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科】頭重腳輕、天旋地轉 談頭暈

文/神經內科 紀心怡 主治醫師 2015年,某位知名歌后自述深受暈眩症困擾,決定退出歌壇,並展開她的告別演唱會;一窩蜂老少歌迷,為了搶門票徹夜排隊,場場門票秒殺,人人是累得頭昏昏、腦袋空空而身子又暈暈的輕飄感。幸運搶到門票者,個個歡天喜地,卻有人一時血壓飆高、視力模糊、步態不穩;沒搶到門票的,有人心一橫,縮衣節食買十倍價的黃牛票,搞到胃潰瘍、血壓掉、兩眼發黑,蹲下去再站起來就昏倒了。  頭暈是人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個症狀,產生原因非常多。 人體因具有良好的平衡系統、生理狀態及精神狀態,使我們在自由活動時感覺不到因動作轉換而有遲滯或不適。所謂的平衡系統包含視覺系統、前庭小腦系統及本體感受系統,若其中一組系統出現異常,患者就很容易會有頭暈的症狀。 前述小故事中所提到的眩暈症,就歸類在前庭小腦系統。眩暈的病患,常會有天旋地轉或地震的自覺症狀,且容易被特定的姿勢變化所誘發。若患者暈狀況中帶有『轉』的感覺,常屬於末稍性的障礙,而且還可能伴隨耳鳴或聽力的問題。同樣是這一類的平衡問題,除了暈的症狀外,病患也會出現其他的感覺異常,局部無力、視力模糊、口齒不清或意識上的改變,則需要考慮小腦及相關中樞系統異常所引發的頭暈。可是有時中樞神經出現問題的病患,可以維持很長一段時間單純只有暈的症狀,這時應考慮重要血管的危險因子及衡量末梢性眩暈的差異,對於疾病的判斷與處理則更顯重要。 至於本體感受系統異常所導致的頭暈感,則可見於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脊髓、關節或神經根病變等病患;因為感覺神經的鈍化,中樞無法對外界環境有適當的認知與回饋,症狀反應如同行走於水上浮木,有著不真實及不穩定感。對於這一類病患,其實適當的輔具使用,如:拐杖、助行器…等,有助於行走的穩定度及改善頭暈感。 生理狀態的平衡,其實是從最簡單的呼吸、心跳、血壓考慮;其基準值應當是個人化,而非齊頭式的平等。在上述的故事中,描述到的是胃潰瘍,飲食不良,導致姿態性低血壓而昏倒。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女性因為忙碌、飲食不正常,不適當節食或月經經血量太多…等,導致長期貧血而頭暈。醫療上,民眾常見因錯誤服藥,導致血壓起伏過大的頭暈。另外,呼吸或心跳速度異常也會是頭暈發生的原因,比如臨床上常見的換氣過度或心律不整引發的頭暈;以上生理指數若有異常,都可能有更深一層的代謝或機能性問題需要再小心評估。 縱使平衡系統及生理系統都正常,頭暈也會因為精神負荷而產生。所以失眠的、憂鬱的、焦慮的、恐慌的,都很容易出現頭暈症狀,往往需要更多方面的支持才能幫助脫離頭暈。 每個人的頭暈狀況都有每個人不同的歷程和原因,所以病情的陳述及系列追蹤很重要,好好配合追蹤檢驗,大多數的人可以獲得適當的控制。    

Read More

【復健科 】媽媽的煩惱─我的小孩發展正常嗎?

