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四月

認識先天性心臟病—心病也需對症下藥掌握五大照護原則

文/ 兒童心臟科 彭瀠萱 醫師 圖/蕭瑤

什麼是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先天性缺損,指的是心臟結構出現異常,改變了血流動力學,影響到心臟功能。輕微的像是心房或心室之間有一個小缺損,嚴重的可能心臟某個部分發育不良甚至沒發育,或是心臟和大血管之間的連接出了差錯。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大約是每一千個新生兒中有八個,其中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出生一個禮拜內會被診斷出來,百分之五十到六十,出生一個月後,肺部壓力開始下降了,才會被診斷出來。檢查方法包括胸部X光、心臟超音波、心電圖、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造影以及心導管等。

先天性心臟病有什麼症狀?

  先天性心臟病依據其異常的構造而有不同的症狀,大致上可分成兩大類。

第一類:有左至右的分流,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導致喘、呼吸費力、肝腫大、四肢水腫等心衰竭的症狀。

第二類:有右至左的分流,會使得充氧血和缺氧血混合,出現嘴唇發黑、四肢發紫等發紺現象。

  只有大約四分之一的危急性先天性心臟病,需要在出生之後,立即做處理,否則會有生命危險。大部分的先天性心臟病,可以先用藥物控制,等到孩童期體重足夠時,再做心導管或動手術。

  但若病兒心衰竭或發紺的情形太嚴重,以致影響其生長,就有可能要提早進行介入性治療。因此,在開刀前,如何照護先天性心臟病的病兒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需要爸媽和醫療團隊一起提供最好的醫療照護。

如何照護先天性心臟病的病兒?

掌握5大照護原則

按時服藥:依照醫師指示,按時定量服用藥物,勿自行增減劑量,也不要和牛奶或其他食物、藥物混合服用。

  • 毛地黃:可以增強心臟的收縮,要避光保存,若有噁心、嘔吐、心跳不規則等疑似中毒的現象,應立即就醫。
  • 利尿劑:可以降低心臟的負荷,要冷藏保存,服用後應注意是否有尿量減少、囟門凹陷等水分不足或倦怠、抽筋等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況。

分段餵食:餵食依照少量多餐、分段餵食的原則,過程中若呼吸越來越費力或嘴唇越來越黑,應立即停止餵奶。

先天性心臟病兒吸吮能力較差、易喘、易嗆到,選用圓洞的奶嘴,採用少量多餐、分段餵食的原則,餵食完拍背並予右側臥,可以加快胃排空,減少胃食道逆流。

注意生長:需特別注意生長及發育的狀況。先天性心臟病兒因熱量需求增加,再加上餵食困難,

可能會出現體重下降、生長遲緩的情形。此時,可參照醫師及營養師的建議,在飲食中添加中鏈脂肪酸或糖飴,來補充熱量。

避免感染:維持正常生活作息,不需要防止病兒哭泣,但若因哭泣而加重心衰竭或發紺的症狀,則應進行安撫。病童仍需適度運動,僅有少數症狀較嚴重者,需嚴格限制活動。另外,感染也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常規接受預防接種、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地方,可以降低被感染的機會。

預防蛀牙: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是感染心內膜炎的高危險群,細菌從牙齦進入血液後,容易附著在這些構造異常的地方。因此,平常應重視口腔衛生、預防牙齒發炎或蛀牙,進行牙科或其他侵入性治療前,需使用抗生素預防心內膜炎。

15
四月

忽視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日後併發氣喘的機率將增加

文/ 兒童免疫風濕科 顧明修 主任

  過敏性鼻炎是兒童常見的過敏性疾病,會引起許多擾人症狀如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睡眠品質不佳等。氣喘也是兒童常見的過敏疾病,會引起咳嗽、呼吸喘鳴音、夜咳、呼吸困難、甚至引起氣喘重症而死亡。因此,對於過敏體質的兒童炎而言,氣喘是最不希望見到的過敏性疾病。

  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包括日常保健、預防過敏源及藥物治療等。但日常保健項目繁多又瑣碎,許多過敏原例如塵螨等到處都有,再加上藥物治療漫長又無法完全根治,因此造成過敏性鼻炎症狀無法好好控制。此外許多父母不知道他們的小孩有過敏性鼻炎,以為只是常常感冒而忽略其治療。然而,他們可能不知道,鼻炎若不好好控制,可能會併發另一個更加讓人困擾的疾病:氣喘。

  根據研究的統計,鼻炎若未好好的治療,大約有10%至30%的病人將來會併發氣喘。為什麼過敏性鼻炎控制不好,容易導致氣喘病的發生?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呼吸方式的改變:人類的鼻腔具有過濾過敏原、加溫、保濕的作用,使到達氣管的空氣乾淨又濕暖。過敏性鼻炎病人因鼻塞而用口呼吸,導致乾冷又充滿過敏原的空氣吸入氣管,不斷刺激氣管,導致氣喘病的併發。
  2. 鼻腔分泌物吸入氣管:過敏性鼻炎病人,鼻腔內的發炎分泌物,可能會倒流或吸入氣管。這些發炎物質會刺激氣管,引起氣管發炎,導致氣喘。
  3. 神經傳導:鼻腔受刺激時,刺激訊號會經由神經傳導至氣管,引起氣管收縮。

