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科】結節硬化症聯合門診-集結力量助全台瓢蟲家族

文/小兒科 蔡政道主治醫師 結節硬化症是種多重器官的疾病,需至各種不同科別就診。一般而言,每個門診皆須經過門診診察開單、檢查及回診聽取報告等三個流程,若病友同時有兩種器官問題就需到診六次,三種問題以上就可能需要九次的流程,路程及往來奔波時間十分耗費精力與體力。 整合門診-「瓢蟲健檢夏令營」 為幫助病友們就診及檢查流程時間,民國98年3月由台灣結節硬化症協會及本院醫療團隊共同努力下,成立「瓢蟲健檢夏令營」。整合門診包含皮膚科、眼科、小兒神經科、小兒心臟科、小兒腎臟科、放射科、遺傳諮詢師以及社工師,共同來進行結節硬化症的聯合照護。 罕病瓢蟲家族-結節硬化症  三大外顯特徵癲癇、白斑、血管纖維瘤 根據健保署統計,台灣目前約400多位結節硬化症患者。此病症是一種罕見的顯性遺傳疾病,患者因體內抑制腫瘤的機制突變,導致體內器官持續生長非惡性的結節腫瘤,進而讓各器官機能受損,影響患者精神及行為表現。其中約10%的患者會伴隨發生腦室管膜下巨細胞星狀瘤(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s, SEGA),引起嘔吐、頭痛等症狀或行為、情緒上的改變,嚴重者可能因急性水腦症而造成猝死;另有90%患者有不定時的癲癇發作。孩童時期常見三大徵狀為癲癇、白斑及血管纖維瘤,是父母初期觀察指標,經深入診斷可確定是否為結節硬化症。 社團法人台灣結節硬化症協會說明,因三分之二的結節硬化症患者與異色瓢蟲同為自體基因突變,所以每位患者身上結節的形狀、位置、數量、大小皆不同,我們把結節硬化症的家庭結合起來,稱為「瓢蟲家族」,藉由凝聚彼此的力量,相互支持、鼓勵,分享各式資源。 瓢蟲家族 3大徵狀 癲癇 白斑 臉部血管纖維瘤     腦部腫瘤導致腦部異常放電造成癲癇 皮膚出現不規則大小、數量的白色斑塊 臉上出現像痘痘般的血管纖維瘤 瓢蟲爸組團搖滾全台首支紀錄片登大螢幕帶領瓢蟲兒見證奇蹟 李爸的女兒瑄瑄是位瓢蟲兒,還未出生即被發現有心臟橫紋肌瘤,出生6個月,因身上大面積脫色斑點及癲癇症狀而確診為結節硬化症。嬰兒時期,瑄瑄一天癲癇發作至少20次,讓李爸一家心懸不已;臉上的血管纖維瘤也讓青春期的瑄瑄感到自卑。李爸為鼓勵瑄瑄勇敢面對疾病,拼了命與其他五個罕見疾病患者的老爸,組成「睏熊霸」樂團,希望用自身樂觀積極的精神,鼓勵瑄瑄開朗面對人生、走出疾病陰影,努力迎接美好未來。此熱血勵志的搖滾奮鬥過程,也讓黃嘉俊導演花費6年時間拍攝成紀錄片躍上大螢幕,於全台各大戲院上映。 癲癇三十年女氣胸急診確診瓢蟲家族 同為瓢蟲家族的鄧小姐,於兩年前因氣胸急診,發現竟是肺臟腫瘤所致,加上臉上血管纖維瘤特徵,進一步確診為結節硬化症。鄧小姐從幼兒時期就出現癲癇、白斑、血管纖維瘤症狀,成年後也曾因腎臟腫瘤造成腹痛急診等情形,但都因對疾病的不了解導致誤診近三十年,直到腫瘤嚴重影響到器官機能,才發現自己原來是瓢蟲家族的一員。鄧小姐在腦部、肺臟、腎臟、子宮都有發現結節腫瘤,除了子宮腫瘤造成生理期劇痛及大量出血,已手術摘除腫瘤之外,目前使用口服標靶藥物mTOR抑制劑,其他部位腫瘤控制情況穩定。目前北中南皆設有整合型門診,邀集各專科醫師集中看診,患者若有相關症狀,可在第一時間獲得所需醫療資源,加速初診確診流程以及提升確診後長期追蹤治療的便利性與完整性。 口服標靶藥物mTOR抑制劑助縮小腫瘤可望改善癲癇 不同於其他疾病單一且明顯的特徵,結節硬化症患者體內各器官可能形成許多非惡性腫瘤,包括腦、視網膜、皮膚、心血管、腎臟及呼吸系統,由於受影響的器官甚多,表現出的徵狀相當複雜且多變。過去治療結節硬化症的方式是針對病患不同症狀給予治療,僅能治標不治本;新式口服標靶藥物mTOR抑制劑,經臨床試驗指出可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有助縮小腦部、腎臟、肺臟之腫瘤,從根本改善生活品質,為瓢蟲家族帶來一絲曙光。目前本院使用口服標靶藥物mTOR抑制劑對於結節硬化症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具有改善效果,此觀點無疑對於醫界及瓢蟲家族又是一道新希望!

