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電子耳中心】微創人工電子耳手術 開啟新「聲」命

文/人工電子耳中心 溫惟昇 主治醫師

吳小弟出生時新生兒聽力篩檢異常,父母發現他到了2歲仍不曾開口叫爸爸、媽媽,經檢查後得知雙耳均罹患重度聽損,配戴助聽器後成效不佳。經由人工電子耳與聽能創建的協助,吳小弟逐漸能像同年齡的小朋友們學習中、英文,甚至能流暢地演奏樂器。

黃老闆自年幼一場大病高燒過後,右耳就失去了聽力,近幾月來原先完好的左耳也快速退化,除了惱人的耳鳴吵得無法入眠外,面對員工、客戶溝通時有聽沒懂,更是困擾,即便購買了最先進的助聽器也幫不上忙,最終透過人工電子耳的協助,成功地重返職場。

 

先天性聽損 及時診治免遺憾

先天性聽損發生率為0.3%-1%,以國內每年20萬名新生兒來計算,全台灣每年有600-2000個新生兒罹患此疾病。其中90%以上其父母聽力都是正常的,因此如未早期發現加以追蹤、治療,嬰幼兒在缺乏外界聲音的刺激下,會導致語言學習遲滯,進而影響認知、溝通與社交互動發展。

此族群當中3分之1為雙耳重度聽損,也就是說每年約有200位嬰幼兒患者,即便使用助聽器仍無法有效聽見。由於聽不到而無法模仿、學習說話,病童不能接受一般教育,必須上啟聰學校,靠手語與外界溝通,不僅是孩子與家長一生無法彌補的遺憾,也對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成年的聽障患者則常感受到孤獨、自卑,其人際關係與工作表現同受影響。

 

什麼是人工電子耳? 和助聽器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之所以聽的到聲音,是經由外耳à中耳à耳蝸à聽神經à腦部一連串傳遞的過程所產生。耳蝸就好像一部電話,將聲音轉換為神經訊號,透過聽神經這條電話線,由另一端的話筒接收,進入腦部成為我們聽到的聲音。

重度、極重度聽障的患者們,絕大多數為耳蝸出了問題,就好比故障的電話無法撥打出去,因此即便把助聽器的音量調到最大也無法有效聽見。而人工電子耳的原理,就是繞過受損的部分,以電極直接刺激聽神經,來讓腦部接受產生聽覺。

人工電子耳分為耳內、耳外兩部分,耳外部分外觀近似於一般助聽器,透過掛在耳殼上的「語言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電流訊號,接著由吸附在頭皮表面的「信號發射器」與頭皮底下的線圈感應;耳內植入體則以手術方式埋藏頭皮下,由線圈連接細長的電極進入耳蝸,患者可終生受用。年齡較大的兒童或成人可選擇使用一體成形的新型體外機,其優點為輕便、不影響配戴眼鏡,且可隱藏在頭髮之下,故隱密性高。

人工電子耳由耳外機(語言處理器、信號發射器)、耳內機(植入體)配合產生聽覺

新型體外機為一體成形,可隱藏在頭髮之下(圖片來源:Med-el)

 

需要留意的是,三歲以前為腦部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因此把握此階段植入人工電子耳,嬰幼兒在適當的聽覺口語訓練後,語言能力可恢復達8至9成以上,聽、說、閱讀能力及認知功能皆能達到與正常聽力學童相仿;隨著植入的時間越晚,成效會逐漸遞減,一般來說以不超過7歲為宜。而成人後才罹病聽不到的患者成效更佳,學語後失聰者其適應與訓練的過程通常較快而容易,根據統計近九成患者其日常生活自理、溝通、職場表現都與一般聽力正常者表現相當。

 

人工電子耳花費高昂 健保嘉惠極重度患者

人工電子耳是要價近百萬的昂貴醫材,過往許多家庭礙於經濟的因素無法受惠。幸有全民健康保險自2017年7月開放給付,讓18歲以下且雙耳均超過90分貝以上的病童,接受單耳手術。18歲以上族群則可透過社會局申請,一般戶可獲得30萬元的補助,中、低收入戶則最高可達60萬元。

此外,為協助聽損家庭,手術使用的自費耗材,包括顏面神經監測器、玻尿酸、顯微鏡套與皮膚凝膠的費用,目前由本院全額支出。此外,對於欲接受手術但健保無法涵蓋的族群,例如雙耳同時植入的第二耳花費,則可透過醫院向社福團體申請補助,期盼能減輕患者負擔。

 

微創手術復原快 傷口不怕水,免換藥與拆線

傳統電子耳手術,耳後傷口長達10-20公分,傷口照護相當不易,患者必須住院一周以上,且一個月後才能開機啟用。此外,手術必須破壞耳蝸原有構造放入電極,對於原有正常的毛細胞傷害也比較大,不易保留殘存聽力。

微創人工電子耳手術,傷口遠小於傳統手術

改良後的微創手術,傷口僅不到3公分,術後隔天或第二天就可開機啟用並出院,復原時間大幅縮短。配合皮膚凝膠的使用,傷口防水,故術後仍可正常洗澡、洗頭,且不必換藥、拆線,免去了小朋友的痛苦以及家長照護傷口的麻煩。此外,手術改由耳蝸的自然開口置入電極,可減少對原有正常耳蝸的破壞,進而保留原有聽力,以待未來更先進技術問世時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