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二月

全方位多面向痘疤治療

疤不得你 青春痘疤

文/皮膚科 鄭人榕 主治醫師

青少年近90%都有青春痘(痤瘡)困擾,其中15-20%為中重度,後續產生的「凹、凸、紅、黑」各式痘疤更是惱人,使少男少女身心靈巨大的影響,接下來由鄭醫師細細說明抗痘治疤的完全攻略吧!

能不留痘疤?「預防絕對勝於治療」

老話一句,面對痘痘問題與痘疤威脅時,「預防勝於治療、預防勝於治療、預防勝於治療」很重要所以講三遍!當痘痘產生時,最好的預防痘疤方式,就是先給皮膚科醫師完整評估,給予適當治療方式,才能避免紅腫痘痘長完後,還留下一個痘疤當「最不想要的紀念品」。

判斷痘疤型態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根據臨床上的分法,痘疤本身大致可分為凹疤、凸疤、紅疤、黑疤這四類(圖一),患者可同時出現四種不同型態或其中的一兩種痘疤,醫師治療會依據不同的表現給予最適切的處理。

圖一

既然不同型態的痘疤可能同時出現,因此『全方位多面向痘疤治療』將是最好的處理方式,可說是雞尾酒式的痘疤處理方式。下面就來一一介紹不同疤痕處理的方式吧。

A. 凹痘疤(最常見):

皮膚科醫師公認最棘手的痘疤就是它!因為痘痘嚴重發炎處理不當(徒手擠痘、無即時治療處理),傷及真皮的膠原蛋白太嚴重,而使得皮膚塌陷留下凹痕。

凹疤又可依照外觀分為:滾動型(rolling)、車廂型(boxcar)、冰鑿型(icepick)三種[圖二、圖三]。

圖二
圖三

治療方式:雷射(汽化型及非汽化型分段式雷射-俗稱飛梭雷射、皮秒雷射)、電波、微針、局部化學換膚(CROSS technique)、皮下切割重建法(subcision)、W型切除或是配合注射填補(如玻尿酸、舒顏萃)…等複合式療程來治療,此外凹疤治療是個破壞重建再修復的過程,不同的凹疤需搭配不同的處理方式,常需要多次處理的互相搭配,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舉例:滾動型痘疤是真皮下面有纖維束存在,持續往下拉扯與下方脂肪層或筋膜相連,此類凹疤可利用皮下切割重建法,將真皮層的纖維束割斷,以達到撫平的效果[圖四]。

﹝圖四﹞左:治療前。右:下切割重建法治療凹疤後(剛治療完會有點瘀青)

車廂型或冰鑿型痘疤可利用局部化學換膚,破壞較深層的痘疤,進而刺激膠原蛋白再生撫平疤痕,一次約可改善20-25%左右,也是需要多次治療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圖五]。

[圖五]左:治療中。中:治療前。右:治療後3個月

B. 凸痘疤

凸疤源於皮膚的纖維母細胞過度活躍,導致膠原蛋白不正常增生,而形成向上凸起的「肥厚性疤痕」「蟹足腫」

治療方式:利用局部注射類固醇治療、冷凍治療、或與染料雷射搭配,並配和使用去疤藥膏,從破壞疤痕部位皮膚的微循環,有效改善凸疤產生。體質容易產生凸疤的人,建議愈早治療效果愈好。

C. 紅痘疤

是因痘痘發炎過程引發的血管擴張、增生而產生,少部分人隨時間會改善一些,其餘則建議可積極治療。

治療方式:可利用脈衝光或染料雷射,少部分研究也可使用非汽化型分段式雷射,並搭配使用去疤藥膏[圖六]。

[圖六] 左:染料雷射治療前。右:兩次染料雷射治療後

D. 黑痘疤

最後黑痘疤是因痘痘發炎過程引發的色素沉澱,如果發炎過程中又受到過多的紫外線刺激則色疤會更加明顯,所以建議長痘痘的過程中要適當防曬,避免色素沉澱。急性期最好選擇以遮蔽防曬為主(撐傘、戴帽子),暫時不擦防曬,以免產生更多的刺激使得發炎更嚴重,待痘痘緩解發炎減輕時再改以擦的防曬。

