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廖尹鐸醫師說明「思覺失調症」採用長效抗精神病藥物針劑效果好

新聞報導
「思覺失調症」,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疾病名稱,雖然因為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的熱潮,這個疾病漸漸開始有人關注,然而隨著戲劇落幕,討論的聲量變小,似乎又慢慢地變回一個鮮少有人關心的議題。這個以前稱為「精神分裂症」的疾病對罹患疾病的人、對家屬、對治療者、對公共衛生及健康政策的影響,重要性其實遠遠不只是一個戲劇引起的短期現象。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廖尹鐸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是一個大腦的疾病,大腦就像是我們行為的主宰,像一個司令官發號施令給身體聽命行事,而思覺失調症就像是一朵烏雲壟罩著大腦,影響患者思考方式、對周遭人事物的感受、對應環境的行為決策等,雖然每個患者的表現不盡相同,有時候症狀來來去去,但是共通點都是會對患者生活產生很顯著的負面影響。「思覺失調症」發病的年齡可以是非常年輕,可能在15歲到30歲間發病,男性比女性又更早些。與許多慢性病很像,疾病會有一些症狀前驅期,周圍熟悉患者的人會察覺到一些生活上的習慣改變,可能是開始自我照顧變得不佳、不太整理外觀或是不太洗澡,對於人際相處變得不自在,甚至顯得疑心,足不出戶,沉浸在他人難以理解的陰謀論、宗教神鬼等事務中,常感到難以解釋的身體不適,有時前驅期可以長達數月或數年,即使尚未急性發病,但患者生活已經開始受到影響,學生可能會常缺課、無法專注、學業退步,成人可能會變得孤僻、工作曠職、或是與職場上他人起衝突等。研究顯示,在前驅期大腦的認知功能已經開始退化,就像是一棟房子外觀看起來還好,但是內部管線可能已經變得紊亂,失去功用。當進入疾病急性期時,典型的症狀會包含無法辨識現實,患者可能會有各式各樣的妄想,例如被害妄想,覺得有人要陷害自己,覺得被監控,被政治迫害,甚至是顯著怪異的想法,覺得被植入晶片,被衛星定位,被下蠱,持續聽到聽覺幻覺抑或是看到視覺幻覺,患者常因為這些持續對話聲音或是責備的聽幻覺感到情緒焦躁或是對著空氣自言自語等等。即便症狀如此明顯,但因患者往往已經無法判斷事實或是幻覺,所以常無法察覺自己已經生病,拒絕治療,把家人或是醫療提供的協助當作是被害症狀的一部分,有時會發怒且暴力相向。由於患者對疾病沒有病識感,醫療資料指出,一半以上的患者不願意持續治療,疾病復發的比率五年內高達50%。

思覺失調症的盛行率是1%,雖然生病人口不像高血壓或是糖尿病如此多,但因疾病發病早,影響廣泛,世界衛生組織將思覺失調症歸類為引起失能的重要疾病之一。在患者剛要邁入人生獨立階段時,得到這一個很可能會持續一輩子的腦部慢性病,對自身或是整個家庭來說都是很難承受的打擊,如果社會氛圍又將疾病與瘋子、犯罪、刑案等做汙名化的聯想,會導致需要幫助的患者更難有意願接受醫療協助,甚至避諱對家人敘述病情,讓疾病不易好轉。

現代精神醫療的進步,其實有許多抗精神病藥物可以協助病患對抗症狀。一些傳統藥物的刻板觀念,例如:認為吃精神病藥物會變鈍反應變慢,雙眼無神,嗜睡,或是會全身僵硬等副作用,已經在新的藥物上大幅減少,不再像以前會讓別人看出患者是處於服藥的狀態,引來另眼相待。對於極度抗拒口服藥物或是不願意規律服藥的患者,目前也已經有一個月甚至是三個月施打一次的長效抗精神病藥物針劑。

身心科廖尹鐸醫師說為了減少汙名化,醫療界以及公共衛生上其實這幾年有很多努力,包含把舊名「精神分裂症」改為更貼近疾病現象的「思覺失調症」,希望病名能帶有能夠調節的意涵在,舉辦許多公眾衛教活動、去汙名化活動,在醫療端成立病友支持團體等,這些都是希望在對抗疾病的漫漫長路上,有一些力量可以幫助病患與家屬一同前進,減少社會歧視,協助病患的復原之路,重新尋回自己應享有的人生道路。

 

相關新聞報導:南華報自由時報Hi Net新聞焦點時報兩岸時報ENN 台灣電報17news 民生好報TNN台灣新聞台中地方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