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在經過確定性化學放射治療後,過往經驗預後普遍不佳,但在許多標靶藥物進展後,許多病患在胸腔鏡補救式手術後有相當的療效,但是補救式手術要面對的風險極高,包括嚴重的沾粘以及脆弱的肺部組織,因此利用有效的能量工具 (Energy device) 減少手術併發症,便是一個重要的議題。超聲波外科刀 (CUSA) 本身原理為利用超聲波使中空的鈦合金管縱向高頻振動,利用超聲波的空穴效應(Cavitation)達到組織震碎乳化,但堅硬的血管組職因組織特性無法震碎乳化,可再利用電燒或其他能量工具輔助切除,乳化後的組織在經過滴水冷卻,再以負壓將手術殘渣或標本吸除。相較於電燒與其他能量工具,超聲波外科刀 (CUSA) 保護了血管跟部份的肺部組織,並且對周遭軟組織只造成極小的損傷。過去超聲波外科刀 (CUSA) 最常被應用在肝臟手術,對於肝內血管、膽管予以最小的損傷,以減少出血量與手術後膽管滲漏 (Bile leak)。在胸腔手術上,我們期望在經過肺癌確定性化學放射治療後之病患,在進行補救式肺葉切除手術時,能減少肺部實質損傷 (Parenchymal injury) 並協助清除肺部沾黏 (Pneumolysis),減少手術相關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