Read More

【胸腔內科】藉雷射角度引導儀作電腦斷層肺部穿刺檢查

文/胸腔內科 吳子卿主任 對於肺部結節性病灶,利用電腦斷層導引肺部穿刺檢查,不僅可提供手術前良性或惡性病灶的鑑別,也提供標靶治療藥物的選擇及治療方針的決定。相較於支氣管鏡切片檢查,經皮膚的電腦斷層指引肺部穿刺檢查,減少了檢查的死角,取得的檢體比較充分,診斷價值也比較高。然而肺部的穿刺檢查,常常受到病灶太小(小於一公分)、位置在深部、需要避開肺血管、肋骨、橫膈、肋間動脈、心臟等重要器官,及減少肋膜的穿刺次數避免氣胸的併發症之影響。簡單地說,肺部穿刺就是要一針命中目標。為了達到目標,本院研發出『雷射角度引導儀』,以協助肺部腫瘤病人的切片手術。 本院以雷射角度引導儀,協助病人完成超過1300病例的肺部穿刺檢查。這些病例經由雷射角度引導儀協助完成肺部穿刺檢查後,超過八成以上經病理檢查證實為肺癌;雖有少數病人無法拿到檢體,診斷率仍然高達91%。協助病人在短時間內獲得正確的診斷,迅速的給予治療。而併發症部分:氣胸約10-15%,出血約8-10%,在給予氧氣及臥床休息就能獲得改善。仍有8位需放置胸管以引流氣胸,5位須緊急手術止血,約佔0.5%。至於嚴重的腦部空氣栓塞併發症,是空氣順著切片途徑,由肺泡經過肺靜脈而造成腦部栓塞導致死亡,發生機率僅0.012~0.07%,減少手術後的激烈咳嗽可以避免此併發症。 關於出血的預防,除了謹慎評估入針角度,避開血管之外,事先腎功能及凝血因子的檢查,並術前停止使用抗凝血劑和預防心血管栓塞藥物七天以防止出血。 有些病人說:「朋友告訴他們不可以做穿刺切片,切片後可能引起腫瘤擴散。」我們也相當重視穿刺切片檢查是否造成腫瘤擴散的問題?根據跨國性的多醫學中心研究,大約十萬分之七會因穿刺導致腫瘤擴散。在我們執行過的1300例病例中,未發現有腫瘤順著組織切片軌道散播的情形。因本院的切片檢查使用同軸針(Coaxial Needle)的技術;這種針有一個外管,裡面有內針,形成一個軸心而稱為同軸針。外管提供皮膚到病灶中間的通道,切片時切片針順著通道進到腫瘤裡面,取得組織後就收到外管裡,因此避免腫瘤組織沿著切片軌道污染或散播。 在此我們要感謝院內胸腔內外科同仁的鼓勵配合,更要感謝X光科在人力、物力上的鼎力協助。

Read More