  過敏性鼻炎和氣喘都是過敏疾病的不同臨床表現。過敏性鼻炎的嚴重度,反應了身體過敏的嚴重度。鼻炎未治療好,代表身體的過敏狀況一直未改善,日後出現氣喘的機率自然就增加了。因此,做好日常保健,好好治療過敏性鼻炎,不但可減少經口呼吸,避免鼻腔分泌物吸入氣管等會導致氣喘的因素。而且隨著過敏性鼻炎的治療,身體過敏狀況也會跟著改善,更可以避免氣喘及其他過敏疾病如皮膚過敏、食物過敏、眼睛過敏的併發。

  看到這裡,過敏性鼻炎患者或其家長應該想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改善鼻炎症狀,又可以避免氣喘的併發。以下為一些建議。

  1. 做好日常保健:日常保健包括避免空氣污染,少吃冰冷、油膩、辛辣的食物。此外亦須注意保暖,不抽菸,鍛鍊身體多吃蔬菜等。如此不但可以減輕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更可以改善過敏體質。體質改善後,氣喘自然不會發生了。
  2. 避免過敏原:避免塵螨、黴菌、貓毛狗毛、蝦蟹、花生堅果類食物等過敏原。
  3. 治療過敏性鼻炎:定期到醫院診所接受過敏專科醫師診治。治療過敏性鼻炎,可使用口服抗組織胺,局部使用鼻腔含類固醇鼻的噴劑或是其他藥物來減輕過敏性鼻炎的症狀。經由專科醫師的治療,相信可以好好的控制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以及進一步避免氣喘病的併發。
15
四月

嬰幼兒呼吸道殺手—呼吸道融合病毒

文/ 新生兒科 王杏安 主任

  台灣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疫情解封以來,防疫政策鬆綁,許多呼吸道病毒便開始肆虐,其中有嬰幼兒呼吸道殺手之稱的呼吸道融合病毒在後疫情時代對嬰幼兒呼吸道感染的威力實不容小覷。

呼吸道融合病毒為單股的RNA病毒,是造成嬰幼兒尤其兩歲以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毒,但在後疫情時代,感染族群不再侷限於兩歲以下,兩歲以上感染的比例亦有增加的趨勢,此病毒主要透過接觸傳染和飛沫傳染,潛伏期約為2至8天,常造成急性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在歐美國家,一般好發於秋冬時節,而台灣地處亞熱帶,並無明顯季節性,因此全年都可為流行季節。

  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症狀輕則如同一般感冒,常見如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發燒等,但在高危險族群或年紀較小之嬰幼兒可能發生較嚴重之感染,造成下呼吸道急性細支氣管炎及肺炎等症狀,其痰液分泌物會因感染而增加,常在感染後幾天出現呼吸急促、喘鳴甚或呼吸衰竭等,因此可能需要住院治療或插管使用呼吸器等,亦可能造成長期肺部損傷或是增加未來發生氣喘的可能。

  目前針對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可用快速抗原檢測做診斷,此檢測相對快速準確,僅需使用棉棒沾取鼻咽的黏液即可。治療上並無特效藥可供治療,一般則以症狀治療等支持性療法為主,例如止咳化痰退燒等口服藥物緩解症狀、拍痰胸腔照護或吸入性蒸氣或支氣管擴張劑等,嚴重感染時可能需要點滴輸液、使用氧氣或非侵入性呼吸器甚至插管使用侵入性呼吸器等以緩解呼吸窘迫或呼吸衰竭相關症狀。

  感染的高風險族群為早產兒、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染色體異常、免疫不全疾病及神經肌肉疾病等,這些族群因為肺部發育可能相對不成熟及免疫力低下,因此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症狀可能相對較為嚴重。另外,根據研究顯示,若有群聚照顧如前往月子中心或托嬰中心,兄弟姊妹同住,有過敏或氣喘等家族病史、暴露在二手菸環境及母乳哺餵時間過短等皆為常見高風險環境因子。高危險族群及暴露高風險感染環境因子的族群更應該落實日常預防,減少出沒人多的公共場所、勤洗手戴口罩減少病毒暴露及避免接觸感染者等。

  另外,呼吸道融合病毒有單株抗體疫苗(Palivizumab)可供注射以預防感染發生,目前公費補助:

1 .早產兒週數小於33週。

2.早產兒週數小於35週合併慢性肺部疾病。

3.血液動力學顯著之先天性心臟病,符合條件之早產兒可於出生一歲內最多接受6劑之單株抗體預防注射,而先天性心臟病亦可於矯正手術完成前接受最多6劑之單株抗體預防注射,建議符合條件之病嬰能夠及早施打而未達公費補助標準之早產兒或新生兒亦可在流行期間考慮自費施打,以有效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及減少造成嚴重感染的可能。

  透過了解病毒的特性,期許能夠落實預防政策於日常生活之中,以戰勝病毒給予寶貝們一個健康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