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骨科 林聖傑 主治醫師
隨著年齡老化,膝關節的軟骨彈性變差,或其他因素如體重過重、相關的風濕免疫病史、痛風、嚴重外傷等,造成關節軟骨磨損而關節退化。
依據統計,每年至少有兩萬人接受關節置換手術,更以每年1000多件的速率增加著。代表更多的人接受過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但即使是目前最優良的技術-人工關節手術,也有其使用年限,約10到15年,就有可能需要面對第二次的再置換手術。
除了人工關節手術外,有沒有其他的方式能預防膝關節的過早退化?首先由膝關節解剖來說,從正面觀察兩側的膝關節、踝關節,其相互緊鄰在一起,雙腿間呈一直線;但當兩側腳踝貼近時,雙膝的距離較大,遠看呈現O字形,稱之為膝內翻(genu varum)或稱O型腿。若當雙膝靠近時,會造成兩側腳踝距離較大,遠看呈現X字形,稱為膝外翻(genu valgus)或X型腿。
從力學觀點來看,無論是膝內翻或外翻都會造成膝關節兩側受力不平均,使得同側的受力增加,同時也會使對側副韌帶受力偏移,進而影響韌帶鬆弛、半月板損傷等。除了運動時的疼痛感和姿勢異常之外,更是造成成人關節軟骨磨損的主要原因。
年紀在60歲以下的成人,甚至更年輕者,關節炎只磨損內側或外側的單邊關節面,醫師利用保膝手術治療,以選擇高位脛骨截骨手術(圖一),先截斷轉位之後再進行固定,經過3-4個月的骨癒合後,即可正常行走,在臨床上5年追蹤的成功率約70~90%。
(圖一) 高位脛骨截骨手術
(原圖修改於三条整形外科部落格http://www.sanjo-hp.net/miyatake/blog/)
若嚴重度增加,關節軟骨磨損達到一定程度後,持續的疼痛及變形,已影響日常生活,一般的保守治療已無法緩解。此時,可能就要考慮置換人工關節(圖二)。若經過有效的復健跟治療,人工膝關節置換後,仍可以有良好的生活品質,甚至有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員在手術後,再繼續運動生涯的紀錄。
目前的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隨著科技的進步,大致朝兩個方面來改良:手術精準性、使用年限延長。
就提高「手術精準性」來說,傳統手術在術中會利用手動量具測量水平高低及尺寸,這代表有些人為的誤差,要減少誤差,則有三到四種新的技術來改善(圖三)。
- 客製化模具:術前進行影像學的檢查(如電腦斷層),將相關影像提供給歐洲原廠,進行客製化模具打模,待完成後,於術中精確的切割角度。
- 術中電腦輔助:同樣先進行影像學的檢查,在手術當下,透過感應器及電腦計算來決定切割角度,同樣有高度的精確性,但可免去模具往返的等待時間。
- 機器人手臂輔助打磨、部分關節置換:跟上述兩種是在傳統全人工的架構之下改善切割的精確性。這種手術是以術前計算的結果,利用打磨方式,僅移除損壞部位及少量正常骨頭,能更明顯的減輕術後疼痛,但非適合每個病人。
而第二個進步,增加「使用年限延長」,可透過新的鍵結科技來強化關節中的塑膠墊片;另外在骨水泥的中介面上,加上更高抗力的骨水泥,減少碎塊化的發生;高壓力術中沖洗器,則是著眼於人工關節手術後。
(圖二) 人工關節置換:術中以量具測量大小、並放置適當大小植入物。傷口大小約8-10公分,視病人體型。
(圖三) 人工關節的新技術:(1)病人客製化模具 (2)術中電腦輔助全人工關節置換 (3)MAKOplasty,機器人手臂輔助打磨、部分關節置換
隨著醫療進步,治療疾病的想法從被動防守,轉為主動出擊。已經預知高風險的族群,可以進行微創的矯正手術,像是青春期的生長抑制手術、生長導引手術;中年人的高位脛骨截骨手術等,讓關節維持在穩定、良好的位置,進而減少關節軟骨的磨損、減慢退化的速度;老年病人或是嚴重度高的病人,更透過精確的切割輔助,減少手術誤差,增加術後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