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耳鼻喉科 黃承楨 主治醫師
慢性中耳炎症狀
在醫療進步及就醫便利下,中耳炎治療已有大幅度的進步;對於少部分中耳炎進展為慢性中耳炎的患者,常見症狀包含重聽、耳鳴、耳膜穿孔或膿性分泌物持續3個月以上,少數患者有眩暈或是形成中耳膽脂瘤,在持續內科治療,包含口服藥物、局部點藥及清潔下仍然無效後,就必須進行手術的治療。
傳統顯微鏡手術
傳統顯微鏡中耳手術,手術視野因為耳道彎曲容易受到遮蔽,為了能獲得良好手術視野,術前病患必須剃頭外,術中得『割耳朵』,傷口約6公分。由於傷口較長,病患容易有術後疼痛與耳朵麻木感,少部分甚至有傷口血腫或耳殼變形的情況;術後傷口也需以紗布包紮,時常造成患者術後頭部悶脹的情形。
內視鏡微創手術
內視鏡手術近年來發展相當成熟,手術成功率約9成,跟傳統顯微鏡手術不相上下。民眾越來越重視小傷口及不需剃頭的情形,所以接受內視鏡手術的病患越來越多。內視鏡經由外耳道進入到中耳腔,手術視野不會受到耳道彎曲或耳軟骨的遮蔽。藉由電視的放大,可以清楚看見中耳腔結構。由於不需『割耳朵』,對組織的破壞相當少,幾乎可以保存所有正常組織。患者除了可以不必剃頭髮外,術後傷口微小(約1.5公分上下),不需紗布包紮,大幅降低術後疼痛與麻木感及頭部悶脹的情形。而且內視鏡中耳手術屬於微創手術,若在住院上有經濟困難的患者,可以選擇門診手術,不需住院治療。
內視鏡微創手術與傳統顯微鏡手術比較
內視鏡微創手術 | 傳統顯微鏡手術 | |
傷口大小及位置 | 耳內切開,1.5公分 | 耳後切開,6公分 |
手術及麻醉時間 | 較短 | 較長 |
剃髮 | 不需 | 需要 |
住院天數 | 0-1天 | 1-2天 |
傷口復原 | 較快 | 較慢 |
術後不適及併發症 | 較少 | 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