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中醫內外並治 擺脫難纏的濕疹與異位性皮炎

新聞報導

【記者楊昌林/台中報導】夏日氣候高溫炎熱,對患有濕疹、異位性皮炎的人來說是相當難熬的時節,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單是發作頻率增加,皮膚病灶呈現的紅疹、浮腫、搔癢等症狀將更甚於其他季節。 濕疹、異位性皮炎屬於頑固難治的皮膚疾病,病程往往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之久,部分患者從而嬰兒時期便受其困擾,一直到成人仍無法擺脫。

由於患部常會有皮損、苔蘚化增厚、搔癢、局部糜爛、流水、感染等型態,不僅造成身體上的不適,也常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像是搔癢造成失眠,皮損招致異樣眼光,甚至因長年身體不適的壓力而導致憂鬱症狀。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許世源指出,一般民眾常把濕疹與異位性皮炎混為一談,這兩種皮膚疾病的皮損看起來很像,但在病史發展與臨床診斷上是有顯著的不同。異位性皮炎與遺傳、環境、甚至壓力都會有關連,通常家庭成員有氣喘、過敏性鼻炎、濕疹等病史,病患出現異位性皮炎的機會就會增加。

異位性皮炎在兒童及青少年期的皮膚病灶多對稱分布於膝膕窩、肘窩、腕、踝等處,皮疹多為丘疹、苔蘚化邊界明顯,有時會有輕度色素沉著,急性發作時會有濕疹樣紅斑,並伴隨劇烈搔癢而影響睡眠。成人期的皮膚病灶多發在面部、頸部、及軀幹上部,但膝膕窩及肘窩的病變仍存在。

濕疹病因複雜,常由多種內外因素共同作用誘發伴隨著劇烈搔癢的一種皮膚炎。誘發因素包括辛辣食物、海鮮、雞蛋、牛乳,吸入花粉、塵、接觸動物皮毛、布料摩擦、微生物感染所引起,並常常伴隨著消化與內分泌等內科疾病,有時情緒焦慮、工作壓力也會引起濕疹的反覆發作。

中醫認為,濕疹與異位性皮炎都是由於脾胃稟賦虛弱為主,加上飲食不節或常食用辛辣刺激葷腥之物,容易使脾胃受損導致運化失常而濕熱內蘊,此時如果又外感風邪,致使內外兩邪相搏,體內濕熱與外感風邪浸淫肌膚而導致濕疹與異位性皮炎。因濕邪性質黏膩重著,故患者常症狀反覆發作,久治不癒。

中醫治療頑固的濕疹與異位性皮炎,著重內外並治,內治調整脾胃功能,外治疏通經絡行氣化滯,有時還會搭配針刺治療,選用健脾祛濕,補土養肺的穴位,如中脘、肺俞、脾俞、足三里、三陰交、血海、曲池、豐隆等。

曾有位46歲女性自小即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兒童時皮膚便容易起疹、搔癢,症狀反覆發作持續數十年,近年來症狀更是加重,除了四肢為主之外,連帶全身都會起疹,面部、額頭、下巴等油脂分泌旺盛的地方還伴隨痤瘡,皮膚病灶乾燥脫屑且搔癢難忍,天氣濕熱則更為嚴重。患者過去也曾持續服用中藥長達3年,但症狀均反反覆覆未有顯著改善,後來接受許世源醫師內外並治的中醫療法,全身症狀逐漸改善,搔癢感也逐漸減輕,治療兩個月後異位性皮炎未再發作。

另有位45歲的女性門診患者,經診斷為濕疹急性發作,二週前左腳外踝突然出現大片紅疹,因搔癢難忍,搔抓後出現抓痕與皮損,皮膚病灶濕爛。門診以中藥內服搭配外敷治療五天後,患部病灶的紅腫已大幅消退,患部濕爛轉為乾燥,有些微的脫屑,局部還有輕微搔癢烘熱的感覺。

中醫治療濕疹、異位性皮膚等難纏皮膚病,首重健脾祛濕,補土養肺,除了中藥內服和外治併用,日常生活亦應注意:

1.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2.生活環境減少過敏原

3.勿過度搔抓皮膚,可以拍打患部止癢

4.衣著保持患部的乾燥與清潔

5.平時以淋浴為佳,勿用熱水或肥皂過度清洗皮膚病灶

6.選擇溫和的沐浴乳,減輕皮膚刺激

7.沐浴後身體處於微濕時,可擦拭潤膚乳霜,避免皮膚因乾燥而搔癢

8.穿著寬鬆與柔軟的棉質衣物,避免化纖布料的衣物

9.避免情緒壓力,過度刺激與疲勞。

飲食宜忌:

1.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蔥、薑、蒜等,降低對脾胃的刺激。

2.少吃油膩、炸物、甜食、含糖飲料,減輕過油過甜食物帶給脾胃的負擔。

3.少吃發物,如魚、蝦、螃蟹、海鮮、竹筍等,減少過敏原的攝取。

4.多吃含有維生素B群、維生素C的蔬菜及水果。

相關新聞報導:HiNet民眾網蘋果即時自由時報UDN風向新聞東森新聞雲好醫師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