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醫療無國界!印尼醫師至中山附醫學習「兒童半吻合骨髓移植」

  台灣的醫療技術一向被世界所稱道,常有來自世界各國的醫療人員來台取經,但來台灣學習兒童骨髓移植技術卻十分少見,近日台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中山附醫)指導來台的印尼醫療人員學習兒童半吻合骨髓移植技術,將中山附醫多年的經驗分享出去,幫助到更多病人。 圖:第Read More…

【新聞】中山附醫與亞洲健康識能學會(AHLA)攜手守護國人健康

  台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中山附醫)於1月16日下午,在蔡明哲總院長的主持下,與亞洲健康識能學會(Asian Health Literacy Association, 以下簡稱AHLA)主席Dr. Tuyen Van Duong簽訂合約,決定於2025年11月23日至11月25日(暫定)以『AI Health Literacy for Asia為主題』,聯合舉辦為期三天的亞洲健康識Read More…

【新聞】培育未來護理之星!中山附醫設立「護理系優秀學生獎助學金」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自創立以來,致力於培育優秀護理人才,並積極為中部地區的醫療體系貢獻心力。中山附醫作為一所結合臨床與教育的綜合性醫療機構,深知護理專業對於病患健康與醫療體系運作之重要性,為鼓勵更多優秀學子投入護理領域,設立「護理系優秀學生獎助學金」,以行動支持Read More…

【新聞】終結「瓊瑤們」的掙扎 醫推預立醫療決定助善終

「如果當年平鑫濤有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瓊瑤的結局會不會改變?」台灣自2019年實施病人自主權利法,在個人意識清楚時透過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為自己人生最後旅程,預先選擇醫療方向,包括插管、電擊等急救措施。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12月31日)公開自製影片「我的人生劇本」,鼓勵民Read More…

【新聞】頭痛、眼痛2個月,竟是鼻竇腫瘤作祟!

▲ 黃承楨醫師及黃小姐指罹患左側蝶竇黏液囊腫,已侵犯眼框及顱底。 51歲黃女士因左側頭痛及眼睛疼痛超過2個月,就診眼科診所治療未改善,進一步到醫院檢查發現罹患左側蝶竇黏液囊腫,已侵犯眼框及顱底,今年8月接受健保給付3D鼻竇導航輔助內視鏡微創手術,摘除囊腫,頭痛及眼痛等症狀都Read More…

【新聞】看見「德曼莎」的能力!中山附醫失智共照中心感恩週活動

圖:看見「德曼莎」的能力!中山附醫失智共照中心感恩週活動   11月不僅有感恩節,還有家庭照顧者日,中山附醫失智共照中心邀請醫護、病友家庭及民眾,一起以「感恩的心」,互道祝福,感謝一年來醫護人員的辛苦、失智症個案家屬照護的勞務與失智症個案勇敢面對生活挑戰。   台灣Read More…

【新聞】精油女講師全身1/3燒燙傷 僅一月順利出院

圖:精油女講師全身1/3燒燙傷 僅一月順利出院 40多歲的楊小姐今年5月參加活動,被營火爆炸造成全身面積31%的第二、第三度燒燙傷,經2次清創和植皮手術,1個月後康復。整形外科醫師提醒,遇到燒燙傷時,沖脫泡蓋送的沖水經常容易被忽略,卻是急救最重要的步驟。 楊小姐回憶被燙傷的事發經Read More…

【新聞】中山附醫打造友善醫療環境 結合音樂傳愛推動健康平權

圖:「國民女婿」羅一鈞領銜30名醫學院學生組成的「台灣公衛學生聯合會」震撼開唱。 抗疫有成的「國民女婿」羅一鈞將領銜30名醫學院學生組成的「台灣公衛學生聯合會」震撼開唱,象徵愛心與守護精神的完美融合,這也是羅一鈞繼2022年「愛之日常4」後再度受邀登台開嗓。本屆音樂節以「擁抱Read More…

【新聞】從戰區到災區的守護-醫療外交先鋒:蔡明哲醫師獲得「台灣醫療典範獎」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及附設醫院總院長的蔡明哲醫師,榮獲今年度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頒發的「台灣醫療典範獎」,他從戰區到災區作為守護者,並扮演醫療外交先鋒,著實是實至名歸。 生於台北的蔡明哲醫師於1998年前往美國哈佛大學進修公共衛生,自此後致力在公共衛生與醫療外Read More…

【新聞】創新周邊血半吻合幹細胞“移植成功”治癒重度再生不良性貧血學童

圖:2024年10月29日,今年16歲的程小弟現身記者會分享自己罹病以及治療過程。 程小弟在12歲時常有不明原因瘀青,經診斷為重度再生不良性貧血,便開始定期接受輸血治療。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巫康熙主任表示,該疾病雖然不是惡性,但骨髓會失去造血功能,嚴重可能致命,以程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