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七月

中醫輔助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

文/ 中西整合醫療科 許睿杰醫師

  40歲廖小姐已結婚生子,近一年家庭與工作較為忙碌,身心承受較大的壓力,近四個月來漸漸觀察到自己有容易焦躁、心悸、手抖、月經量少等症狀,且頸部較為種大感,經新陳代謝科門診安排抽血檢查,發現有甲狀腺功能過高與甲狀腺自體免疫抗體陽性。

  在家族史當中其母親同樣罹患甲狀腺疾病史,這是典型的葛瑞夫茲氏病表現,在西醫治療過程有症狀逐漸改善,但仍有淺眠與心悸的症狀,另外在服用抗甲狀腺藥物過程有輕微腹瀉與皮膚癢疹的現象,尋求中醫協助,藉由中藥輔助,上述症狀皆獲得改善,由於病情穩定,目前抗甲狀腺藥物經新陳代謝科醫師評估後逐漸減量。

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症狀有那些呢?

  甲狀腺屬於內分泌器官,位在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正常情況下不太會感覺到它的存在,其分泌甲狀腺素,負責調控心血管、神經、胃腸與生殖器官等系統,甲狀腺功能亢進原因很多,例如:亞急性甲狀腺炎、毒性多結節性甲狀腺腫等,其中約80%患者是最常見的葛瑞夫茲氏病,此病起因於自體免疫功能紊亂,臨床常見症狀如下圖說明:

  • 神經系統:焦躁不安,容易發脾氣、難以入眠或淺眠易醒、手抖
  • 消化系統:容易有飢餓感、腸胃蠕動增加常會腹瀉
  • 心血管系統:心動過速、心悸
  • 生殖系統:女性月經量減少或經期不規則、男性精子品質不佳
  • 其他:頸部腫大、眼睛突出、體溫上升、怕熱多汗、倦怠

  由於甲亢症狀是多變化的,且症狀通常是逐漸出現,輕症患者可能只有一至兩個非特異性症狀,例如僅僅只有緊張焦慮,若患者誤認為工作壓力大所引起,容易延誤治療時機,疾病若較為嚴重,則會有多項典型症狀,例如頸部腫大、眼睛突起、心動過速、緊張、失眠等。在年長患者族群,有些人症狀不明顯只表現出心律不整或精神倦怠,而無其他明顯不適情形。

容易罹患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族群

  葛瑞夫茲氏病號發於20-50歲女性,女性發生率又是男性的5-10倍,發病原因第一是家族遺傳,不過雖有遺傳體質,卻也不一定每個人都會發病,所以第二原因「情緒壓力」是為重要誘發因子,因壓力讓身體產生抗體刺激甲狀腺製造過多的甲狀腺素所引起。

西醫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

  最常使用治療方式是口服抗甲狀腺藥物,例如propylthiouracil或methimazole,服藥後甲亢的症狀很快就會穩定下來,一般療程約2年,病情平穩時會逐漸減量,但是停藥後約4成患者可能會再度復發,少數患者需長期間服藥治療,抗甲狀腺藥物的副作用常見有皮膚癢疹、腹瀉、過敏與白血球減少等。另一種選擇是口服放射碘,藉由釋放β射線破壞甲狀腺細胞,使甲狀腺分泌減少,治療後有些患者會甲狀腺功能低下,需要終身補充甲狀腺素藥物。手術是第三種治療方式,少數患者在術後也會甲狀腺低下。

「情緒壓力」為誘發甲狀腺亢進的原因

  甲亢在中醫屬於癭病,中醫特別重視情緒壓力誘發或加重甲狀腺功能亢進,臨床上觀察到患者會提及在生氣後自覺甲狀腺腫脹更加明顯,中醫古籍有提到:”夫瘿瘤者多有喜怒不節,憂思過度,而成斯疾焉”,目前台灣的工商業生活環境因快速變動,成年人需要面對來自家庭、事業、人際關係等壓力,甲狀腺疾病似有增加趨勢,傳統中醫理論認為,情緒壓力主要影響肝經系統,長期憂思或鬱怒不解,會導致肝氣鬱滯,瘀血、濁氣與痰滯會互結阻滯於頸部引起甲狀腺疾病。

中醫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

中醫師會依據患者體質差異而給予不同處方:

