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結核病是甚麼
結核病是一種由耐酸性結核桿菌所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不會遺傳也不是絕症。
結核病目前仍普遍存在於全世界,尤其是未開發及開發中國家的慢性傳染病,它是由結核桿菌感染所造成的,在初感染時,大約 95 %的人會因自身的免疫力而未發病,但會有終身再活化( Reactivation )的潛在危險,只有 5 %的人在初感染後結核菌會經由血行或淋巴液之散播造成肺內或肺外結核( 如:結核性腦膜炎)。經過初感染而未發病的人,日後也可能因外在再感染( Exogenous reinfection )而發病。
初感染之後,一般人終其一生體內結核菌再度活化而發病(reactivation )的機率約為 5-10%,其中約有一半是在感染後的前 5 年發病,而以第 1 年的危險性最大。
結核病可以發生在人體任何器官或組織,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不過以侵犯肺部最多,在各種結核病當中肺結核占了九成;而在臺灣比較常見的肺外結核為淋巴結核及骨結核,其次為結核性腦膜炎,肺外結核的發 生率遠比肺結核來得低。若給予適當的抗結核藥物治療,結核病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痊癒(Cure ),但若不予治療,則在3 年內,約有一半的病人會死亡。

二、結核病會有那些症狀
結核病早期並無明顯症狀,也不會產生不舒服的現象,所以很容易忽略而延誤病情,而在臨床上常見的症狀有咳嗽、咳嗽有痰、胸痛、體重減輕、倦怠、食慾不振,發燒、咳血等,當出現以上症狀,可能已經是中度或重度肺結核了,建議盡速至醫療院所做進一步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三、結核病檢查
1.細菌學檢查
結核病的病原體是結核菌,因此,經由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痰裡有結核菌的病人,因為具有傳染性,也是結核病防治的重點對象。痰細菌學檢查可分為兩個階段:塗片抗酸菌染色及結核菌培養,痰塗片可偵測出痰中細菌量大的病患,為痰塗片陽性者;至於痰中細菌量小的病患,則為痰塗片陰性者;痰塗片陽性不代表罹患結核病,仍須等待痰液培養結果。痰液培養可進行菌種鑑定及提供藥物感受性試驗,當痰液培養鑑定為結核桿菌,即罹患肺結核。
2.胸部 X 光檢查
除了支氣管內結核外,幾乎所有肺結核,皆有不正常之胸部X 光影像。當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時,亦可由胸部 X 光檢查加上 病人的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之數據,作為肺結核的臨床診斷依據。

四、只要是結核病都會傳染嗎
並非所有的結核病病患具有傳染力,結核病又分為開放性及非開放性結核病
開放性結核病:痰液中有結核菌,具有傳染力。
非開放性結核病:痰液中無結核菌,不具傳染力。
一般而言,結核病患規律服藥2 週以上,傳染力就會降低;只要配合治療,開放性結核病也能變成非開放性結核病。

五、為什麼會感染結核病
結核病主要傳染途徑是飛沫與空氣傳染。當傳染性結核病患者透過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菌的飛沫,如不小心吸入患者產生在空氣中的飛沫核,即可能感染,但不經衣服或食器傳染。
傳染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密切接觸的人。與傳染性病患的接觸時間長短,以及共處的環境是否通風良好,也是影響結核菌傳染的重要因素。
結核病感染者只有10~20% 會發病,其餘的人都平安無事渡過一生,因此「感染並不等於發病」,但是有些人發病的危險性比較高。例如乳幼兒、青春期男女、罹患糖尿病、矽肺症、洗腎者、接受胃切除、 腸改道手術、器官移植者、吸毒成癮者、愛滋病人、長期使用類固醇、抗癌藥、免疫抑制劑或接受放射線治療者、有精神壓力、吸菸者、與具傳染性結核病人密切接觸的人 等,發病的危險性較高。

六、治療結核病要注意什麼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注意事項】
【都治計畫】
【居家篇】

七、家人或身邊有人被診斷為結核病,我該怎麼辦?
當您接獲衛生單位通知為結核病患的接觸者,不一定被感染,請不要太過擔心,請務必依安排進行胸部 X 光檢查及潛伏結核感染檢驗,才可以幫助自己瞭解身體真正的狀況。

八、結核病接觸者檢查項目有哪些?
為了結核病接觸者自身健康,且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結核病接觸者應依公衛人員安排接受相關檢查。
目前結核病接觸者檢查項目包含「胸部X 光檢查」與「潛伏結核感染檢驗」:
1.胸部 X 光檢查:所有接觸者皆需進行胸部 X 光檢查,目的在於確認是否為結核病發病個案。
2.潛伏結核感染檢驗:若您是高傳染力結核病個案之接觸者或中傳染力之未滿 13 歲的兒童接觸者或同住或本身患有慢性病之接觸者,則亦須進行潛伏結核感染檢驗。
2歲以上進行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 之抽血檢查、 2 歲以下為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潛伏結核感染檢驗目的在於了解是否感染結核菌。

九、潛伏結核感染是甚麼?是否會傳染?
1.當感染到結核菌後,結核菌在肺部會被肉芽組織包覆,免疫力夠時,可控制不發病,這種平衡的狀態稱之為潛伏結核感染。
2.感染不等於發病,潛伏結核感染者之健康狀態與一般人無異,被感染還沒有發病的人是沒有
任何症狀的,也不會傳染給別人,毋須擔心。

十、潛伏結核感染者會馬上變成病人嗎?
一般人受到感染後,終其一生約有5~10% 的發病機會,且距離受感染的時間愈近,發病機會愈大。感染後是否發病,會因為宿主的健康狀況、免疫狀態等因素而不同。請配合衛生單位建議於約定的時間內進行檢查,才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或者排除被感染與發病的可能,免除不必要的擔憂。

十一、如果我是潛伏結核感染者怎麼辦?
1.潛伏性結核感染者,一生中約有 5~10% 發病機率造成肺內或肺外結核,其中又以感染後第一年的發病機率最大。當醫師診斷您為潛伏結核感染者時,不用太過緊張,只要在未發病前,由醫師評估進行潛伏性感染治療,即可有效減少日後發病的機會。
2.現行的潛伏結核感染治療是經醫師評估後,給予合適的預防性處方治療,並接受公共衛生的都治關懷服務,配合完整的預防性治療,超過 90% 以上的人可避免日後發病,也避免未來發病時傳染給同住者與親友。

十二、預防方法
1.保持良好的健康生活形態,提升自身免疫力。
2.出入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及醫療院所,請配戴口罩。
3.家中或工作環境保持空氣流通、通風良好。
4.配合醫院 公衛機關進行接觸者檢查。
5.若您與具傳染性的 結核病患(痰裡有細菌)尚未治療前,有長時間相處,請定期追蹤並主動告知醫師接觸史。
6.施打卡介苗主要是為了避免幼童因感染結核菌發生嚴重結核病(例如:結核性腦膜炎等),此類疾病常造成不可逆的後遺症。卡介苗適合接種年齡為出生滿5個月(建議接種時間為出生滿5-8個月)卡介苗。



若有任何結核病相關問題歡迎來電諮詢
結核病衛教室
劉予涵個管師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早上8:00-12:00 下午13:30-17:30
聯絡電話:04-24739595分機32262
E-mail:cshj987@csh.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