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工程師害怕疫情不敢就醫 險因毒素休克症候群喪命

新聞報導
工程師罹患蜂窩性組織炎合併毒素休克症候群,左腿紅腫熱痛。(記者蔡淑媛翻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疫情期間很多民眾害怕去醫院,而不敢或延遲就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在本月10日收治1名轉診來的46歲工程師,有靜脈回流阻塞的先天性疾病,導致左腿腫脹,10年來已經數次感染蜂窩性組織炎就醫,這個月左腿紅腫熱痛又腹瀉、發高燒40度,仍在家待2天,後來發生呼吸困難才送醫,已經蜂窩性組織炎且併發毒素休克症候群,此症候群的致死率達30%至100%。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醫師王唯堯表示,這名工程師送急診時低血壓、腎功能急遽惡化、呼吸困難加重,會診後初步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合併毒素休克症候群,立即大量靜脈輸液、抗生素,次日培養鑑定是B型壞乳鏈球菌確診,持續給予適當抗生素治療,腎功能逐漸恢復,左腿發炎症狀也改善,10天後康復出院。

工程師罹患蜂窩性組織炎合併毒素休克症候群,左腿經治療後改善紅腫熱痛。(記者蔡淑媛翻攝)

王唯堯指出,蜂窩性組織炎為常見的皮膚軟組織感染疾病,在基層醫療診所和地區醫院多可治療後康復,但感染可產生毒素的鏈球菌或葡萄球菌,就會很快出現毒素休克症候群的症狀,如果未警覺,會急速出現多重器官衰竭,即使接受治療,也可能死亡。

王唯堯說,這名患者罹患先天性靜脈畸形骨肥大症候群(靜脈先天發育不全或閉塞造成狹窄) 會有微血管痣、早發性靜脈曲張及受到影響的肢體組織和骨骼肥大等3項特徵,持續左下肢較右下肢腫脹,近10年來在腫脹的左下肢發生數次蜂窩性組織炎,皆有就醫接受抗生素治療後,症狀緩解。

王唯堯說,這名體型魁梧、體重超過100公斤,加上罹患罕見的靜脈回流阻塞的先天性疾病,是蜂窩性組織炎及毒素休克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建議他定期每1至2月接受脂溶性盤尼西林肌肉注射治療,維持皮膚軟組織的抗生素穩定濃度,預防復發,也提醒民眾,疫情期間應遵守相關防疫規範,切莫諱疾忌醫,出現症狀且病情快速進展,仍需立即就醫,避免疾病惡化和併發症發生。

相關報導:自由時報好醫師新聞網台灣導報南華報17news民生好報ENN 台灣電報TNN台灣新聞台中地方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