成腫瘤轉移。

而預備接種莫德納疫苗或BNT疫苗者,之後若要接種不活化疫苗(如肺炎鏈球菌疫苗)需間隔14天;AZ疫苗和其他活性減毒疫苗(如帶狀皰疹病毒疫苗)需間隔28天;其他疫苗則至少間隔14天。

不久前,盛傳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替代COVID-19疫苗,其實對肺癌病友們來說,是建議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來避免嚴重的肺炎鏈球菌感染,而不是以此避免COVID-19感染。如果已經施打COVID-19疫苗者,建議在第二劑施打完後14天再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如果尚未接種COVID-19疫苗者,可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14天後再施打COVID-19疫苗。

30
七月

該做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嗎

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胸腔腫瘤科 陳焜結 主任
肺癌診治研究中心 主治醫師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原因的首位,在台灣也是癌症致死的第一名。肺癌高致死率的原因之一是肺癌很難早期發現。根據本院的統計第一期肺癌病患手術治療的5年存活率約95%,幾乎是可以被治癒的。但肺癌很難靠臨床症狀來早期發現。事實上,早期肺癌的病人幾乎都沒有症狀,而臨床上有症狀的病人卻多數是晚期的。因此,要降低肺癌死亡率,除了避免危險因子(如戒菸)之外,發展出能在肺癌早期階段就能篩檢出來的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以往曾用胸部X光檢查或痰液細胞學篩檢的方式,已被證實無法在肺癌可被治癒早期的階段診斷出肺癌。近年來,因為放射影像技術進展快速,篩檢早期肺癌的技術已不是問題。在抽菸高危險族群中,使用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篩檢,在適當的處置下,至少可以降低20%肺癌造成的死亡。

哪些人該做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

在台灣,重度吸菸者或有肺癌家族病史者是罹患肺癌高風險族群,建議在50歲至80歲無症狀的民眾考慮做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至於,其他肺癌風險的危險因子包括慢性肺部病史,暴露於氡氣環境,或特定職場環境工作者可以與醫師討論進行篩檢。

肺結節是肺癌嗎?

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是非常敏感的檢查,良性或惡性的結節都會被偵測到。一般正常人接受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約有30%至50%會發現肺結節,但絕大部分並不是肺癌。專業醫師會根據結節大小、形狀、濃度性質及病患病史來做判斷,決定追蹤時程或手術治療。

30
七月

中西合併治療肺癌提升存活率

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中西整合醫療科  陳柏谷  主治醫師

根據大數據分析中西醫合併治療肺癌,可增加患者存活率,減少癌症復發、轉移機率。癌症患者在治療當中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在放化療後遇到一些副作用,例如:皮疹、疲倦手腳麻、口腔潰瘍、腹瀉等副作用,是否能夠接受中醫治療?吃中藥會不會讓腫瘤變大、增加轉移的機率?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在2017年利用健保資料庫收集西元2000年~2009年,30歲以上首次診斷為氣管、支氣管及肺之惡性腫瘤的病患,在追蹤期間死亡的患者有91,183人,其中未服用中藥者總死亡率為36.5%,有服用中藥者總死亡率為24.1%;患者在接受中西醫合併治療後,可降低32%因各種併發症導致的死亡,且可增加14-19%的存活率,研究顯示風險比率(Hazard Ratio)較高的族群有:年長者、男性及未服用中藥者。對於改善生存率最有效的處方有:清燥救肺湯、甘露飲、真人活命飲。這個統計結果顯示中醫治療可以抑制腫瘤增生、促進腫瘤細胞凋亡,避免腫瘤變大或轉移。

 另外,高雄長庚醫院在去年也發表一篇針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醫輔助治療的系統性回顧及統合分析(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hineseherbal medicine as adjuvant treatment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patients),它們從pubmed等7個文獻數據庫中搜尋,條件設定為第三到第四期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實驗組為中藥合併鉑類化療,對照組僅使用鉑類化療,中藥劑型不限湯劑、粉劑或丸劑,主要評量指標為客觀緩解率(Objective respose rate)、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存活期中位數(Median survival time)、疾病無進展存活期中位數(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一年存活率(1-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統計結果顯示中藥合併鉑類化療可增加以上指標。

 本院目前針對肺癌患者常見的疲倦、呼吸喘促、痰多、咳血等症狀合併中醫治療皆有不錯的療效,因肺癌化療藥物造成的皮膚問題服用中藥後也有大幅改善,除了服用中藥以外,使用非侵入性的雷射針灸改善患者疲倦的問題也有相當不錯的效果,若有以上症狀歡迎洽詢中西整合醫療科。

參考文獻:

  1. Yueh‑Hsiang Liao, Chia‑Ing Li, Cheng‑Chieh Lin, Jaung‑Geng Lin, Jen‑Huai Chiang, Tsai‑Chung Li: 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adjunctive therapy improves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17 Dec; 143(12):2425-2435. doi: 10.1007/s00432-017-2491-6. Epub 2017 Aug 12
  • Li-Chi Wang, Yong-Yuan Chang, I-Chen Lee, Heng-Chun Kuo, Ming-Yen Tsai: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s adjuvant treatment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cancer patients,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Volume 52, August 2020, 10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