治療方式:痘痘急性期的藥物如外用A酸、杜鵑花酸等藥膏,其實就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的功能,當痘痘緩解時所留下的黑痘疤(色素沉澱)則可由外用維他命C導入、果酸換膚、美白藥膏(如對苯二酚藥膏),另外也可口服傳明酸,最後搭配雷射治療(淨膚雷射、皮秒雷射…等),這些都可以加速除色疤的方法。[圖七]

[圖七] 黑痘疤左:治療前。右:合併藥物治療三個月後

預防保養,配合『全方位多面向治療』,才能讓我們和平與痘疤分手

避免痘疤預防勝於治療,當痘痘產生時需積極治療,降低發炎減少皮膚破壞與色素沉澱,同時做好防曬工作,千萬不要自己亂擠或塗抹不知名藥物、偏方。

如果還是不幸留下痘疤,務必先給專業的皮膚科醫師評估,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由於每位患者的痘疤型態、深度、面積大小都不一樣,對於治療效果的期待,能接受的恢復期長短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客製化,組合多種療法,全方位多面向的合併治療,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22
二月

改變中重度異膚人生的新時代來臨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現今及未來

文/皮膚科 賴柏如 主任

異位性皮膚炎(又稱異位性濕疹)為慢性、反覆性的皮膚疾病,雖然好發於嬰兒期或兒童期,但根據統計也有近8%的成人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

異位性皮膚炎如何診斷?目前並沒有單一的病症或者抽血檢查可以直接診斷,醫師必須根據病人整體臨床表現和病史做綜合判斷來下診斷。目前也觀察到病人或家族常常同時具有過敏性鼻炎、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等病史。

 為什麼會有異位性皮膚炎?引起的機轉相當複雜,包括基因易感性、過敏、免疫功能失調、周遭環境影響和皮膚屏障功能缺損等因素,需要一連串的作用後,才會引起。所以,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體質性」的疾病,並不是傳染性疾病,因此絕對不會「傳染」給其他人。

現今皮膚科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可依致病機轉分為三大主軸:(1)避免誘發因子:如避免過敏原刺激物,(2)修復皮膚屏障:勤擦乳液,(3)抗發炎藥物:主要以口服藥物、使用局部外用藥膏和光照方式治療。治療方式依個別症狀充分和醫師溝通,量身打造,才能有效治療。

若無病灶,單純只有皮膚乾燥的患者,只需給予保濕劑(乳霜),同時教導避免惡化因子;一般患者則給予第二線治療,若效果不佳再進階至第三線治療;若還是無法改善或是非常嚴重的病患,可能就要採取第四線治療。

 然而,許多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對於傳統治療效果不佳(約只有26-52%療效),又因類固醇及免疫調節劑皆對免疫系統進行全面性壓制,可能造成患者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提高,且長期使用口服免疫調節劑,須定期追蹤肝腎和血球數量,患者也需在療效與副作用間做取捨。

    除了口服藥物,皮膚科還有個專屬的治療武器-紫外線光照治療,此種治療方式是用311~313nm波長的紫外光照射皮膚,達到免疫調節和消炎的效果。根據文獻統計,每週光照治療3次,經過12週治療,有高達68%的療效,且副作用並不常見,主要為皮膚變得較黑,但並不會增加皮膚癌的發生率,甚至在懷孕中的婦女也很安全,可長期治療。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若對上述的治療效果不佳,現在已有突破性的治療。美國FDA於2017年3月核准第一個用於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生物製劑(杜避炎,Dupilumab),這是暌違16年問世、用以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新藥。以杜避炎治療16周後,約2分之1病患患部面積和嚴重程度改善超過75%,可說是中重度異膚患者的新曙光。

