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腫瘤科】乳癌放射治療與治療後皮膚照護事項

                  文/放射腫瘤科 李岳駿、周英香 主治醫師│楊蕙芳 護理師

一、放射線治療

現今乳癌的治療,除了手術治療、化學治療及荷爾蒙治療外,放射線治療(radiotherapy)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放射線治療是以高能量X光、直線加速器照射來治療腫瘤(俗稱電療),像照X光一樣,病人只需安靜的躺在治療台(圖一)上即可。

 

圖一、放射線治療台(Synergy/Axesse機型)

 

二、放射線治療的流程

()模擬攝影

放射治療師會先製做一個固定身體的模具(圖二),模具目的在每天治療時,將身體固定好,減少在治療時移動產生誤差,也增加治療的準確度。

在製作模具過程中,病人必需穩定的躺在治療床上,若病人有任何不適,可立即反映,不要忍耐,因為整個療程需要5-6週的時間,所以必需做出一個最適合病人的模具。

做完模具後,放射治療師會在病人身上畫上定位的輔助線,然後使用抗敏紙膠將定位線保護起來。回家後,請病人盡量維持定位線的完整性,洗澡時勿使用香皂或沐浴乳將記號洗掉。

標完線後,接著進行電腦斷層掃描,醫師會視狀況,決定是否需要注射顯影劑。其目的是為了看清楚治療的範圍,但非絕對必要。定位完成後,再按約定好的時間來接受放射線治療即可;放射線治療計畫製作時間約需要5-7天的工作天。    圖二、模具

()治療

進行放射線治療時,病人只要放輕鬆躺好,一般療程約需持續5至6周(約25-30個工作天),每日一次(周一至周五),照射總劑量約在5000-6000cGy範圍內,cGy是放射治療劑量的單位,醫師會視病情調整照射的劑量和次數。

三、放射線治療常見的副作用

病人接受放射線治療過程中,發生急、慢性皮膚反應為最常見的副作用。在剛開始照射前三周幾乎沒變化,進入第三周後,皮膚呈現輕微紅腫如同曬傷一般,表皮的毛孔也會變得比較明顯(圖三)。少數的病人在照射約五周後,可能在皮膚上會產生一些小水泡或溼性傷口,但通常範圍不大,些許疼痛感,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搭配藥膏或藥物治療。

治療結束後,進入皮膚恢復期,但皮膚反應在治療完成後二周仍會持續,皮膚紅腫會改善,但易發色素沉著,變得黑或暗色,部分會漸漸脫皮與乾癢的感覺。

上述的現象約治療完成後一個多月會改善。依照每個人體質不同,皮膚需要約三、四個月的時間才會漸漸恢復原本皮膚顏色。

少部分病人仍有持續偶發性乾癢、手術疤痕處皮下抽痛,若有此問題發生,可與醫師討論後續治療。

第25次治療  第23次治療

圖三、放射線治療的皮膚反應

四、自我皮膚照護

  1. 放射線治療期間,盡量保持治療範圍乾爽,建議不要做會流汗的運動、煮飯時減少靠近熱源、睡覺時不要壓到治療的部位。治療開始可以冷水冷敷或將毛巾放入冰箱下層冷藏(不冷凍),一次冷敷10至15分鐘,每天至少兩次,慢慢依皮膚反應來增加次數,冷敷範圍可包含肩膀至內衣下緣,胸骨中線至腋下。

可以水弄濕毛巾裝入塑膠袋內交替使用,冷敷時隔著塑膠袋。避免冷敷範圍的皮膚潮濕、不超過30分鐘以免感冒或凍傷。更完整的方法與詳細範圍,可與醫護人員討論。

  1. 可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適合搭配使用市售含有膠原蛋白成分的乳液或凝膠,加強皮膚保濕滋潤(非油性),降低皮膚反應,但在治療前3小時勿塗抹,其餘時間均可,盡量保持照射部位皮膚清潔。
  2. 洗澡採淋浴,水溫勿太熱,蓮蓬頭勿直接沖洗,洗完後用毛巾輕拍乾,患側不要背背包,避免皮膚磨擦造成破皮。皮膚搔癢時,可冷敷或加強保濕。
  3. 在易受到摩擦的皺褶部位如腋下、乳房下緣以及乳頭等處,會因動作或穿著產生摩擦的緣故,讓皮膚反應變得較為嚴重;手能多採插腰姿勢,保持腋下通風乾爽。

建議治療期間不穿胸罩或太緊的內衣,治療時穿脫方便如前扣式襯衫,在家穿寬鬆透氣、棉質勿太粗糙衣物,以減少摩擦對皮膚造成更多的傷害。

五、治療後小叮嚀

建議做好遮陽與保濕,短期內不要泡溫泉或日光浴,因治療後皮膚散熱比較差,放射線治療過的範圍會不舒服。如要游泳的話,請在皮膚傷口好了一個月以上才開始。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