文/復健科 黃玉慧 主任 小孩自出生後,隨著年齡增加,身體及心智功能會跟著成熟,當這兩者成熟的速度沒有跟上年齡增加的速度,稱之為遲緩。身體及外觀的遲緩,由可測量的頭圍、身高及體重等處可見,稱為成長遲緩(growth delay)。而心智功能的遲緩,則為一般所認知的發展遲緩(developmental delay),大致上是指兒童在感官知覺、粗動作、精細動作、語言溝通、認知能力、生活自理、社會適應及情緒等項目發展上有一種或數種、或全面的發展速度落後、或品質異常。發展遲緩的兒童如果沒有給予即時療育,可能會與正常兒童的差距越來越大,將來影響到學習、生活功能與就業等。大多數發展遲緩的成因是未知的,目前能夠被了解的原因僅25%左右,其中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影響最大,包括:營養、家庭環境刺激、基因遺傳、先天疾病、後天疾病等。 發展遲緩兒童的出現率,根據聯合國衛生組織的統計大約介於6~8%之間。根據國外研究,每投入一元在早期療育上,就可節省三元的特殊教育成本,這可以大大減輕社會的長期負擔。六歲前是嬰幼兒發展的黃金期,在學齡前接受早期療育是促進孩子能力發展的關鍵期。且三歲以前做早期療育,一年的功效是三歲以後的十倍,且日後每年將可節省6,000美元的教育經費。 這種功能發展的延遲,並無法由外觀明顯分辨,且大多數父母或祖父母長輩都會認為等到孩子長大一點,或進入幼稚園孩子就會好了,於是延誤了早期治療的時機。小孩的發展到底正不正常?不是跟他的兄姐比,也不是跟隔壁鄰居的小孩比,而是有一定的篩檢標準,國健署制訂『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為分年齡層的檢核表,可至各縣市政府社會局網頁下載,或台中市社會局兒童發展資源網(http://www.tc-rc.org/check.php)也有線上檢測。如果有相關問題,及欲詢問發展遲緩兒童福利政策,亦可聯絡台中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電話:(04)2208-3688。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調查,若兒童的發展落後同年齡兒童達到20%以上,就必須接受專家的評估、診斷與治療。本院成立兒童發展評估聯合門診,主要診治科別為小兒神經專科與復健專科,並視需要轉介至其他專科醫師門診(如兒童身心科、兒童遺傳科、耳鼻喉科及眼科等)。門診診察後,會轉介予各個專業治療師,接受進一步各別領域的發展評估,包括語言發展評估(由語言治療師執行)、心智發展評估(由臨床心理師執行)、精細動作及日常生活功能評估(由職能治療師執行)及粗大動作發展評估(由物理治療師執行)。醫師會根據評估結果,建議該兒童需要接受之早期療育項目,並開立發展遲緩證明,以利將來至社會局申請療育補助。讓小朋友可以及早至各個醫療院所開始接受早期療育,以減輕家長在經濟上的負擔。 雖然上帝在創造每個小孩時,賦予不同的天分,但是環境與教養的重要性,還是不可忽視,如果能及早給予小孩充分的發展機會,相信上帝會為他安排一個好位子。

Read More

【婦產部】更年期不處理? 骨鬆、失智跟著來

文/婦產部生殖醫學科 李宗賢 主任 女人的一生與女性荷爾蒙息息相關,隨著年紀的增長,女性荷爾蒙會逐漸減少,便會經歷人體自然退化的過程:更年期,這時期的女性們會產生許多生理及心理的變化,但大多數婦女卻因為害怕自己被貼上「衰老」的標籤,而寧願選擇獨自隱忍或採用偏方的方式,盲目處理下反而喪失了保護自己健康的最佳時機。 我國婦女平均停經年齡為48-50歲,由於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導致分泌的女性荷爾蒙(雌激素)也逐漸減少,卵巢不再排卵,無法再受孕生子,月經週期與經期也會變得不規則,甚至停經。臨床上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從最後一次月經算起,連續一年沒有月經,就是進入停經期。由於體內女性荷爾蒙的濃度遽降,絕大部分的更年期婦女會出現典型的一些不舒服症狀,如:熱潮紅、失眠、私密處困擾、情緒失衡等問題。 根據統計,目前台灣推估有279萬名婦女正處在更年期。雖然這些症狀會隨著時間慢慢減緩,但因長期缺乏女性荷爾蒙,使得骨質疏鬆、失智、心血管疾病罹患機率反而增高,且會開始出現泌尿生殖系統萎縮、陰道乾燥搔癢、性交疼痛等問題。而在臨床上也發現這時期的婦女可能因自覺年華老去,加上空巢期來臨而感到不安或恐懼,這些因素使更年期婦女身心備受煎熬,臨床上不乏出現合併憂鬱症的案例;所以積極面對更年期,並且透過正確的方式處理才能真正避免這些可怕的長期健康威脅。 在面對更年期,目前主要有三大治療方式,第一為目前臨床上最主要的治療方式-荷爾蒙療法(化學合成雌激素及黃體素),但因許多婦女在服用雌激素等荷爾蒙療法藥物時,會出現胸脹、陰道出血等副作用,且過往美國國家官方健康研究院及世界衛生組織長期評估此療法後,於2002年7月公告,荷爾蒙療法可能會造成婦女乳癌、心臟血管疾病及中風危險罹患率增加,雖然目前臨床上所使用的是低劑量荷爾蒙療法,罹癌機率降低,但門診經驗上大多數婦女還是懼怕荷爾蒙療法。 除了藥物療法外,第二種方式為食補,國人普遍具有「藥補不如食補」的觀念,誤以為食用含有植物性雌激素的食材,如黃豆、山藥,即可有效緩解諸多更年期不適且比較安全。但這些食材的生物效益尚待醫學研究驗證,且每日必需食用相當於45罐豆漿或67盒豆腐才有機會補足,其可能會衍生出的腹脹及偏食等問題。民眾若盲目亂補,可能會傷身! 最後一種方法,攝取含有植物性雌激素的營養補充品,植物性雌激素總共有三大類成份,第一為大豆異黃酮,其餘兩類為香豆雌酚與木酚素。目前市面上的保健食品,皆宣稱具部分療效,但大部分皆無藥物規格的臨床試驗證據,九成皆屬於大豆異黃酮類的單方植物性雌激素產品,但根據北美更年期醫學會發表的研究,大豆異黃酮僅能緩解部分更年期婦女的熱潮紅,但女性更年期的症狀,高達二十多種,盲目吃大豆異黃酮將是杯水車薪,幫助不大。 因此建議患者應選擇經過醫學臨床研究認可的營養補充品,才能確認有效性與安全性。本院目前已引進一種來自以色列,有獲得台灣五大醫學中心臨床試驗的更年期營養補充品-DT56a。此營養補充品的主成分有別於市售品僅含有單一植物性雌激素,而是綜合香豆雌酚與木酚素的複方成份,依據「DT56a台灣五大醫學中心臨床試驗食用結果」顯示,除可緩解75%更年期婦女常見的熱潮紅與失眠外,更可有效緩解70%更年期婦女的生殖道乾澀與性交疼痛,另外更可緩解82%的情緒失衡困擾,最重要的是無荷爾蒙療法所引起的相關副作用。 更年期為每位女性的必經過程,卻因為說不出口,導致婦女朋友不願就醫,自行當起醫師到處尋找保健食品來服用。但每個婦女朋友的症狀卻不盡相同,盲目購買將傷荷包又傷身;因此若症狀明顯,建議求助婦產科醫師,獲得適當的建議與治療。積極建立樂觀的人生態度,保持正常的社交活動,並且透過醫師專業判斷對症下藥,就可以健康愉快的迎接人生新旅程!

