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復發性鼻竇炎 3D立體定位導航(Navigation)微創手術快狠準

醫師文章

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耳鼻喉頭頸外科 黃承楨 主治醫師

鼻塞為耳鼻喉科門診相當常見的症狀,鑑別診斷包含鼻中膈(隔)彎曲、下鼻甲肥大(厚)、鼻竇炎、鼻息肉、鼻腔或鼻咽腫瘤等等。慢性鼻竇炎盛行率高達20%,四大症狀除了鼻塞外,還有黃鼻涕、嗅覺不良及臉部脹痛感。民眾如果有此四大症狀的2種以上,且時間超過3個月,就必須懷疑慢性鼻竇炎的可能性。

鼻竇是位在眼睛及鼻腔周圍的氣化空腔。主要功能是減輕頭骨重量,共鳴及保護作用。人類具有四對鼻竇,分別是額竇、篩竇、上頷竇及蝶竇。鼻竇如果遭受細菌、黴菌、空氣汙染或牙齒感染等刺激,使鼻竇黏膜反覆發炎,就叫做鼻竇炎。如果鼻竇長期處在發炎感染狀態下,鼻息肉就有生成的可能。鼻竇炎一般可以嘗試藥物治療,例如鼻用類固醇噴劑、鼻部沖洗或抗生素等等。但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好,部分患者就必須接受手術治療。

慢性鼻竇炎診斷的2大黃金工具為:(1)鼻竇內視鏡、(2)鼻竇電腦斷層。鼻竇內視鏡底下,常常可以見到鼻息肉增生合併大量黃鼻涕。鼻竇電腦斷層可顯示各個鼻竇的發炎程度及鼻竇開口阻塞的情況。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標準治療方式為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簡稱FESS),一般可以治癒8-9成患者。原理是利用內視鏡搭配微創旋轉刀,將病變的組織如鼻息肉、肥大骨頭移除,打開阻塞的鼻竇開口,恢復鼻竇纖毛功能。然而,其中有20%的患者會復發,而復發患者中約20%需要第2次,甚至第3次以上的手術。

由於第1次手術後,正常鼻竇的結構會被破壞,於是第2次手術時,醫師就容易迷路在複雜的鼻竇結構中。傳統內視鏡手術因為是2D平面視野,手術清除範圍就相對來的保守,特別是在靠近眼睛或顱底的位置,造成治療效果大打折扣。猶如人會迷路,就有車用導航的發明。3D立體定位導航系統,就是讓醫師不會迷路在複雜的鼻竇中。

2002年,美國耳鼻喉醫學會就已經提出,3D立體定位導航系統的重要性及適應症。適應症包含鼻腔內腫瘤切除、復發性鼻竇炎、全鼻竇鼻息肉增生、鼻竇炎眼睛或腦部併發症等。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光學式或磁導式定位導航系統,已經成為臨床鼻竇炎內視鏡微創手術最重要的幫手。

導航定位原理是將病患術前電腦斷層影像上傳至導航系統,術中利用光學或磁力定位,藉由病人頭戴上感應器束帶及發射器,就能建立個人即時(real-time)3D立體影像的個人『鼻竇地圖』。藉由個人化的鼻竇地圖,將鼻息肉及發炎組織清楚定位(誤差範圍僅1~2mm),精準切除鼻息肉,保留正常鼻竇黏膜組織。此外,醫師在術前及術中規劃手術路徑,避開重要的器官像是眼睛跟顱底,就可以避免傷及重要的中樞神經組織,增加治療成功率及安全性,以及降低術後出血量及疼痛感。3D立體定位導航系統目前已納入健保給付範圍,患者不需要額外自費。

CSH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