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瓊瑤說生病不動大手術 醫:可多活為何不開刀?

新聞報導

2017-11-13 13:52聯合報 記者黃寅╱即時報導

名作家瓊瑤曾發表一篇給兒子和兒媳的公開信,名為「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聲明中笑看生死,並明白列舉:「不論我生了什麼重病,不動大手術,讓我死得快最重要!」但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舉辦老人腫瘤治療記者會時,特別指出,該如何治療,應全面性綜合評估,若開刀後還可以好好活著,為什麼不治療?

中山醫大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黃偉修以他1位91歲的溫姓女患者為例,溫婦今年3月發現乳房和膀胱都有惡性淋巴腫瘤。因考慮年齡及體力,於是給予半量的化學藥物及全量的標靶藥物治療,每三周1次,治療8個療程後,症狀獲得緩解,患者體重增加,營養狀況改善。

但溫婦因摸到乳房腫瘤逐漸長大,由3公分長至5公分,擔心得睡不著覺,也吃不好。經與乳房甲狀腺外科主任姚忠瑾討論後,以局部麻醉方式施行乳癌切除手術,溫婦才如釋重負,目前康復中。

黃偉修說,老人醫學主張,對於老人罹患腫瘤的治療應做「周全性評估」也就是針對病人有沒有其他重大疾病、體能、營養、智力和家人是否支持等,進行綜合及全面性的評估。像有的老人罹有腫瘤,但同時有心臟病,不宜進行麻醉,就不宜開刀,但以溫婦雖91歲,卻精神和體力還好,進行了手術反而生活的更好。

為溫婦進行手術的姚忠瑾亦說,溫婦若不治療,最後腫瘤會潰爛,不僅當事人會很痛苦,要照顧也會很難。另若像罹患大腸癌的患者經常有腸阻塞情形,如果不治療,根本連進食都很困難。因此,什麼樣的病情該如何治療,應該經周全性評估,再採取積極或保守治療,而非完全不治療,才是正確的做法。

黃偉修提醒,台灣老人罹患癌症的新診斷個案數比例成正比例成長,65歲以上的老年腫瘤人數由31年前的29.69%至7年前已成長至46%;老人癌症登記比例,70歲以上也已達36%,比例相當高,如何在罹癌後有正確的治療觀念,影響了生活尊嚴和品質。

photo

91歲的溫姓婦人(中)雖罹癌,但經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黃偉修(右)和乳房甲狀腺外科主任姚忠瑾(左)周全性評估後,採取適當治療方式,目前情況十分良好。圖/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相關新聞報導:元氣網中時電子報自由時報聯合新聞網華人健康網HiNet新聞網民生好報網路社區報好醫師新聞網台灣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