此生物製劑於2019年底獲得健保署給付,成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只要符合條件,於傳統治療效果不佳後,經由事前申請,便可給付治療。這消息對於長期以來跟異膚奮戰的中重度病友來說,莫不為一大鼓舞,對於醫師來說,能有一個更有效且相對安全的治療方式,是再開心不過的事了。

    除了杜避炎外,現在還有許多新藥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接下來的5-10年可說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美好年代,就如同這10年來乾癬的治療進展,必定給病人潔淨肌膚,擺脫疾病的糾纏,奪回人生的主導權。

22
二月

醫師不是天使更不是神 是相同戰線的夥伴

乳房外科│中山好醫師│姚忠瑾醫師

文‧醫療部

首先,恭賀本院乳房外科姚忠瑾醫師,蟬聯三年中山好醫師的榮譽,2019年度更獲得中山好醫師的第一名肯定。從一張張的選票裡看見的不僅是病人/家屬對姚忠瑾醫師的肯定,更深刻感受到的是姚醫師在從醫的日子裡,付出在醫病關係裡的信任與堅定。

癌症治療在全球醫療地努力之下,已經開始邁入慢性化地、長期地治療抗戰。在姚忠瑾醫師的治療下,早期乳癌5年的存活率已達97%。對病人而言,也許減少了癌症立即性對於死亡的恐懼,但是長期抗戰,除了身體的煎熬,更多是心理層面的折磨,這仰賴著和醫師、醫療團隊共同建立絕對足夠的信任感,一起抗癌。

走進門診診間,姚醫師總能馬上喊出病人的名字,姚醫師說在治療病人的疾病之前,首先得認識這個人,認識他的個性、了解他的家庭環境,因為這都是影響後續治療的關鍵因素。

尤其在大數據統計指出,台灣的乳癌好發平均年齡層相較歐美地區年輕了十歲,這意味著,正值家庭與兒女的成長時期,卻面臨到乳癌的疾病威脅。

現今對於乳癌的治療,有別於過去的較著重腫瘤切除與化療藥物治療,也考量到術後承接的放療或化療方式、術後外觀的美化、以及治療效果減少復發,更加深加寬的全面性:

  1. 先導性藥物治療被廣泛使用。
  2. 手術治療:
    • 2.1手術以乳房型狀保留及隱匿疤痕為主軸。
    • 2.2整型式乳房切除手術。
    • 2.3乳頭乳暈保留的皮下乳房切除及重建。
    • 2.4腋下淋巴手術愈保守。
    • 2.5冷凍消融技術成熟。
  3. 精準醫療趨於廣泛應用。
  4. 藥物治療:
    • a.免疫治療。
    • b.新一代標靶藥物 (如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的CDK4,6制劑,三陰性乳癌的PARP 抑制劑)。

隨著癌症治療之路越來越精準化,姚忠瑾醫師從診斷疾病開始,認識病人的病情,再來他的個性、經濟能力、還有主要照顧者,如此才得以了解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的需求性與癥結點,對症下藥,獲得的治療效果深入病人與家屬的心中。

但是,正在讀這篇文章的您,也許不是病人、也不是乳癌病人的家屬,但您可能是一位女性,或是您是一位暖男,擔憂自己或親愛的女友、妻子、母親未來會不會面臨癌症的威脅。讀著現在癌症治療有多先進的前提,其實內心根本希望癌症不要找上門。是的,人人心中更在乎的是「預防癌症」。

面對社會的進步、環境的變遷,生活壓力的遽增,癌症似乎是人人心中的大敵人,該如何預防癌症?生活中危險因素太過廣泛抓不著重點,因此醫界喊出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獲得癌症能痊癒,就成為醫療的重點、民眾更該把握的時機點。

以乳癌來說,了解乳癌的危險因子可以注意到自身是否為高危險群:長期服用女性荷爾蒙藥物、明顯乳癌家族史、初經早且停經晚、晚於三十歲從未懷孕者、肥胖又常攝食高脂肪食物、胸部曾經接受低劑量放射線治療,以及多發性乳房增生病變者。了解這些危險因子,加上每月自我乳房檢查,也善用國家提供的資源,國健署提供的乳房篩檢─乳房攝影檢查:

  1. 45~70歲 。
  2. 40~44歲二等親曾有乳癌家族史之婦女。
  3. 以上條件,每兩年可接受一次免費乳房攝影。

預防癌症,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別淪為口號,有些危險因子可能無法透過行為改變來降低或避免,但有些是可以的。因此姚忠瑾醫師也推薦運動與飲食來強化自身的健康唷!