Read More

【皮膚科】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新方法-濕敷療法(wet wrap therapy)

 文/兒童皮膚門診 賴柏如 主治醫師 門診時一位焦急的媽媽,帶著八個月大的男嬰,剛坐定就慌張地問:「醫師,我的小孩該怎麼辦?」手中的孩子被衣服緊緊包住,我安撫媽媽並診視男嬰的皮膚,在撥開衣服後看見男嬰全身幾乎遍布紅疹(圖一)。媽媽說:「從出生後大概兩個月起,皮膚就開始有紅疹,期間看過幾次醫師,可是病狀一直不穩定,最近兩三個月更是大爆發,小孩一直不停地搔抓,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我檢查後…的確是非常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 男嬰曾使用過類固醇藥膏治療和口服抗過敏藥物止癢,也使用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膏,但病況未見改善。於是,我跟媽媽解釋小朋友的病程以及未來的治療方向。住院後給予「濕敷療法」(圖二),一天兩次,每次四小時;三天後,紅疹幾乎都消失,皮膚也變的光滑(圖三),媽媽非常開心。而今小孩已經兩歲,皮膚維持的相當不錯!                          圖一                                       圖二                        …

Read More

【皮膚科】不再羞羞臉~Rosacea酒糟/玫瑰斑

文/皮膚科 鄭人榕 主治醫師 小華〝臉時不時就發紅〞困擾他許久,不認識他的人以為他容易害羞,警察伯伯則以為他喝酒酒駕,讓他不堪其擾,到底是什麼樣的問題困擾著他呢?如果你也有同樣的問題,那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這是「酒糟性皮膚炎」與疾病、喝酒沒有絕對關係,也稱之〝玫瑰斑〞。 診斷 那要怎麼才知道自己有沒有這種皮膚問題?若有以下[主要特點]的其中一項,您可能就是有酒糟性皮膚炎。當然還有很多疾病跟酒糟很像,最好由專業皮膚科醫師來判斷。 National Rosacea Society Expert Committee的診斷標準: ≥ 1項主要特點 其他可能有的次要特色 臉部潮紅(反覆暫時性的臉紅)持續性的臉紅臉部丘疹與膿皰臉部微血管擴張 臉部燒灼感或刺痛臉部斑塊臉部乾燥或浮腫眼睛症狀表現 成因 酒糟形成的原因並不清楚,是一種慢性發炎的皮膚疾病,通常發生於皮膚較白者身上,臨床上分成四種形態 (以紅斑血管擴張型/丘疹膿疱型為多數): 紅斑血管擴張型 丘疹膿疱型 鼻瘤型 眼睛型 簡單說酒糟是一種〝敏感性膚質〞,有此體質者容易受到內在、外在刺激因子而誘發皮膚症狀。 酒糟的發作年齡比一般青春痘晚(多數年齡>30歲),常被當作成人型青春痘或是臉部溼疹來處理。   治療 目前的醫療還沒有辦法根治,所以與醫生一起配合,妥善控制才是不二法門。首先要除去惡化因子,再合併藥物治療 A.   除去惡化因子 紫外線光:做好防曬 辛辣食物 壓力 運動 熱   B.  藥物及相關治療 外用藥物:柔潔(Metrogel)、杜鵑花酸、醫立妥(Elidel)、普特皮(Protopic)…等。 口服消炎抗生素、A酸。 乳液保養修復皮膚障壁受損。 局部冰敷5-10分鐘減緩紅熱症狀。 C.  針對潮紅/血管擴張 1. 新上市外用藥物Mirvaso:改善臉部潮紅。 2. 口服乙型交感神經接受器阻斷劑。 3. 血管擴張:染料雷射治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