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顎面外科】淺談口腔癌之 顯微游離皮瓣手術

文/口腔顎面外科 陳珮吟 主治醫師

口腔癌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的第四名,其中以男性居多。目前的治療以手術為主,然而手術後缺損所導致的後遺症,常造成患者顏面醜形以及構音與吞嚥的困難,影響正常社交生活,進而影響家庭,這些後遺症讓患者對手術卻步,因此腫瘤切除後的重建手術就非常重要了。

重建手術包含局部皮瓣、遠端皮瓣及顯微游離皮瓣。由於口腔癌病人切除病灶須加上安全範圍,局部皮瓣與遠端皮瓣常有組織量不足及受限的位置及大小,造成手術醫師在切除腫瘤時受限於重建的方式。現在有了游離皮瓣,那麼外科醫師腫瘤的切除範圍便可更廣泛的切除,相對提高了腫瘤的控制率。故目前修補是以顯微游離皮瓣為主。

顯微游離皮瓣手術是指需在高倍顯微鏡下進行的游離皮瓣的血管接合精密手術。游離皮瓣的來源可從手、大腿、小腿腓骨及腸骨。其中小腿腓骨及腸骨可用於頭部骨性的重建,術後長期追蹤來看並不影響日常生活的行走等功能。並且在骨性的重建中,牽涉到頭部外觀的對稱以維持美觀,以及上下顎間關係以利後續假牙製作。

為了達成以上目的,本院口腔顎面外科(以下簡稱本科) 進行骨性重建時會利用電腦輔助手術的方式進行(圖1及圖2)。術前患者需進行電腦斷層掃描,將其輸入電腦以進行操作。決定手術方案之後使用3D列印出重建後的下顎骨及手術中需使用的切割導版。本科使用列印出的下顎骨預先彎製用於固定移植骨所需的重建鈦板,而切割導版則是方便術中塑型游離骨皮瓣,目前利用3D輔助重建手術的患者對於外型及術後咀嚼功能等皆可接受,並且不需要特別準備食物如流質(圖3及圖4)。

圖1、為重建後的下顎骨,以及預彎製的鈦金屬重建板。

圖2、為腓骨切割導版(上),及下顎骨切割導版(下)。

顯微重建手術時間可能會經歷八個小時以上,病人手術後會轉送到加護病房接受後續的照護。目的除了密切監測病人的生命徵象及確保呼吸道通暢之外,主要是觀察重建皮瓣的血液循環及傷口癒合狀況,因皮瓣併發症的好發時間為術後72小時,若有異樣應即刻進入手術室進行探查。文獻指出較早進手術室探查的皮瓣,拯救的成功率明顯的超過較晚進手術室。當重建皮瓣的血液循環穩定後,將轉至一般病房接受後續照顧。一般穩定的患者大約住院9至16天不等。然而若是出現併發症如感染,則會視情況拉長住院天數。

癌症患者進行顯微游離皮瓣手術依附的基礎是:腫瘤切除及淋巴廓清術的徹底與完整。本院口腔顎面外科於彭芷瑜主任的領導下於腫瘤切除及淋巴廓清的技術早已十分純熟,如今加上顯微游離皮瓣手術更能提供患者更短的復原時間以及更良好的生活品質。

病患如有相關醫療需求,竭誠歡迎至本院口腔顎面外科諮詢診療。
圖3、左圖為術前下臉部外觀;右圖為術後下臉部外觀,臉上的癒合傷口為放射線治療後的反應。
圖4、左圖為術前影像,右圖為術後影像。可見重建的腓骨與原來的下顎骨生長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