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疫情下駐吐瓦魯協調工作經驗

台灣醫療計畫 駐吐瓦魯護理師 柏漱娟

  吐瓦魯國是一南太平洋島國,台灣邦交國之一,相距台灣有7000公里之遠,需經3至4次轉機才可抵達首都富納富提。對筆者來說,之前有在吐瓦魯兩年國際志工的經驗,此段旅程不是第一次,再次體驗異鄉生活與工作挑戰。

  從2019年底,接受中山附醫國際醫療中心應聘,任2020年至2021年駐吐醫療協調人一職。工作範疇有別以往在吐國的志工經驗,以執行「台灣醫療計畫」為主軸,是橫跨不同領域與國家間的醫衛合作計畫。此期間,了解駐在國文化與習慣是影響計畫執行的絕對因素,引領筆者思考人事物,分析利弊,研擬執行方向與時間規劃。這兩年遇到COVID-19國際疫情,吐瓦魯關閉國境,迄今已逾兩年,各國檢疫隔離政策,影響台灣的海外人力派遣,因此修正計畫執行,以遠距支援取代過往。

  吐國是慢性病高罹病率國家,具染疫高風險,成為吐國政府與衛生部防疫政策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首都瑪格麗特公主醫院(中央醫院),透過友善國家協助,因應疫情,規劃增加醫療相關設備。因此,協調人成為吐瓦魯國中央醫院與台灣駐吐國大使館間的溝通橋樑,協助了解駐地醫院現況,提供中山附醫國際醫療中心、台灣大使館與外交部參考。

  從國際志工到駐地協調人,看到吐瓦魯政府設施改變,而民眾的食衣住行一如往常進行著。在店家販售商品,不難發現多數食物需仰賴斐濟或澳洲進口,以罐頭或冷凍食物為主,物價相對高,選擇性也少,鹽醃牛肉及油漬魚罐頭是架上不可或缺商品。在吐國一度祭出Sin Food政策,調整稅率,此類罐頭價格飆漲二至三倍之多,卻仍未讓它銷聲匿跡,因消費者市場需求依然存在。販售原物料中,以麵粉、米、糖、鹽、醬油、奶油、沙拉油、羊肉、雞肉、洋蔥、馬鈴薯、芋頭、樹薯居多,是當地居家料理必備食材。受收入所得限制,當地人經常購買低價食物,因此,當地民眾多攝取高鹽、高糖、高油脂食物,例如麵包、蛋糕、油炸或淋巧克力醬甜甜圈、炸雞、炸薯條、烤羊肉或雞肉等。加上,當地民眾一日多餐且食量大,熱量攝取過多,增加罹患慢性病風險,如高血壓及糖尿病。


圖1:油炸甜甜圈淋巧克力醬。圖2:用糖︑奶粉、煉乳、椰蜜製成的Snowball。圖3:Vico(含椰蜜)。

  隨著民眾代步工具,摩托車及汽車數量增加,地面揚塵機率增加,空氣品質或多或少也受到影響。氣候變遷,天氣變化大,有時滂泊大雨,有時氣溫炎熱,僅少數上班族選擇以走路取代騎乘。傍晚時段,機場跑道成為民眾身體活動主要地點空間,以球類運動為主。在衛生政策宣導下,訂定每週五下午三點後,為吐國政府各部門之運動時段,依據相關計畫目的,安排活動主題,鼓勵部門員工參與,提高身體活動機會,有時也會依經費提供餐食或參與者自備食物,在熱量消耗與攝取間拔河,以攝取過多為常見勝利方。

圖4:當地以椰葉製作盤籃置放食物,是一宴請貴賓方式有吃有得帶走,因為整籃都是該貴賓所有

  從餐食選擇性與飲食型態,肥胖成為吐國健康議題是其來有自,而社區式衛教宣導推廣,進行多年,對飲食習慣影響似乎有限。刺激協調人換位思考,每個人肥胖原因不盡相同,減重也需要個別化,因此我們便有了推行減重門診的構想。

  疫情對當地民眾來說,是陌生的,有著恐懼與不安,公共衛生教育宣導,是必要且須持續進行,亦是協調人與公衛部門重要合作項目。過往,依據不同對象,研擬不同主題,進行社區民眾衛教宣導。另考量外島民眾需求,協調人首次嘗試製作宣導短片,與當地健康促進小組合作,從英語到吐瓦魯語,上傳吐國衛生部的臉書,外島民眾得以同步取得相關訊息。隨著時代潮流,網路自學,雙方合作與學習,展現另類風格,寓教於樂,達到衛教宣導目的。另一方面,當地醫事人員無法如期出國,接受訓練,由中山附醫提供遠距課程與視訊諮詢會診,提供更新知識訊息,分享台灣經驗,雙向溝通,達到維持臨床學習與病人照護品質目的。台灣醫療E化,對疫情管控產生極大影響,讓吐國醫事相關人員感受到E化好處,催生了醫療資訊系統外展構想。在中山資訊團隊的指導下,從最初「有夢最美」,視訊溝通討論可行性,刺激腦神經的資訊用語,資訊好手的塗鴉指點,確認防火牆位置先後,各線路接點,到遠端操作協助完成外展至島南、島北的衛生室,當下「我們真的做到了」,有著一份振奮人心的喜悅,這樣的成果就是我們最好的聖誕節禮物。

  這趟旅程中,有著中山國際醫療中心與中山附醫支持,一路相挺,協助連繫安排,與各部科室合作,透過視訊討論與協助,完成遠距任務,包括減重門診、住診諮詢、臨床教學、醫療資訊系統外展。透過遠距合作模式,展現醫療外交,讓吐瓦魯國民眾感受台灣友善力量,因為需要,台灣一直都在,有您們真好。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