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肝膽腸胃外科 李祥麟 主任 │ 外科部 謝明諭 副主任
阿美的爸爸上個月肝癌往生了。阿美的爸爸本身是B肝帶原者,平時身體硬朗,沒有任何不舒服也沒有規律追蹤肝臟狀況,三個月前,開始右上腹痛、食慾不振、黃疸甚至下肢水腫,就醫檢查時,已經肝癌末期了…
肝病三部曲
肝病是台灣的國病,而肝癌更是蟬聯癌症十大死因的榜首,肝臟本身沒有神經,肝病帶原者往往會因為沒有明顯症狀疏於防範,往往發現時已到了無可挽救的地步。
第一部曲:肝炎
台灣常見的肝炎種類包含了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或毒物性肝炎及新陳代謝異常引起的肝炎,病毒性肝炎可分為A、B、C、D、E五型;B型及C型肝炎即是引發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最大主因。
第二部曲:肝硬化
當肝臟發炎厲害無法修復時,會由纖維組織加以修補,時間久了便形成肝硬化,肝臟的表面也呈現凹凸不平的狀態。
第三部曲:肝癌
肝癌是指肝臟的惡性腫瘤,涵蓋了肝臟本身所長出來的原發性肝癌,及其他器官轉移到肝臟的轉移性肝癌。肝癌的成因很少是單一原因造成,多數的學者認為B型及C型肝炎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在經過肝細胞壞死、肝硬化後,就可能進入癌細胞階段,形成肝癌。這就是所謂的「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
攔截肝癌第一步:定期健康檢查
因為早期肝癌並沒有明確的症狀,所以早期發現肝癌的方法就是定期追蹤。
抽血
GOT、GPT是肝細胞內最多的酵素也是各種臟器如:心臟、肌肉等的重要酵素,若臟器受損可能造成數值異常。當肝細胞不明原因(如癌症)大量壞死時,數值會突然升高。如果肝臟發炎或細胞再生旺盛時,胎兒蛋白指數也會偏高,所以胎兒蛋白也可作為肝癌的腫瘤標記。
腹部超音波
藉由超音波檢查可探測內臟器官狀況,也可以觀察是否有明顯肝硬化情形,是一種不具侵襲性又方便的檢查工具,可將小至一公分的肝癌診斷出來,常被用來當作第一線的診斷工具。
電腦斷層、核磁共振
對於超音波掃描懷疑的病灶,可再進一步藉由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確認病灶位置,更可以直接觀察到腫瘤範圍及其他器官的相互關係。但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需注射顯影劑,少數人對顯影劑過敏,且檢查價格昂貴又具侵入性,故被安排在第二線的檢查工具。
病理組織切片
病理組織切片是將可疑的病灶定位,以細針穿刺或切片方式取出標本化驗,以清楚辨別腫瘤的特性確立診斷,是最可靠且直接的方式。現今影像學檢查的進步,若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有符合肝癌的診斷條件,即可診斷為肝癌,不一定需要病理組織切片。
上述檢查都有其限制與盲點,如GOT、GPT是耳熟能詳的肝指數檢查,但也是被誤解最深的一項檢查,不能僅以數據判斷是否罹患肝癌。肝癌早期的肝指數並不會升高,只有被肝癌侵犯的細胞壞死才會使GOT、GPT上升,因此正確的診斷肝癌仍需搭配其他血液檢查或影像學檢查。此外,正常成年人應每年接受一次血液篩檢,B肝或C肝帶原每3至6個月定期追蹤肝臟超音波檢查。
攔截肝癌第二步:認識自己是不是高危險群
或許有人會問,我有B肝抗體也接受預防注射,就不需擔心罹患肝癌?其實不然,目前新生兒的B型肝炎疫苗接種共三劑,產生B型肝炎抗體的成功率超過九成,但體內的抗體濃度會隨時間減少或消失,一般約維持10-15年;而造成肝癌的原因並不只有B型或C型肝炎單一原因,台灣成人中因肥胖、糖尿病、酗酒、藥物使用不當造成的非病毒性肝炎,如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都是造成肝癌的高危險群。
攔截肝癌第三步: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正確的保肝」,並非吃草藥、偏方來保肝,這種做法潛藏高危險性,加上現代人營養過度,不適合吃肝補肝的這種迷思。相反的,如果豬、牛、羊在飼養的過程中被添加過多的抗生素、荷爾蒙或是重金屬,進入人體反而造成危害。
均衡飲食
- 攝取各類新鮮食物,均衡營養,避免醃漬、加工食品,降低誘發癌症基因。
- 天天五蔬果,蔬果內含抗氧化維生素A、C、E、β胡蘿蔔素可提升體內的抗氧化能力,減少老化與癌症發生,柑橘類、十字花科蔬菜、苦瓜、菠菜都是很好的選擇。
- 多喝水,幫助身體廢物的代謝。
規律運動
將運動融入生活中,等電梯不如爬樓梯,每周維持運動三次,每次20-30分鐘,可提高免疫力,更不易造成脂肪堆積形成脂肪肝。
健康睡眠
就中醫觀點,肝臟主血管,全身的筋需要血液來滋養,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肝臟的排毒時間,需在熟睡中進行,若此時間人體仍在活動,血液不易進入肝臟,筋就會僵硬,僵硬過度易導致抽筋不適,自然影響睡眠品質。
良好衛生習慣
不與他人共用衛生用品,如毛巾、牙刷、刮鬍刀;培養正確的醫療觀念,避免不必要的輸血。
預防勝於治療,忍辱負重的肝臟是僅次於皮膚的第二大器官,平時默默地進行著解毒、儲存、消化、代謝…等工作,平時注意起居、飲食習慣、定期追蹤檢查並持之以恆。正如同廣告語「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大家一起來保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