  • 若屬氣鬱痰凝型患者,容易兼見咽中痰梗感、胸悶短氣、時有噁心、苔膩、脈弦滑等,可選用理氣化痰法,藥物選用如半夏、夏枯草、鬱金等,可搭配針刺靈骨穴與豐隆穴。
  • 若屬陰虛火旺型患者,兼見易怒、眠差、面紅、頭脹、口乾、舌紅少苔、脈弦細等,可選用滋陰降火法,藥物選用如生地、牡蠣、黃柏等,可搭配針刺復溜與行間穴。
  • 若屬氣陰兩虛型患者,容易兼見倦怠、憂鬱、汗多、懶言、脈弱細數等,可應用補氣養陰法,藥物選用如黨參、麥門冬、山茱萸等,可搭配針刺合谷穴與太谿穴。

中西醫合治優勢

  中西醫合併治療甲亢有其優勢,中藥可疏通肝經鬱滯、緩和情緒、並能幫忙減少因西藥副作用引起的不適症狀,當臨床症狀與抽血數值改善,西藥減量之時,中醫治療可鞏固療效,降低復發率,有些患者,西藥雖能抑制甲狀腺亢進但是因免疫功能尚未穩定,有時疾病容易反覆發作,可選擇中西醫合治,穩定情緒,調節免疫改善身體自癒力,並配合規律生活,留意飲食習慣,保持情緒平穩,可減少疾病再度復發機會。

日常保健

  應避免攝取海帶、海藻、昆布等含碘較高食品,因患者者體質多兼夾有陰虛火旺問題,也不宜烤炸辣、菸酒與含咖啡因飲品等刺激性食物,香燥傷陰的食物例如羊肉、炒花生、荔枝等宜忌口,可依據體質可選用百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荸薺(清心降火、消食化痰)、芹菜(清肝熱)、桑椹(清虛火、滋陰液)等蔬果食用,由於情緒壓力會誘發甲狀腺功能亢進,病友應努力培養運動習慣與興趣以抒發情緒放鬆身心,放慢生活步調並攝取足夠營養,以上皆有助於改善病情。

3
七月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與治療

文/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楊宜瑱部長

  • 發生率:甲狀腺機能亢進發生率女性較高於男性,大約8:2比例。
  • 臨床上常見症狀:心悸、發抖、手抖、腹瀉、體重減輕、掉髮到易怒、焦慮、怕熱、無法深度思考、失眠、脖子腫大、水腫等,甲狀腺亢進症狀的遍及全身。有些還可能伴隨有凸眼現象。
  • 檢查:抽血檢查了解甲狀腺功能,以及自體免疫抗體功能狀況。
  • 治療:通常會給予口服抗甲狀腺藥,抑制甲狀腺素,一般經過4~6周治療服藥,症狀通常即可有所改善。整體而言,臨床上會依照患者個別狀況,在症狀好轉後,採取逐漸減藥。盡量不要自行減藥,除非是發生副作用。患者可能因自行停藥,使原本穩定的甲狀腺功能,在一遇到壓力時,又在短時間內惡化。
  • 其他治療方式:若藥物不易控制或產生副作用可考慮手術或放射碘治療
  • 需定期追蹤:建議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每2~3個月追蹤抽血檢查一次,掌握病況。
  • 生活作息:勿過勞,多休息。
  • 飲食部分:避含碘食物,如海帶(海苔)。咖啡和茶會使心悸症狀變嚴重,如果要喝要適量。
  • 避含碘食物
食物的碘含量表
食 物 名 稱   碘 含 量
( 微克/100g)
食 物 名 稱  碘 含 量 
( 微克/100g)
海 帶  24000 帶 魚  8
紫 菜 1800 菠 菜 5.8
髮 菜  1180 玉 米  3.3
海 參 600 牛 奶 2.8
蛤 蜊  240 黃 豆 2.1
干 貝 120 小 米  0.8
黃花魚 12 小 麥  0.7
雞 蛋 9.7 菠 菜 5.8
  • 口服抗甲狀腺藥
  1. 較常見之不良反應有 如蕁麻疹 (過敏反應) 若引起不適 可停止服藥且與醫師聯繫
  2. 較少見,若引起顆粒性白血球缺少症之副作用 (發燒與喉嚨痛的症狀),請即刻停止服藥且與醫師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