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超過1星期沒排便 竟是大腸腫瘤阻塞

新聞報導

真的不能小看「便祕」的可怕!一名80多歲老先生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長期規則藥物控制,前一陣子因腹脹且超過1星期沒排便就醫,大腸鏡檢查確診為乙狀結腸腫瘤合併阻塞,隨後經醫師建議,先後接受大腸支架手術和微創腹腔鏡手術,術後免裝人工肛門,大幅減少生活不便的疑慮。

許倍豪醫師說明置放腸道金屬支架解除腫瘤阻塞的做法。(圖片提供/中山附醫)

許倍豪醫師說明置放腸道金屬支架解除腫瘤阻塞的做法。(圖片提供/中山附醫)

急性腸癌阻塞 傳統治療需裝暫時性人工肛門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肛門外科許倍豪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已連續9年為台灣發生率第一的惡性腫瘤,每年約有1萬5千名新診斷個案。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以切除後吻合及淋巴廓清為第一優先選擇。

目前治療主流為微創腹腔鏡手術治療,僅需要3至5個0.5至1公分的小傷口,即可達到以前傳統開腹手術(傷口需15至20公分)的相同治療目的,患者僅需住院5至7天即可出院。

不過,若是急性阻塞就醫,因腹脹嚴重,不僅無法使用微創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可能還需要2階段手術,先進行暫時性的人工肛門手術減壓,之後再進行腸道切除吻合。如此一來,將治療分成2次手術,手術的危險性及合併症都會上升,另外,人工肛門的手術也增加患者生活上的不便。

解決腸癌阻塞有新招:腸道支架+微創手術

為了避免這類情況,現在還有另一套治療方案可供選擇。許倍豪醫師表示,另外的選擇是先行置放腸道金屬支架,解除腫瘤阻塞的問題,讓患者可以進食及順利解便;待患者整體狀況改善後,再進行根治性手術。放腸道金屬支架的好處是不需要暫時性的人工肛門手術,也不需要進行二次手術。而使用微創腹腔鏡手術,可以讓患者的傷口較小、手術恢復較快。

不過,醫師也提醒,不是每個患者都適合大腸支架手術,建議與醫療團隊充分溝通之後再決定治療方式。另外, 50歲以上及有家族史的民眾,也應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有助大腸癌的早期發現及治療。

相關新聞報導:華人健康網全國廣播台灣導報台灣新生報中國廣播公司CNN聯合新聞網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