運動
運動可降低體內的動情素濃度,提高氧氣消耗量(VO2 max),降低死亡與復發率。
維持日常作息:

  • 中度運動:每週150分鐘。
  • 重量運動(強力有氧):每週75分鐘。
  • 重力訓練:每週2次。

飲食
怎麼吃才健康?均衡飲食就是健康,不過度限制也不因喜好而過度進食,尤其是乳癌病人在積極治療時期,千萬別限制飲食。維持正常化的作息,即便好友邀約聚餐,開心參加最重要,別害怕需要限制甚麼飲食而綑綁自己的社交,保持動態平衡才為美。

乳癌預防三部曲
三時期:青少年、停經前、停經後

三級預防:

  • 第一級:透過飲食生活型態改變
  • 第二級:透過藥物,手術減少乳癌發生
  • 第三級:篩檢早期發現

以上,要逐步落實在生活中唷!一旦真的檢查到疑似異常了,別害怕就醫,醫師不是神也不是超人無法自動感應地飛到身邊,要懂得來就醫,醫師才能協助您。

醫師病人的夥伴關係

當確立診斷為乳癌的一開始,內心肯定感到惶恐、懷疑,姚忠瑾醫師貼心提醒病人,可以尋求第二意見,挑選與自己最能契合的醫師來接受治療,畢竟治療之路漫長,醫師與病人之間該維持互信關係,視彼此的福祉為重要考量。

姚忠瑾醫師說到「醫師不是天使更不是神,無法時時周全,但是會是相同戰線的夥伴」,病人在治療過程中,適時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醫師都樂意隨時解答;病友間相互支持也是非常好的,所以姚忠瑾醫師每年都會舉辦癌友會,讓癌友彼此鼓勵;但也提醒,每個人的身體及癌症狀況不一樣,互相交流後,為何A病友都有做甚麼治療,我為何沒有?的疑問千萬別憋在心裡,姚醫師一定會好好解釋給您聽喔!所以姚醫師更說到「該放心處且放心」。

建立自己的新生命價值觀

對於罹癌這件事情,多數癌友容易產生負面的自我評論,甚至內心出現別人就是會覺得我過去都怎樣才會得到癌症。姚忠瑾醫師也照顧到病人心靈層面,建議病人可以審視過往,但更要思考自己的新生命價值,癌症會令人產生與時間賽跑的觀念,因此儘快走過罹病的低潮期,多去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情,開心過一生。不要封閉自己、或陷入憂慮的情緒裡,反反覆覆地懲罰自己或家人,生活要更自由自在一點,也鼓勵病人多走出戶外,與人分享重生的喜悅。

建構有效救援系統

開始接受治療期間,與醫護夥伴充分溝通,了解治療可能會有的副作用,充分利用院內及區域乳病志工團體,開放胸襟與病友互相打氣,讓身體不適導致心情不佳的問題,可以透過這些團體或是活動來舒展。

當然,家人的陪伴肯定是重要的,請配偶及家人伴隨並幫忙,重新掌握生命的方向及契機,開拓新的人生觀。

癌友們總誇獎姚忠瑾醫師是乳癌權威,其實累積至今30年的行醫之路,權威兩字說來是一頂沉重的帽子,但這一路走來,對姚醫師而言除了為病人、為台灣醫療的努力,更多的是與病人之間醫病關係的耕耘。謝謝姚忠瑾醫師,也再次恭賀他榮獲2019年度中山好醫師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