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乾癬服西藥出現副作用 配合中醫治療大改善

新聞報導 最新公告
醫師陳柏谷指出乾癬婦人經中醫輔助治療後,雙臂癢疹乎看不到了。(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台灣每年因乾癬就診患者有8萬人,大多以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等西藥治療,有些人有副作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西整合醫療科醫師陳柏谷表示,中醫則為調整體質的治療,進行補血、袪熱,輔助西醫治療,可達到良好效果。

陳柏谷醫師指出,治療乾癬中藥包括溫清飲、龍膽瀉肝湯,加上黃耆、苦蔘、刺蒺藜等,調理體質,補氣血、促、清熱解毒、止癢、傷口癒合。(記者蔡淑媛攝)

陳柏谷指出,台中一名54歲婦人去年9月雙手臂、身體長大量癢疹,確診罹患乾癬,服用西藥出現高血壓、口乾、脫皮等副作用,因此暫停吃西藥,只用類固醇藥膏,及紫外線照光治療,仍癢到夜不成眠,後來以中醫治療,認為她體質陰血虛濕熱,用藥調整體質、補氣血,2個月後明顯改善,現在乾癬幾乎看不到。

治療乾癬,在合谷使用針灸治療,可補氣血。(情境照,圖中患者與本文無關,記者蔡淑媛攝)

陳柏谷說,乾癬患者以中醫分型來說,有血熱虛、血瘀、濕熱及陰虛、血虛、氣陰孟虛,中醫辨證論治,中藥調理。這名患者身體及四肢嚴重癢疹、皮屑,雙臂有50%上都長癢疹,常養到抓破皮、夜不成眠。

醫師為乾癬患患者進行耳針治療。(情境照,圖中患者與本文無關,記者蔡淑媛攝)

陳柏谷以中藥粉清溫飲來補氣血、袪濕熱來調整體質,並以龍膽瀉肝湯袪濕熱、止癢,加上黃耆、苦蔘、刺蒺藜、東阿阿膠、四物湯,補氣、補血、促進血液循環、清熱解毒,加上紫雲膏外用,幫助止癢、傷口癒合。

另外也為患者進行針灸,在手部的合谷、曲尺、神門下針,可驅風、安神、補氣,及耳朵的神門、皮質點做耳針治療,加乘效果。

陳柏谷也提醒,乾癬患者在冬天過度食用刺激免疫或調節免疫力的食補藥膳及保健食品等,平日除了正確治療,也要注意攝取健康及均衡的飲食。

相關報導:蘋果日報正聲廣播網路社區報南華報台灣時報17news民生好報ENN台灣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