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昌林台中報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蕭玉屏主任表示,乾癬有紅厚脫屑的特徵,外觀上不是那麼好看,雖然不具傳染性,但皮膚上的病灶時常讓病友遭受誤解與歧視,許多患者因此不敢露出皮膚,不論天氣多熱都穿著長袖長褲,過著遮遮掩掩的生活,這也直接影響病友自信心、人際關係。
中山附醫曾收治一名台商王先生(化名),最嚴重時,全身只有手心的皮膚是乾淨的,其他皮膚區域甚至是臉部,都可以看見乾癬病灶,外觀問題嚴重影響他的工作,王先生分享,做生意時常需要交際應酬,當時皮膚已經很嚴重,所以會避免喝酒,客戶們看到他皮膚的狀況已心存偏見,交際時連酒都不能喝,更讓對方誤會他有不可告人的隱疾,也有人猜他是得了花柳病,不願與他談生意,讓他倍感歧視。
在皮膚科團隊的治療照顧之下,王先生以口服用藥搭配照光治療,現在使用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每三個月接受一次注射治療,嚴重度從全身原本有14個手掌大的乾癬病灶,改善將近8成,身邊朋友都說他真的好很多,王先生也覺得與朋友間的距離更接近了,而且也不用經常回醫院治療,讓他可以放心的出國談生意。
蕭玉屏主任表示,乾癬是一種皮膚免疫疾病,導致皮膚慢性發炎,病友往往需要長期控制病情。許多病友誤以為西醫多用類固醇治療乾癬,因此對用藥有所顧慮,影響其服醫囑性,但其實西醫在乾癬治療上,反而不建議使用口服類固醇。在治療選擇方面,並非只追求短期的治療效果,應注重長期使用的安全性,目前西醫使用的治療選擇,都經過大型的臨床試驗佐證其安全性及有效性,病友可以放心的與醫師配合治療。
蕭玉屏主任指出,目前西醫治療有多樣的選擇,包括外用藥膏、照光、口服藥、生物製劑等 。若符合規定,按照治療步驟仍無法達到良好控制者,健保也有給付生物製劑,能直接抑制發炎反應,效果更為顯著。以長效生物製劑之五年臨床報告顯示,有接近8成的病人仍可以維持穩定的療效,且長期使用也未因時間增加而累積安全性疑慮 。反觀號稱能治癒、包醫的偏方,成分、療效、副作用都不明,傷荷包外更有傷身體的疑慮。
蕭玉屏主任進一步說明,有些患者能夠靠照光、外用藥膏就能做到良好控制,有些則需要搭配不同的治療方式。且治療的頻率也關乎患者能否長期配合。例如照光每週需要回診兩到三次,慢慢增加強度才能達到效果,生物製劑也有最短一週兩次、甚至最長三個月一次的治療方式,合適學業工作忙碌的患者。
中山附醫皮膚科在治療藥物上有充足的選擇,讓醫師幫助病友找到合適的治療模式,將生活品質、社交功能的干擾降到最低。蕭玉屏主任呼籲,乾癬治療需要長期追蹤及控制,在健保給予的嘉惠之下,病友更應該持續治療,避免治療缺席而導致治療病歷不完整,影響治療權益。
病友王先生分享自己以前因為不喜歡吃藥,加上工作忙碌,很容易就放棄治療,導致乾癬越來越嚴重,他希望透過自己的經歷,鼓勵其他病友要及早接受治療,改善生活品質。中山附醫皮膚科於週一至週五晚間,皆有夜間門診及夜間照光治療,讓平時需要上班、上學的乾癬病友,能獲得相同的治療照顧。
相關新聞報導:PChome新聞、民生好報、中時電子報、番新聞、TVBS新聞、中天快點TV、東森新聞雲、sina全球新聞、網路社區報、蘋果日報、聯合新聞網、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