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附醫 中西醫整合醫療科 温舜宇 主治醫師
49歲陳女士三年前診斷為乳癌第三期,陸續接受了化療放療,並持續接受荷爾蒙治療至今,走進中醫門診的時候表示自己有嚴重的疲倦感跟身體沈重的感覺,不只日常生活大受影響,以前喜歡的社交舞活動也完全無法參加。在經過中醫調養後,精神跟氣色越來越好,逐漸找回了自己的活力。
疲倦在乳癌患者是最常見也相當讓人困擾的症狀之一,發生率高達58-94%,癌因性疲倦跟一般疲倦是不同的,癌因性疲倦是一種異常或過度的全身性疲倦,症狀持續超過兩個禮拜甚至長達數月,而且無法透過休息或是睡眠緩解,嚴重時往往會影響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品質。
癌因性疲憊症在中醫屬於”虛勞症”的範疇,是因為腫瘤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化放療藥物及其他多種藥物作用於身體,引起氣血陰陽失調,五臟功能因而虧損。氣虛是最常見的原因,尤以肺、脾、腎虛所造成,病人除表現疲倦乏力外,還有氣短氣促、食慾不振、飯後胃脘脹滿、大便稀軟散、腰膝痠軟等症狀。其中脾又是中醫所說的“後天之本”,人體能量的生成、氣血的化生都要透過脾來將食物消化吸收而產生。當脾氣虛時便會對身體造成許多影響,特別是接受化療的患者,化療藥物多屬於中醫的清熱解毒藥屬性較為寒涼,更會損傷脾氣,甚至造成體內濕氣堆積,患者可以看到舌苔厚、口淡、身重、頭重的症狀;此外癌症患者在惡性腫瘤前期治療大多經手術、化放療等,治療的過程患者往往需要更多的能量來修復被破壞的組織,正虛的情形更加顯著。
乳癌在中醫理論認為跟肝經有密切的關係,古書記載「乳房屬胃,乳頭屬肝」,乳房是肝經及胃經循行的器官之一,但主要受肝經所影響,肝經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調節情緒反應有關的大腦皮質及自律神經,所以乳癌患者很多都有肝氣鬱滯引起的情緒低落,嚴重的時候甚至會產生失眠、憂鬱等狀況,心理與生理互相影響下,就會有很明顯得疲倦感產生。
從西醫的病理機轉來看,目前研究發現這類患者體內的促發炎細胞激素較一般人還高,影響患者的免疫系統,甚至改變神經傳導物質的代謝;另外國外的研究還指出癌症細胞與正常細胞產生能量的方式不同,傾向於使用無氧呼吸的方式分解葡萄糖,造成乳糖在體內堆積,產生疲倦的感覺。
目前國內外許多醫學期刊都十分重視中醫對癌因性疲倦的幫助,可從中藥、針灸及導引幾個部分來處理。以中藥來說,常使用的藥物如黃耆,屬於補氣的藥物,除了中醫師臨床上常使用,患者也可以泡成茶飲平時保健飲用。
針刺治療運用於癌因性疲倦近年來也得到了國外研究者的認可與重視,常用穴位有合谷、足三里、三陰交、陽陵泉、陰陵泉等穴道,達到健脾補氣、調養氣血的功效,患者也可以每天自行按摩,一天揉按兩到三次,每次約一分鐘左右,持之以恆可有效降低疲倦程度;另外上述的穴位也可以配合艾條溫灸治療,使用艾條在上述穴位距離約五厘米處燻烤,直到皮膚有輕微潮紅暖和,對於陽虛怕冷型患者可以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耳穴壓貼也是常常使用的中醫治療方法,透過經絡的循行耳朵跟臟腑之間有密切的關係,在耳廓上特定穴位貼上磁珠或王不留行籽,可刺激經絡推動臟腑氣血運行,進而改善疲倦的狀態。
除了藥物及針灸以外,還可以配合養生導引術,導引也就是“導氣令和,引體而柔”,是一項以肢體運動為主,配合呼吸吐納的養生方式,包括八段錦、太極拳、五禽戲等,具有舒筋通絡,調理臟腑和氣血的功效,也可以作為癌因性疲倦患者安全又有效的有氧運動方式。
平時飲食上可以注意避免一些較寒涼的食物,瓜果類、橘子、奇異果、小白菜、蘿蔔等,寒性的食物容易損傷脾氣,影響腸胃消化狀態,另外如芡實、蓮子肉等有健脾生津的功能,可以保健食用幫忙體能的恢復。
隨著癌症分期的不同,不同階段的治療狀態,疲勞的嚴重程度和其他各式各樣的伴隨因素,每個患者的證型與體質會有所不同,建議需由專業中醫師辨證論治下開立處方,才能達到最佳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